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品读教学
2018-05-14张雪华
张雪华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听懂莺哥燕语的快乐,感悟沧海桑田的忧郁,那自然就达到了会学语文的境界了。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课堂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扎扎实实地读
首先,课前或课堂伊始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预习时间。这是一个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的过程。因为要想撩开文本神秘的面纱,必须借助工具书读准每一个字音,然后根据上下文弄清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决不能模棱两可。同时,要养成不动生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利用圈、点、勾、画等方式,把喜欢的词语,运用恰当的成语、俗语、优美的或是感受最深刻的句子以及有疑惑的地方标注下来。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一篇好文章,一定要留下痕迹。只有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才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浏览、默读的速度和水平。
其次,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文本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个要求,恐怕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朱熹有句名言:“教学如扶醉人”。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想让他们从名篇佳作中读出“味儿”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和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是分不开的。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流行这样的语言:美美地读一读课文,请你带着自己的喜爱(或者憎恨)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范读、赛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创设声情并茂地朗讀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语文课上,如果自始至终都回荡着琅琅的读书声,那学生从文本中受到的情感熏陶也就不言而喻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语文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安安静静地思
《语文课堂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安安静静地去思考自己发现的或是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贵在品,久品出真味”,让学生走进文本,潜心研究文本,从语言文字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胜过教师口干舌燥地唱独角戏千百倍。而很多语文教师在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时唯恐时间不够,完成不了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往往在刚提出的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于是教师照本宣科,苦口婆心地把自己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带着功利主义教学,的确是授业了,但“惑”真的解了吗?因此,为了学生真的让学生能潜心和文本对话,教师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孩子深入钻研教材,因为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当然要从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这个过程需要的是静心的思考,充分地思考。如果操之过急,就会出现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的疲累场面。再就是,给学生静心思考、自由想象的空间时。最好是事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以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思维上定式。最近,我听了一节《圆明园的毁灭》。我感觉教师在处理最后一段时就有点草率。教师在刚刚提出“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这一问题后,接着就播放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触目惊心的熊熊大火、肆无忌惮地践踏、猖狂的笑声、狰狞的面孔伴随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塌陷的声音,是给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如果教师再给孩子留出更多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让孩子抓住“凡是”“统统”“任意”等重点词语充分想象侵略者在圆明园中的暴虐行径,教师再放视频渲染,那样更能激起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的惋惜之情,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愤怒和对强盗的深切憎恨之情,从而从内心升腾起一股“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增强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孩子静心读书的意识。教师培养孩子静心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对学生内在修养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畅畅快快地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上,有了扎扎实实的读,安安静静的思考这两个过程,学生才会对文本有独特的见解。如果没有前面良好的铺垫,离开文本的思考,只能是空泛的臆想,学生谈的再多,也只能是浅薄的。再者,“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以及“用学生的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体言语实践”的现象都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有的教师为了课堂上不出现冷场,让孩子有话可说,往往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了,这的确可以给孩子回答问题提供一定的素材,课堂看起来也热闹多了,但这也恰恰堵断了孩子多种答案的渠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让孩子把自己的见解畅畅快快地读出来,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其他孩子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更广泛更全面的理解。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孩子的语言天堂,声情并茂地读、深入文本的思、真知灼见地谈,才是语文的本色。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第一组课文后,让孩子们结合学习课文后的真实体会和自己平时读书的经历,谈谈对书的看法和理解,并借鉴读书名言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出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茫然,即使个别思维快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回答。但经过我反复指导和真诚鼓励,一个个精彩答案“诞生”了:书是我人生路的指明灯,孤独的黑夜里它会给我带来希望;书是我精神的食粮,空虚寂寞时会给我慰藉;书好比一剂良药,抚去我心灵的创伤;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一个盛满知识的月光宝盒,打开它的是勤奋……其实,如果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每一堂语文课,老师都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畅所欲言。不能国为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而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语文文本就充满个性,语文教法也就无所谓定势了。但“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我认为语文教学还是应该洗尽铅华,退却功利,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地思,畅畅快快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