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义区社区家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4秦蓁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顺义区家庭培训

秦蓁

一、引言

人类社会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大教育系统,当前所谓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从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分”的状态,而是一种“合”的状态。在社会各种系统中,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最大的。家庭也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家长对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本领、素养等情况参差不齐,如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为家长创造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十分重要。

二、当前顺义区社区家长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育胜任力不足

全国妇联调查组织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长反映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成功,95%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如何教育子女苦无良策。苦无良策是胜任力不足的自我感受。家长教育胜任力是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所拥有的必要的知识、技能,对自身的教育角色认知定位、从事家庭教育的动机和价值观,以及个人稳定而适度的人格特质。

(二)教育观念滞后,对自身学习重视不够

教育观念滞后,又不注重自我学习与提升,很多家长都以爱之名,做着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情,实则是爱却不会爱、不懂爱。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而高,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顾眼前利益;有的家长只关注学习成绩,急功近利,不让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家庭劳动等。

(三)家长教育方式单一,不够深入

根据了解,全国各地区各种家长教育培训很多,名字起的五花八门,例如北京市大兴区的父母大学、湖南省长沙市的父母公益讲座等,但是实际上都是给家长做培训,而这种培训大多采用专家讲座,现场少则几十、多则千人,听专家讲课。可以说在家长培训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家长兴趣不高、玩手机或者中途退出,效果不佳。

三、顺义区家长教育尚不完善原因分析

(一)对家长教育的重视不够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成为很多家庭最核心的事情。虽然现在越来越认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相关部门、机構对家长教育的专业学习平台很匮乏,家长没有机会去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也是家长教育重视不够的表现。

(二)家长教育缺乏系统性设计

朱永新老师说,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然而,父母怎么好?通过什么途径变好?有些家长不知道从何学起,有些家长想学却没有学习机会,有些家长参加了家长教育活动很枯燥很失败,反而打击了积极性。家长教育是成人教育,首先他是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并且带有更明确的目的性,那就要求在进行系统性设计的时候,考虑家长教育的目的性和接受度,把家长教育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三)学校做家长教育并不被家长所接受

家庭和学校在职责、社会功能、利益诉求和行动期望具有异质性。我们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大样本地域统计研究表明,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剪刀差”。利益“剪刀差”的存在,同时学校处于权力结构的强势一方,导致学校会本能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控制和偏重帮助学校功能”。

四、完善家长教育支持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家长教育支持体系,将家长教育常态化

1.突破传统,创新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在顺义区教育系统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在家校社合作共育工作中的枢纽功能,成为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连接体,探索出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建立灵巧的工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将家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发挥专业优势,探索家校社合育路径,搭建合育平台,输送符合区情、专业突出、针对性强、紧扣实际的指导服务。

2.设计家长教育课程框架及相应的标准

顺义区家长教育课程设计,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针对区域需求的情况,探索符合顺义区情的课程及相应的标准,唤醒家长的培训需求,就是要找到家长接受教育的动力源。所谓动力源是指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内部需要,即家长在教育子女的实践中,根据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目标的要求而不断产生新需要同自己现有的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转变教育观念的内在需要。从四个维度进行课程设计,面向全区家长、走进社区家长、走进学校家长、开通网络咨询四个维度。

(二)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顺义区家长教育,完善学习渠道

1.加强线上家长教育资源建设

在顺义区家长教育座谈中得知,家长参与线上家长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家庭教育系统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孩子所处年龄阶段易发问题的处理与应对、特殊家庭孩子培养问题、如何与学校和老师进行合作沟通的问题、其他临时性问题。家长倾向于在双休日白天和晚上进行培训,每次不超过一个小时,一个学期培训2次或者每个月培训1次为宜。

2.在顺义区开展家长教育“四个一”活动

在顺义区以社区或学校班级为群组,组织“四个一”活动,即每天看一篇文章或故事、每周看一部电影、每月一次家庭户外主题活动、每年一次家庭游学。

(三)按学段,提供差异化支持服务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家长和教师对家庭教育内容的需求有显著的差异性。学前教育阶段,很多家长提前了解幼小衔接政策、幼儿园小学化的情况。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家长们反映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青春期叛逆行为。在初中阶段,除了常见的学习问题以外,家长要求增加如何处理学生早恋、化妆、抽烟等问题的课程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高中阶段,家长们认为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对孩子影响最大,希望通过两方面的课程设计增进彼此的了解,亲子沟通方面需要提供亲子活动课程,夫妻关系方面希望专家提供讲座。

五、总结

在经过2年多家长教育工作,顺义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名人专家为顺义家长教育工作献言献策、讲座交流,激活了区内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家长教育各项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注重家长教育过程评价和反馈,紧贴区情,调整工作思路和内容。

课题类别:顺义区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立项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社区家长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的研究

课题编号:SYKT20160104

猜你喜欢

顺义区家庭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顺义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成果应用研究
顺义区首都科技创新券配套补贴效果评估
会议·培训
北京市顺义区第二批光伏发电项目奖励资金发放
家庭“煮”夫
一种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恋练有词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