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部湾经济区“非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2018-05-14梁英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了广西开放开发的旗帜和龙头,是“双核驱动”战略中增长潜力最大的一核。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文化、旅游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一个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的领域。但要如何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机遇进行保护性开发,无疑是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笔者几年来从事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研工作中深切体会到,广西有众多可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对如何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笔者浅谈几点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广西环北部湾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可列入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的大体有如下几大类。
(一)建筑文化
壮族将居住的房屋称为“干栏”,传统壮族房屋的样式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谷物等,中层住人养家禽,置农具,设舂碓、磨坊等,下层养牲畜。这种居住形式宜于潮湿多雨、夏日酷暑、地势凹凸不平的南方坡地。京族的“栏栅屋”则保留了百越“干栏”式建筑的遗风。
(二)饮食文化
壮族的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花米饭、火草粑粑等民族传统美食畅销海内外;而京族的鲶汁,色泽澄黄,味道鲜美,食客趋之若鹜,畅销东南亚各国。
(三)服饰文化
壮族男子的对襟无领短衣、宽腿裤和头上缠的长巾、脚上穿的尖口翘头纯色绣花鞋;女子的无领绣花边短衣和镶白底花边兜裙,头上扎的绣花巾,脚蹬的“纽耳鞋”,还有瑶族妇女佩戴的耳环、手镯、银牌等等,都颇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四)节日文化
“三月三”歌节是壮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歌节上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等活动趣味盎然。京族的哈节隆重热烈。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办的瑶族盘王节,是瑶族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节日上的物资交流、商品展销及各项文体表演竞技活动使观者云集。
(五)民间工艺
壮、瑶等民族的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壮锦、绣球、绘画、铜鼓等多种民间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其中,壮族的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为经,五色线为纬编织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图案形象而生动,整体结构严谨,色彩绚丽斑斓,充满了壮族热烈、豪放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六)歌舞艺术
壮族的板鞋舞、春牛舞、斑鸠舞等各具特色,京族的跳竹竿饶有风趣。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壮族的民间故事《百鸟衣》《布洛陀》《妈勒访天边》《侬智高》等广为流传。
此外,广西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许多项目,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如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那坡黑衣壮民歌、桂剧、京族哈節、壮族蚂拐节、钦州的坭兴陶烧制技艺、宾阳炮龙节、平果的壮族嘹歌、富川的瑶族长鼓舞、南宁的邕剧、桂林的广西文场、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都安的密洛陀、京族的独弦琴艺术以及壮医药、侗戏,等等,不胜枚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采取 “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的有三江侗族的程阳八寨、龙胜的白面瑶寨等;采取“异地模拟型”民族文化村开发模式的有南丹的白裤瑶民俗风情园、桂林的刘三姐风情园等。而广西近年来实施的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表现形式是设立博物馆和传播学习机构,调动一切科技手段,将残存的活动内容全景式录制下来,搜集相关物质遗存归类存档,其目的是保护、传承、展示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但是总体开发缓慢,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开发,没有塑造民族文化品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正面临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矛盾,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楼房正毫不留情地吞噬着斑驳破旧的壮族老民居,吞噬着栏杆式建筑和半边楼。
二、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环北部湾经济圈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如何对这些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财政投入,新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位于基础设施较差的偏远山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必须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旅游建设通道,投入资金修建联通各景点、民族生态文化村的公路等交通设施,铺设水、电、通信等网络,将旅游交通和旅游路线对接,建设沿路服务站、餐饮、休息区等基础设施。
(二)协调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文化开发的关系
游客远道而来无非是想体验和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气氛和民族风情,因此充分利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向游客展示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民间娱乐活动、节日竞技及民族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让游客观察、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真实地展现出来。这一保护与开发并举的举措无疑是正确可行的。
(三)政府主导,民众参与
广西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在艺术节期间,当地政府举办了规模浩大的开幕式晚会,推出组织了经贸洽谈会和少数民族商品展示会,又接连举办了少数民族歌手大赛、风情东南亚歌舞晚会、山歌会、巡游歌王擂台赛等民族文艺项目。民歌艺术节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区域旅游业、零售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要借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这一先例,对其他项目进行开发。
(四)依托主体旅游资源进行“非遗”旅游产品的组合和开发
目前,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区域旅游发展的重点仍是海滨休闲旅游、热带风光旅游,这是目前这一区域的主体旅游资源。要善于依托这些主体旅游资源,在其周边挖掘壮族、瑶族、京族等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设计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和新线路,使该区域旅游产品呈多元化发展。
(五)加大宣传,统一区域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共塑旅游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独有的旅游“软件”,只有通过大力开发宣传,才能够扩大知名度,使其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刘三姐”是广西最亮丽的旅游文化品牌,运用新模式的包装手法,将“刘三姐”这一品牌形象通过创新策划、设计包装成文化内涵深厚,感染力、影响力和冲击力极强的文化艺术项目,满足游客对当地民俗风情的体验需求。对瑶族、京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进行统一科学的引导,形成区域民族旅游文化品牌。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三月三”以及苗族的“苗年”等,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包装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杂志、报纸等宣传途径扩大知名度,加深旅游印象,吸引游客。
在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上,环北部湾的各个旅游部门应积极宣传,联手打造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形成对海内外的统一宣传攻势,谋求整个环北部湾的整体宣传效应,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魅力。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它没有具象化的特点,不会静止在原生环境,甚至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失去传承。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是我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但是,旅游开发必须强调“保护性”,强调“传承发展”,否则,完全出于旅游开发达到经济收益的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乱掘乱采”,勢必异化、曲解,最终破坏和消灭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对于许多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的识别和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要正确地认识保护与传承、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正确理解、利用保护与传承的原则。保护与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合理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一种旅游资源,以有特色的民族风情艺术作为载体,发展地方旅游业与经济,不仅可以解决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继承发扬的目的。也以解决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生存空间萎缩等问题。
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一旦通过更多传播途径宣传,扩大知名度,就会产生强大的旅游吸引力,为日益升温的“旅游乐”发展一条全新的道路。目前在中国,有大量游客的旅游观和消费观日趋成熟,这些成熟的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静态的旅游景点,转而追求动态的氛围体验,这一转换势必引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旅游产品的强烈向往和需求。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无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传承,还是从旅游市场的需求来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保护性开发都是不可回避的,也是大势所趋。以上列举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已走进大众旅游市场,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为了求得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尽可能地降低旅游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采取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手段和模式。
(作者简介:梁英,女,大专,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助理馆员)(责任编辑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