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5-14孙丹

今日财富 2018年3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互联网+政治

孙丹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科技力量不断进步,我们迎来了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在当前社会,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怎样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科技力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当前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科技社会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新的生产力。“互联网+”同样也给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怎样把握好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进一步解决好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

(一)教育途径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还具有一个便利性便是网络的连通性,它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互联网+具有大众性、行为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径。另外,网络的便利性也使学生和社会之间保持着高度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育的参与程度。

(二)信息繁杂化

“互联网+”同样也带来了更高的开放性和数字化,但是,“互联网+”还具有的一个特点信息复杂性,使得许多未经过滤的内容出现在学生面前,影响主流思想的地位。“互联网+”的大量信息也让学生们眼花缭乱,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成熟性从而无法正确筛选,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去深入理解的思维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下意识地使用这种思维方式。最终导致他们只知道思想政治知识的表面,不知道其深刻的内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为当前社会中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带来了许多重要的积极影响,首先,第一点,“互联网+”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同时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它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信息源。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育过程中从互联网上搜索有用的信息,使用互联网上的优良数据更好的推动网络教学。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容易进行自学,每个学生都可以作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載体,促进积极能量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通过“互联网+”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大量信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网络上的数据结合到课堂上,也会为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和进行自我学习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借助互联网,学生们与社会同时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学生都可以使一个自媒体,可以在学习关于新闻内容的思想政治思想的同时创作新闻,具有很强的现实贴近性。

(二)消极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了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这一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仍然比较混乱,尤其是在内容方面,对于未成熟心态的学生来说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人都是网络社会中的一员,具有非常高的自由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传播地位的下降趋势。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然还未成熟,许多不好的信息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工具

任何文化产品都必须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应以文化为载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育。还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上进行工作开展,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保持着教学的活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社会热点的紧密结合,我们可以结合高校的发展特点,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

(二)占领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

网络是一个信息十分繁杂的平台,包含着大量的内容,社会当前的监管力度无法保证网络平台的信息。如果想在包容性网络中赢得发言权,我们必须占据舆论的制高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学生在网上花费的时间有很多。虽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逐步涉及到网络教学,但其发展速度却远远低于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在这个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进一步的改革升级,确保好在网络上的主导地位。

(三)做好网络监管工作

“互联网+”不断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风险。“互联网+”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监管力度不到位,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政府应该做到加强对“互联网+”环境的监管,保证政府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随着互联网用户参与度的不断提升,许多网民在网上的行动不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导致了许多有害信息流入到网络环境。只有做好网络监管工作,加强社会对网络的监管力度,才能更好的保护网络环境,进而推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既有利也有弊的时代,合理掌握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利用好“互联网+”,才能更好的展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本文从“互联网+”的特性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对怎样展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充分研讨。( 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互联网+政治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