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

2018-05-14王玉香

今日财富 2018年34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专业职业道德

王玉香

高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是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对于树立会计行业整体职业形象及保证会计信息报表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从实际培养情况角度来看,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培养内容、培养形式及培养目标处于缺失状态,造成学生无法实质性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本文以高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切入点分析其必要性及现状,就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自我国财政部门于2010年发布《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来,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才成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涵盖潜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会计人员上岗前期职业道德培养、在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职业道德培养3个方面,尤其是潜在会计人员普遍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由此可见,高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是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同时,社会道德缺失现象较为严峻,各个行业均遭受信任危机,连会计行业不可幸免,促使构建全社会层面诚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而会计行业必须重视诚信建设,以岗位源头为切入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鉴于此,本文针对高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培养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高校会计专业必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鼓励教师深入基层企业一线,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目标,做到教学严谨及讲课细致,以自身言行劝导规范学生,确保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渗透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树立学生职业责任感。同时,会计专业学生不止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需要历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抵制周围不正之风,通过自我反省等方法提升学生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大大增强学生专业水平。此外,经社会层面、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及高校层面共同努力,能营造出和谐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共同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二、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现状

即便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陆续开始职业道德教育,但是会计人员总体职业道德尚未得到明显提升,有统计数据表明约超过65%即将毕业会计专业学生存在做假账倾向的可能性。

(一)忽略道德培養

自2005年我国财政部门颁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来,开始着手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而历经多年演变发展,大多数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以满足社会层面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需求为前提条件,逐步开设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例如:经济法及会计法规等。同时,一部分高等院校专门开设《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资格考试,而上述为了完成考试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其培养目标相对模糊,存在片面追求考试通过率等问题,完全忽略实质性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造成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缺乏实质性,难以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潜在会计从业人员。

(二)培养形式单一

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相对复杂,不止与会计实务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更可能涉及职业晋升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内容。由此可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无法仅仅依靠理论方面学习,必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活动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水平来看,仍沿用传统“填鸭式”培训方法一味照本宣科,造成培训形式过于单一枯燥,无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局面。此外,即便少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学术知识深厚,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入校任教,其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难以保证最终培训效果。

(三)培养内容枯燥

会计专业内大部分课程往往具备较强的应用性,例如:财务分析、审计及会计等专业课程,而上述课程教学无法脱离大量真实案例的支持,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知识,不再停留于单一抽象知识层面,大大增强学生专业判断能力。由此可见,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不外如是,不止要求学生灵活套用法律条款,更要求学生学会妥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利益矛盾,选择出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上述能力培养无法仅仅依靠单一知识讲解,需要大量真实教学案例予以支持,通过教学课堂中模拟复杂实际情况等方法实现反复训练,以达到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的目标。

三、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措施

(一)常态道德教育

通常情况下,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实质性培养无法依靠设置一两门相关课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职业道德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潜移默化的艰巨过程,客观上要求相关高等院校实行常态化道德教育培养措施,确保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再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有助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除设置专门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大学阶段始终,例如:针对刚入校新生可于基础课程中设置哲学相关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共同探讨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以达到潜移默化培养出高尚人格的目标。

(二)组织实践活动

一般说来,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及真正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计专业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通过组织学生于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参观实习等方法,促使学生以实际工作情况为出发点切实解决会计工作所涉及的职业道德问题,做到时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同时,高等院校不定期邀请本地知名企业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财务总监等行业人士入校,通过座谈或讲座等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仰,从根源上认识到树立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甚至可组织学生旁听经济类案件审理过程,进一步深化职业道德规范理解程度。

(三)重视案例教学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计专业教师必须适当扩大案例教学的比例,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树立职业道德的必要性,除违反职业法规及职业道德的反面案例外,尽可能选择思想内容及道德内涵丰富且原则性较强的实际案例进行警戒教育及诚信教育,由积极正面的案例中汲取典范榜样的力量,真正意义上鼓舞学生精神。同时,案例教学时不止需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讨论过程,更需要其历经不同的实际情况扮演相关角色,尤其是真实工作案例场景中,能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思考侧重于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以不违背职业道德规范及会计审计准则为前提条件作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四、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学任务,需要多方共同作用,尤其是无法脱离教学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同时,由于死记硬背无法培养出优秀的职业道德,客观上要求专业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做到潜移默化及相互影响,做好长期教育的前期准备。总而言之,培养出具备强大职业技能及高尚职业道德的会计人才方可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换而言之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方可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专业职业道德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