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落后地区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杨晓玲陆志萍
杨晓玲 陆志萍
摘 要 自召开党的十八大会议后,中央政府一直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村改革的重点内容,而对优化贫困落后地区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与新理论,其中就包含“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这一改革政策。对此,本文围绕贫困落后地区“三变”改革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其在改革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三变改革;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大会议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思想,即精确扶贫、科学扶贫、创新与改革扶贫机制【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201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创造性提出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引起中央高层关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及“三变”创新成果,指出通过改革创新,要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现如今,全国多数贫困地区在坚持农民利益不受损伤的基础上,逐渐展开了“三变”改革的探索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成功。由此可看出,“三变”改革是中国贫困地区改革的新探索,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困地区在推行“三变”改革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重大问题及矛盾,因此文本将重点分析贫困地区“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 “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部分群众观念陈旧,参与“三变”心存顾虑
由于受文化程度和思维局限的影响,多数贫困地区群众对参与“三变”改革心存顾虑,甚至不了解改革政策。一是维持陈旧现状,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坐等政府扶贫救济或依靠土地林地补贴维持生活;二是部分群众对“三变”改革的前景心存顾虑,担心自家土地林地资源入股得不到分红,担心资金入股后有去无回,致使部分贫困户参与改革的信心不足;三是包扶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讲解“三变”改革政策,但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改革的理解能力不足。
1.2 农村资源匮乏,分红收益低,民入股意愿不高
由于贫困底区耕地、荒山、沙滩、荒地等农村资产的地理位置偏远,且开发成本高但折价低的原因,导致贫困地区农民的股份占有率极低,每户农家获得的年平均分红收益仅仅是千元左右。再加上农民与村集体的入股土地数量较少、折价较低,并且入股资金与政府扶贫资金的适应限制度较高,而折合出的股份构成要素极为复杂、收益分配与资金核算等工作要求多、工作强度大,这便导致了许多农民的入股意愿低,其更倾向于采用租用土地、分年付清租金的方式。最终造成了“三变”改革的实施力度受阻,农民参与度与积极性普遍低下。
1.3 农业生产周期长,分红回报缓慢
在推行“三变”改革的过程中,农业产业从投入到产出的这一成长期时间较长,农民往往是需要到五年后才能逐渐获得分红收益,但这只是预期收益,致使农民再无耐心等待最终收益,由此造成了农民在改革中的消极懈怠心理、获得感不强。
1.4 资金整合难度较大
各级地方政府划拨到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多属于专款专用,这类扶贫资金是有专项的使用管理机制,因此若是将其整合投入到“三变”改革的难度较大,并且此类资金的使用途径与投产方向十分生硬,因而难以细致量化给贫困地区的农户。
2 优化贫困地区“三变”改革的有效对策
2.1 整合与科学利用农村资源
可对农村的所有土地资源,如林地、草地、荒地与沙滩,以及通过集资生产出的产房、耕道、水利设施等资产进行盘查、登记与评估,落实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进而明确农村资产权属关系。此外,引导农民将登记造案后的土地、河流、林木、滩涂等资源性资产,以及闲置屋舍、机器设施、大型鱼塘等经营式资产的经营许可证,逐渐转向与入股到农村企业这一经营主体,促进农村资源的盘活与科学利用。
2.2 健全农户资金投入机制
健全农户资金的投入机制,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第一,构建合乎规范的融资平台,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调动政府资产、政府资产撬动社会资产的“双轮驱动”计划。第二,优化农村土地工程建设,稳扎稳打地推行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的改革试点,健全土地资源抵押贷款制度。第三,引导农村贫困户通过“特惠贷”的方式获取生产成本,进行入股并参与分红。第四,开展农村企业经营土地资产的信用评级制度,创新资金入股的新模式,拓宽农户与企业等经营主体的融资新途径。
2.3 促进农村产业要素叠加机制
紧紧抓住农村高效农业的主基调,选择优势明显、竞争力高的茶叶、绿色蔬果、与悠闲农庄等特色农村产业,并围绕农业家园、特色城镇、历史古迹等展开“三变+农家一乐”、“三變+农家风景”、“三变+融资+扶贫”等改革试点,让入股的农民获取更多的分红资金。另外,选择生产效益高、带动力强、市场竞争力高的农村企业与农村合作社,承担“三变改革”任务的经营主体,并加强培育力度。
2.4 建立资产流转交易制度
建立资产交易机制,要求负责人制定农村土地资产流转的合同范本,积极引导农村主集体与个体农户,与经营主体企业签订规范的产权交易合同,同时规定双方应履行的义务与可使用的权利,从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双担。此外,还需组建以人民政府为主导,林业局与国土局等企业单位为主体的“三变”改革的法律援助团,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及援助。
综上所述,贫困落后地区“三变改革”任务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科学盘活本地资源入市发展,而本文总结了全国多数贫困地区在改革前期中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继续推行“三变”改革的贫困地区试点,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黔南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模式调查与问题对策[J]. 徐本刚. 农技服务,2017(16).
[2]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探索——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工作调查[J]. 中央党校农村改革调查课题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