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研究:语言教育

2018-05-14戴曼纯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语政策国家

主持人语: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服务于民族国家建设的语言教育关系密切。欧洲近代建立的民族国家、亚洲和非洲脱离殖民而独立的新兴国家、中东欧转型国家无不将语言教育视为国家建设之重器,在谋求和保障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对国家而言,语言教育是一项传承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且不可停歇的事业,不会因为社会经济发达就有所松懈。即便在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有识之士深谙语言对社会发展的功用,提出契合具体社会语境的语言教育政策。例如,欧盟以多元语言文化为联盟基础,尊重成员国的官方语言及地方语言,倡导公民除母语外再学习两门语言。虽然这一语言教育政策的落实有较大国别差异,但是引导公民逐渐树立了发展个人多语能力的意识,既有益于多元语言文化传统的传承,又促进了成员国内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欧洲一体化夯实基础。又如美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是近几十年推出的语言教育政策、学界产出的理论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社会不乏语种人才。然而,政界、学界和社会酝酿出的语言危机感体现在不同层面的教育政策中,例如《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际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国家安全教育计划》《美国竞争法》等,不一而足。虽然美国的教育由地方负责,联邦政府对全国的教育工作影响有限,但是美国学界在语言教育理论、语言人才培养实践、语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可资参考借鉴之处颇多。不少观点或经验教训常被中国学者引证。

中国语言教育在过去一个世纪,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基本消灭了文盲,普通话的普及率在稳步提高。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语境在更新。在全球化日益加速、人口流动便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语言教育承载着新的使命。中国当前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对语言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正如李宇明先生指出的那样,“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这就要求语言教育政策面向未来、面向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服务于国家战略。

本期“语言教育”栏目共刊发5篇文章,论题涵盖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变迁史和当前问题的探讨。周明朗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百年演变及思考》做了详细的回顾和梳理,揭示了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语言教育政策变化轨迹,指出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建设是影响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主要因素。周明朗认为:语言对国家而言是工具,对家和个人而言则是生活;语言教育应润物无声。沈骑和鲍敏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语教育规划》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政策经历的4个阶段:全面恢复期、调整改革期、发展完善期和战略转型期。文章分析了这些阶段存在的问题,如战略规划意识不足、外语调查不够、规划报告机制不成熟、政策实施忽视社会需求、规划评估有待加强等。戴曼纯和李艳红的《论基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外语规划》立足发展国家语言能力的战略,引证国内外相关外语规划的理论和数据,指出中国外语规划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英吉卓玛的《青海藏區藏族学生语言能力与个人发展关系个案考察》用典型个案抽样获得的数据分析了某藏族地区学生双语能力与升学的关系,并用布迪厄的社会理论考察4位藏族同胞的语言教育选择与个人生涯发展,揭示语言教育与身份流动背后的博弈过程。许小颖的《美国外语教育状况与“高度受限”的联邦政府外语政策》通过分析美国外语教育发展状况指出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成效具有“高度受限”特点。许文把政策实施成效与政策本身等同起来,有别于国内其他学者关于美国语言政策的解读。

作为本栏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教育”多人谈》由王宁教授领衔,纵论语文(母语)核心素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外语教学理论中国学派建设以及弱势母语习得问题。学者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猜你喜欢

外语政策国家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