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人民军队中的“降魔神兵”
2018-05-14
他们天天与“毒魔”打交道,是“生死线上的舞者”;他们曾处置过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伤人事件,还曾深入尼泊尔地震救援现场;他们没有战机、导弹、步战车……他们是被称为“降魔神兵”的解放军防化兵。
每个防化兵都有六个外号
防化兵是一个战斗保障兵种,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防化兵以核生化防护装备为基本装备,主要包括观测、侦察、防护、洗消、喷火、发烟六种基本类型,担负核生化防护保障及烟幕保障、烟火支援等任务,是战时核生化防护及平时处置核生化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
每个防化兵都有以下六个外号:
“象鼻人”:就是那些身着防化服、头戴防毒面罩后鼻子长如象,行动缓如象的防化兵。他们通常在核爆、化学沾染等环境下,进行核观测、化学观察,实施化学侦查、辐射侦查以及非专业性生物侦查,实施剂量监督和沾染实验,实施消毒和消除沾染等工作。
“降魔神兵”:在现代战场上,防化兵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被称为“降魔神兵”,自从成立以来,功勋卓著。
“桑拿爱好者”:作为一个防化兵,要想练好体能,首先得爱上桑拿。这个桑拿不是让你舒服地躺在桑拿房里,而是要在密封的防化服里面去享受,相当于夏天里让你穿着棉衣裹着严严实实的,再到桑拿房湿蒸,呆上个半个小时还得在里边跑步。
“毒气专家”:防化兵作为专业性极强的部队,对化学生物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几年下来,每一个防化兵自然成了毒气专家。防化兵的战场是极其恐怖的,可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化学武器和毒品,而防化兵不仅需要快速甄别是哪种毒氣,还要给出毒气消除的方案,带领部队通过染毒地区。
“金刚哪吒”: 防化兵除了防核生化武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组织实施烟幕保障,并以喷火分队直接配合步兵战斗。所以,防化兵也堪称是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金刚哪吒”。
“生死线上的舞者”:防化兵面临的战场环境极其恶劣,因此又被称为“生死线上的舞者”。在战场上,防化兵在第一线来确保作战部队的安全。比如,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现场,防化兵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灾区进行消毒,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因为这种细菌、生物和化学的感染杀伤性极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为打赢战争立下不朽功勋。
“降魔神兵”有七大“特异功能”
那么,“降魔神兵”究竟有什么“特异功能”呢?
观得远 核观测,主要是在我方可能遭受核武器袭击时,开设观测哨,对主要方向进行最大范围的监测。一旦敌方使用化学武器,迅速测量相关参数,进行估算,并将结果向上级报告。
判得准 防化侦察是防化兵的看家本领。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对疑似毒剂进行侦检,查明染毒种类,必要时还要测定毒剂浓度,并标志边界;在遭受核武器时,测定辐射剂量,标志受染地域边界。同时为后续洗消分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指导其他部队进行防护。
消得净 洗消,顾名思义,就是对受染地域进行化学武器的消毒和核武器的消除,对受染人员、装备进行洗消,同时为其后续行动提供建议。
打得着 喷火兵就是使用喷火器的武装部队,战场上一般以小组的形式配属在步兵班,主要对敌坑道、碉堡等坚固目标进行摧毁。
遮得住 发烟,主要是利用简易装备或发烟车等对战场实施烟幕迷茫,以达到迷惑敌方、保存自我的目的。
检得全 化验,防化侦察兵将难以快速侦察的毒剂种类送至后方化验员,由其使用专业器材判明毒剂种类。
修得好 修理,是防化兵的“装备部”,小到侦毒器,大到专业车辆,立足自我进行修理,大大提升了战场生存和防化保障能力。
防化兵在战争时担负着遂行部队的防化保障任务,平时担负有害化学物的处置和地方有害化学物的监测与安全防范工作。作为专业兵种,防化兵曾经在抗美援朝战争、金门炮战、解放一江山、唐山抗震救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近年来,防化兵处置核化泄漏、火灾等事故的任务也逐渐加重。像2015年涉及危化品的天津爆炸事故,消防官兵完成扑灭任务后,就要靠防化团来进行更专业化的处理。此外,防化团在福建漳州PX石化爆炸、江苏南京化工厂爆炸、汶川地震、彝良地震中都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防化部队的战士们还曾赴尼泊尔对震后防疫工作进行支援。
曾降伏日本遗留化学武器
如果说“防化团”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组织,那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则是牡蛎中的一颗珍珠,平时是难得一看的。
曾赴天津救援的是一支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也是解放军唯一的国家级核生化救援队。
这支队伍来头并不小。据《解放军报》此前的报道,北京军区司令部某核生化防护所与某防化分队一起,组成了我军唯一国家级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
该核生化防护所在高毒高危的特殊战场上,曾完成国际化武履约保障、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伤人事件处置、奥运安保和日本福岛核事故辐射监测等重大任务达百余次,应急处置各类废旧弹药10万余枚。
在救援方面,核生化应急救援的官兵为了确保每次应急处置采取最佳方案,平时会掌握我国核生化防护救援重点目标的方位、当地水文地质植被等。
他们还开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等课题研究训练,拟制出各种核生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聘请两院院士为顾问。
核生化应急救援队所依托的核生化防护所,曾先后研发出“便携式防化消毒机”等成果,据称具有“不经准备,即可遂行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保障能力。
核生化应急救援队除了陆上部队,还有一支海上救援队。2010年3月,隶属于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的一支海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在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正式组建。这支救援队主要担负对海上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监测检查,对受染人员、设施和环境救援洗消的任务。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圆满完成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任务、十几次特情处置行动。
高毒战场上也有女汉子
中国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原始缔约国之一,中国防化兵是一支防御性质的部队,不拥有进攻性武器装备,平时的训练内容以“防”为主。
要培养一名优秀的侦毒员,至少要过三关,体能关、心理关、技能关。据介绍,全副武装在防毒衣、防毒面具中时要比外界温度高6℃以上,一套防护、侦毒装备在5公斤以上且密不透气,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其对人体承受能力的挑战可想而知。但体能关难不倒兵,最难过的当属心理关。有时,新兵们还要揭掉防毒面罩,将自己暴露在“毒气”之中。这项训练绝不仅是训练士兵们使用简单防护装置来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在巨大心理压力下控制恐惧情绪。
而在防化兵训练场上,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女兵。她们是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中的巾帼部队,也是全军唯一的一支女子核生化应急救援队。
在训练中,她们需要通过染毒地带架设野战通信枢纽,提高野战环境下的军事技能。这些女兵们大多年龄较小,出了校门就进军营,每天不仅要学习通信知识还要练好防化技能。此外,她们还有专门定制的训练项目“狮吼功”。据介绍,女兵们发出的声音本来就是娇滴滴的,训练时戴上防毒面具更是听不到口令,这才为她们量身订制了这样的训练课目。
(《解放军报》2016.4.22、《济南时报》2015.8.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