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唐婷婷

今日财富 2018年34期
关键词:自主性以人为本理念

唐婷婷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灵活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于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都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出发,探究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理念,但是这一理念不止针对国家的治理与发展,更应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是指在管理工作中要以人的发展需要为核心,将人的管理视为工作的起点,将激发人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由此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管理工作。人是万物的灵长,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工作中不能逆势而为,而是要根据人的发展轨迹和发展需要,给予人更多的关心、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人的能力,发挥人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现状

尽管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提出很多年,这一理念也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已应用了数年,但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在人才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中仍然无法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以人为本理念,具体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实际上就是以生为本,然而,有一些高校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学习和理解仍然不够到位,甚至存在偏差。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仍然贯彻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保守式教学方法,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而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反而只是长期地被动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削弱,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逆反心理严重,急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心情也十分强烈,一旦自主性受到打压,学生的创新性也会被磨灭,教育教学的活动就违背了最初的意愿,无法做到以生为本。

(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优秀的人才对于建设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综合实力强劲的跨学科人才,更是有充分的可塑造性。然而,作为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优秀人才的文化机构,部分高校在这方面却无法做到以生为本。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学校却无法很好地分配资源,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通识课程投入不足,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大量通识课程,却没有配套的评分标准的机制,致使原本应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未来发展铺路的通识课程成为了“水课”,教师缺乏重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足,最终的效果自然是敷衍了事,实际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三)教学与管理的边界不清晰

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评判一个学者能力的标准就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而对老师教学的实际能力却要求甚低,于是为了评到更高的职称,获得更高的行业地位,许多教师将重心投入到论文中,对教学工作则置之不理,學生的课堂学习不被重视。教师专注于个人发展,而管理却又放任职能部门来负责,职能部门主抓行政任务,让行政强势介入教学会造成教育管理与教学相分离,等于是外行人领导内行人,效果自然不会非常好,高校的教学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实施教育管理的目的也无法真正实现。

三、高校实施以人为本理念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自主性

要发挥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首先应当使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对“以人为本”理念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必须转变原来固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二)建立以学术和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高校的教学不止是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更是要通过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锻炼和建立起人生的目标,培养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之后,不但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更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准,充分考虑学生积累专业学术知识和未来就业导向的需求,少一些浪费时间的“水课”,多一些真材实料的充实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最终都是在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二者要相互配合,尤其是在高校氛围之下,要给予老师充分的自主性,鼓励教师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观念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以学术和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自主性以人为本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用心处事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