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一节历史探究课

2018-05-14杨春花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课标

杨春花

不久前, 我有幸参加了我县的高中历史课优质课录制。我选择必修一历史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内容进行探究。既然是录制优质课,显然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经过了充分备课后,以及组内教师给我的建议和意见后,我的这节探究课上得还算满意。现将此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展示如下。

一、教学流程

设计依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材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这是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内容的延续,同时也是专题四主线之一“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三大政治制度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专题三学习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为本课做了一些铺垫。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知识点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

1.观看《开国大典》影视视频,由一学生充当穿越小记者,采访当时参加大典的毛泽东、周恩来、普通百姓三个历史人物,在采访中,由被采访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以下知识内容:(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其会议内容。(3)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2.教师点拨:(1)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学生做笔记)

(二)知识点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三大政治制度

1.学生表演(由三个学生根据澜沧县的历史,结合本课内容表演一小段茶余饭后百姓聊天的场景,聊天内容中将提到三大制度的相关内容)。之后,其他同学说出表演中涉及到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他们存在的疑惑)。

2.分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体现的原则、性质分别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原因、法律依据、五个省级自治区,意义。

3.教师点拨:(1)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结束。但它作为统一战线仍然存在和发展。1954年《宪法》和中华民国建立初期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不同。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多党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其他民主党派的职能是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

(三)从以上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色?

(1)学生讨论回答。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决定);民主集中制(人大、各机关);政治协商(政党);民族区域自治(民族)

(2)教师点拨:我国的政治制度,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确立的,都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特色。

(四)巩固训练

近年来与本课相关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和高考题(选择题,练一练)

(五)拓展延伸

两会指的是哪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有哪些?

(六)师生合作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一个大典、两部法律、三大制度、四次会议。

(七)课外作业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很多家长会为刚出生的小孩取怎样的名字?同学们不妨去向自己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人打听一下,了解一下新中国的同龄人取的是什么名字?探寻名字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反思

1.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课标要求,注重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的有机结合。第一环节的六分钟内,在展示课标要求后,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部分的知识梳理。第二环节新授课过程中,有观看视频、学生表演、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题目,巩固训练、合作小结本课知识点等环节,都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相结合。所设计问题也是仅仅围绕课标要求展开的。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本课理论性较强,名词概念较多,在导入时,我让学生观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首歌的震撼力也容易上第一节课的同学精神抖擞。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式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能更直观、形象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布置学生准备表演,实际上也是对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并将其理解后展现给别的同学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虽然他们的表演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通俗易懂,诙谐搞笑,深得学生喜欢,增加了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和热情。

3.课外作业:作业的布置体现了实践性,答案不是唯一的,只有学生去做,去实践了,才能将其完成。对高考历史小论文的答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4.不足之处:由于学生还未学习到西方的代议制度,因此,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学生也没法将我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的代议制度进行比较,所以,感觉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要努力从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课标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抗日战争时期“遇事协商”对中国政治协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