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2018-05-14贾丽伟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悦读图书课外阅读

贾丽伟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而我们的“大阅读”倡导的就是小学生养成终生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应该从一年级开始抓起,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怎样在一年级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阅读氛围

汉语拼音是语文阅读的的工具。当教学完所有的汉语拼音后,我就做了大胆尝试,在教室墙壁上布置一些图文并茂的注音小故事,试着让墙壁“说话”。另外,在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家长为班级的图书角捐赠图书。我还为班级图书角还选了一套名为《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的图书,这套书分为10册,每一册都由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比较适合一年级的小朋友去读。我只给孩子们读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大家就急切地想去看其他的故事。我布置学生们分别去买其中的一册书,然后大家轮流交换阅读,这样我们就有了可以循环的图书资源。

二、建立班级读书制度

为了能督促孩子由被动读书变为主动读书,我还建立了班级读书制度。

1.建立班级读书群,学生每天在家读书30分钟,并且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读书情况发布在群里。老师做好统计,每月月底对坚持读书天数多的学生进行奖励。

2.每天早晨和下午到校后,除值日生外,其他同学必须在自己的座位上读书。

3.每节语文课前要有一名学生给大家读书,内容要提前准备好,做到朗读通顺流利。

4.每周四是“教师读书日”。每周四,我会用一节语文课随机抽取学生手中的课外书,美其名曰“讲故事”。教师准确、流利、声情并茂的朗读极大地激起学生读书欲望。

三、争取家长配合

在一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向家長说明当前教育形势,宣传新课程要求和理念,讲述课外阅读的好处,倡议家长能配合老师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首先,家长配合老师完成督促孩子阅读的任务。我要求孩子天天阅读课外书30分钟,家长在班级阅读群中要天天发布孩子阅读情况,包括阅读的书目、阅读的故事名字、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自主性等,还可以写一些鼓励、赞美孩子的语言!教师根据家长发布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同学们阅读的进度、表现、兴趣,在评价时便及时、具体、真实,有针对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认可与赞许,增加一份自豪感成功感!

其次,希望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还太少,所以一开始孩子学要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家长念,学生听。拼音学完后,逐渐地减少家长读书的时间,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还可以是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以此来提高孩子读书的速度。这样的读书方式逐渐形成家庭的生活惯例,从而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一到时间,开始阅读。如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课外阅读习惯,家长的支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班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起课外阅读习惯,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

四、定期进行奖励展示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能保持下去,还要靠奖励的刺激。

第一,教师针对家长每天在群里发布的学生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并在班里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大张旗鼓地奖励自觉读书的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读书有进步的学生、阅读时间长的学生。奖励有颁发读书小明星奖状,也有图书的奖励。让坚持课外阅读的同学上台领奖,给他们以坚持课外阅读的成功感、自豪感。这种表扬,也会激起更多的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二,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故事会。小组轮流派代表参加故事会,讲一讲自己从书中读到的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三,“我为故事中的人物设计形象”活动,让孩子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把孩子们的画张贴在班级展示区。这样的展示也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读书的成就感。

以上尝试已经进行了一年了,不能说班里所有学生都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但是起码让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让阅读真正成为了“悦读”。孩子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书为伴,沐浴在书香的春风里!

猜你喜欢

悦读图书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