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探讨德育学科课堂组织与管理策略
2018-05-14孙欣荣
孙欣荣
在科技发达,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的时代,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而德育课程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自然成为了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入手点。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创新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发展课堂,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德育教育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
“打铁先要自身硬”,所以我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推动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我首先在教学中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好榜样,比如,写字时,给学生示范如何保持正确坐姿(头离桌子约一臂,胸离桌子约一拳,两手成八字形,等距的放在桌子上)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手离笔尖约一寸),在范寫时做到规范的占格,把字写舒展。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首先从自己的着装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从不穿奇装异服,穿戴大方得体,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用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养成不随地扔垃圾的习惯,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当我在和学生沟通时,尊重每一位学生,使用文明用语,让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通过我的示范作用,将道德教育能够提升更高的层次,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孩子们言行举止中,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综合素养。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角,要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开展教学中,我把姿态放下来,不再让学生觉得高高在上。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尊重学生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德育教育中,首先,让爱渗透到教学中,在爱的交流中,我与同学们的关系更近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意识。其次,我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我践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让他们能够真正受到德育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意识也规范了他们的道德认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出现上课说话、不专心听讲的现象时,我不再对他们进行一味地批评教育,而采用深入了解的方式,找出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加强和他们的沟通,通过关爱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是不正确的,并自觉主动地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养成遵守课堂秩序,文明听讲的好习惯。
三、将课堂生活化,创设素养培育平台
德育课程原本就来自于生活,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实现教学生活化,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走出室外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们学习德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在面对校园暴力、火灾等人为事故或意外事故中,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分析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得出启示。教材只是一种介质,他把责任、兴趣、生活……呼唤到一种叫做课堂的地方,然后让他们自由地撞出自由的火花,让课堂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归生活,最终引领学生实现所要达到的核心发展素养。
德育课程首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希望在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中,学生们能够健全自己的人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那么他们一定会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愿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扬帆起航,奋然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