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力,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分析

2018-05-14叶峰

考试与评价 2018年5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学前教育

叶峰

【摘 要】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需要承担的重要教育责任,这部分教育内容对于幼儿的未来的学习、人际交往等都具有深远影响。幼儿阶段是其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但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有限,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更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但是很多幼儿家长缺乏家园共育意识,因此笔者试在本文中分析家校合力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旨在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家园共育 亲社会 文明习惯

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都承担着教育责任,因此在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树立合作意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家长缺乏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缺乏协助幼儿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幼儿教师在不了解幼儿家庭表现的情况下,也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 家园合作的内涵

所谓的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进行通力合作,双方要定期反馈幼儿的表现,互相了解、互相联手、互相支持来实现对幼儿的全面培养。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中的教育设施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专业性,能够从专业的幼儿教育角度出发促进幼儿的素质提升。幼兒教育承担的教育任务既包括一定的知识教育内容也包括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家庭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环境,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作为幼儿的抚养者,与幼儿有亲情、血缘、经济等诸多特殊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因此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应该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不断强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优化幼儿教育效果。

二、家校合力,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1.积极拓展家园沟通渠道,深度交流

第一,线上频互动。幼儿园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长联系表”,尝试通过手机、QQ、微信群等快捷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可以随时找到教师,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时的一些情况,和教师共同想办法来应对。而在微信群里面家长也可以互相认识,为他们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同时在幼儿园网站上开设“家长来信”“专家指导”等栏目,启动并开展每月一次网络交流研讨活动,主要做法是成员收集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及问题,每月的第三周在平台上抛出一个研讨专题,课题进行研究,针对幼儿的交往现象,开展话题讨论,如“孩子怕生怎么办?”“孩子见到亲戚朋友不愿意打招呼怎么办?”“坏习惯反复纠正,孩子还不见改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能够针对家长的困惑给出专业的建议,并收集家长中成功的教育经验进行公布,通过双向的研究和互动来提升教育和引导幼儿的水平,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

第二,线下勤沟通。除了使用网络设备展开日常的沟通交往活动,幼儿园还应该为家长提供更多了解幼儿的契机,具体来说需要为幼儿家长提供更多的线下交流机会。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来将家长集中到一起,向他们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教师开展的工作和幼儿园的一些理念等,这样让家长能对自己所需要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进而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培育。由课题组长和骨干教师牵头,向全体家长做文明习惯宣传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儿良好文明习惯培养的内容要求及其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同时介绍好的教育引导方法,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

2.全力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创设合作教育契机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亲社会”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你来我往中形成和提高的,多参加集体活动无疑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家园共育的基本理念和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可设计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幼儿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第一,围绕个体文明习惯,开展小班活动。小班幼儿相对来说年龄更小,需要幼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班活动,明确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家长示范文明言行,同时培养幼儿的文明交往能力。教师可开展班级活动“学做小大人”,让家长和孩子互换身份,由孩子来照顾家长,为他们穿衣、倒水、喂饭、擦嘴,每个小组中合格完成全套动作且用时最短的孩子获胜。幼儿当了一回“小大人”,不仅获得了心理上的成就感,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体谅父母的品质,对于亲子关系的融洽也有促进作用。

第二,围绕交往合作意识,开展中班活动。中班的幼儿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有了更多的社交机会,这时家长和教师在增强幼儿交往合作意识方面应多加注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文明礼貌、交流协作的重要性。例如通过联合多个班级开展“学做小客人”的活动,发动家长带领孩子到另一个班级去“串门”,通过家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孩子“有样学样”。当“客人”的孩子知道了做客之前要先和对方约定好时间,去之前要准备一点小礼物,见面要热情问候、嘘寒问暖,不可以随意翻找东西等;而做“主人”的孩子则学习了待客之道,知道要为客人准备茶点、要通过言语和行动让客人不必拘束,最后还需送客出门等。在这样的模拟社交活动中,家长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也要鼓励孩子与人交谈,培养他们的社交意识。另外还可定期组织亲子义卖、亲子敬老等活动,带孩子走出家庭和幼儿园,到真实的场景中去体验社交的重要性,逐渐在模仿和交流中形成“亲社会”的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对于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其中重要一部分,需要幼儿家长配合幼儿教师强化幼儿教育有效性。幼儿家长应该协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应该积极和家长沟通,双方共同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尽管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家校合作水平还不高,但是笔者相信在广大幼儿教育工作的积极努力之下,我国幼儿教育一定会获得很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晓旭.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分析[J]. 德育教育,2016,(12):134-135.

[2]林芳萍.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J]. 学前教育,2017,(18):91-92.

[3]谭秀娟.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 和谐教育研究,2015,(49):37-38.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学前教育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