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追求的文化小花——通渭剪纸、春叶和遮面
2018-05-14张童霞
摘要:剪纸、春叶、遮面是通渭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节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多少年来,人们用一块块纸张勾勒、裁剪出生活的足迹、精神的寄托和憧憬。通渭剪纸一直以当地的习俗和民众的愿望而进入千家万户,传遍乡村和城镇。通渭剪纸既有西北的粗犷、浑厚,又有江南的秀丽、精细的风格。它以工艺精美和独具装饰风格的剪贴布局,成为通渭民间美术中的一枝奇葩。
关键词:通渭剪纸 春叶 遮面
走进通渭,特别是春节来临之际,通渭境内的各个集镇上,都能看到街市上各种各样的窗花、春叶、遮面等纸制工艺品待售。一进正月,农家小院、窗棂上贴着五彩缤纷的窗花。屋檐上飘扬着刻有“福”“禄”“寿”“喜”字样,又陪衬各种花草图案的春叶、遮面。连大门外的树上、圈舍、农具上都贴有各种各样的剪纸,无不洋溢著春节的气氛。这一张张制作精巧,匠心独具的装扮,寓理想、追求、祈愿与喜爱为一体的构思,给春节的欢乐气氛增添了一道亮丽而生动的艺术风景线。
通渭剪纸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一是对远古祖先创造经验的描述,如“太极阴阳鱼”“蛇盘兔”“大禹治水”等;二是对生命与生殖的崇拜,对子孙绵延的渴望与乞求,如“鱼戏莲”“瓜瓞绵绵”“榴开百子”等;三是对社会道德规范、人伦教化的宣传,如“二十四孝”“三娘教子”“育儿耕读图”等;四是民俗生活风情,如“渔樵耕读”“担水”“车子图”等;五是吉祥祈福类,如“鹿鹤同春”“八仙庆寿”“国泰民安”等;六是历史人物图,如“红楼梦人物”“水浒人物”“八仙人物”等。
通渭剪纸因多贴于窗格上而被称为“窗花”。通渭窗子分25格和49格两类,外形方正,在上面糊一张透明度较好的白纸,再在每个小格中贴上不同颜色的窗花。正常情况下,每年的年三十更换一次,以示新春的到来,如遇婚嫁庆典,又可随时更换。通渭剪纸在制作上是先熏制纹样,根据熏制纹样的大小钉上5~7张彩色纸,再用剪刀依照纹样剪出图形,一次可以剪出同类作品数张。根据窗格需要拼贴成“棋盘”(又叫镶窗、月窗等)。“棋盘”有宽窄、单层、多层、圆角、方角等多种格式。“窗花”在制作上主要讲究线条精细,图案完美,这样既透亮又美观。通渭剪纸除了贴在窗子上的“窗花”外,还有一种是贴在厨房内放置碗筷、器皿、用具等木板上的“板檐子”,主要起遮尘、防蝇、装饰等作用。“板檐子”主要是熏制而成,色彩以黑白两色为主,其线条粗放,构图大气,寓意美好,体现出西北的粗犷,与“窗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渭春叶、遮面的出现较晚,可追溯到唐代。据考证,通渭是王莽政权时的铸钱之地,从境内出土的文物看,通渭春叶、遮面即始于这个时期,经年流传,明清益盛。春叶为长条形,由古代的“幡胜”演化而来,图案构成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金钱串线纹饰,中间多是花卉或吉祥纹图装饰,如福、禄、寿、喜,下部是古裤币或佛手图案,设计精巧、构图美观。春叶在过年时一般贴在屋檐、椽头或其他器物上,以示新春的到来,新的一年开始,象征着吉祥、招财、平安。遮面取纳祥、避邪、遮掩邪晦之意。据传在古时,人们敬神、祭祖时,怕有人把神或祖先“冲撞”了,于是在牌位前挂上一块布或纸用来遮面,意在避邪。后来人们在过年时,为了期盼来年的丰收、健康,便在大门、堂屋门楣正中贴上“遮面”,和春叶一样主要是为了衬托春节气氛。
遮面的构图四边以花卉图案为主,中间配以“吉祥如意”“欢度春节”“岁纳千祥”等字样,以示人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遮面的制作工序比较麻烦,通常以宣纸做单料,先用专用的凿刀打制图案,再用红、黄、绿、蓝各种颜料渗透,层次分明,色调和谐。一次可渗透数十张。春叶、遮面的制作工序多,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用料也比较严格。
剪纸、春叶、遮面在通渭分布广泛,到处都有令人称最的艺人,有的以构思设计见长,有的以剪裁精巧见长,有的则以简单粗放见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剪纸、春叶、遮面由原来民间庭院的装饰,逐渐变为工艺品,转化为商品。近几年,通渭剪纸、遮面、春叶作为礼品馈赠国内外友人,深受欢迎。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但通渭剪纸仍旧保留在传统而古老的基础上,虽有所创新,但只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改动,还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从事剪纸艺术的艺人年事已高,而中青年甚少;二是适用性淡化,老百姓的窗子大多改成玻璃窗;三是受时间季节限制,大多数只在农闲和腊月剪制,经济效益低,剪纸艺人创作积极性不高,传承者越来越少。
通渭剪纸、春叶、遮面历史悠久,寓意深刻,深受群众的喜爱,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的剪纸与无形的民俗水乳交融,民俗的某些观念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取向和表现形态,如何使其成为产业,首先,要从宣传上下功夫,从保护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的高度宣传这一民间艺术。其次,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引导这些艺人广泛交流,提高技艺,增强生活气息。再次,鼓励艺人积极创新,通过各自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使这门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民间花朵更加鲜艳,永远绽放。
(作者简介:张童霞,女,大专,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