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新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2018-05-14史逄玉
史逄玉
高二下学期学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近行知基地,感受农家生活。告别喧嚣的城市生活,来到了恬静幽然的行知基地,把我们的目光从书本转移到社会实践中,虽然农村生活对我并不陌生(我小时候经常会回到农村爷爷家,),但这次实践活动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生活,劳作及农业生产都发生了变化:农村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传统的生产方式被科技化取代,生态农业初显规模,农村人口收入从单一的种植业到外出务工,到发展田园农家乐、小中规模型的生态园等多元化收入。从走进农家生活,调访村民和生态园园主交流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现阶段农村农业发展的新走向——生态农业。
1 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为了解决耕地面积的流失,提高农业的产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生态农业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走向。生态农业较传统农业相比一方面能够防止土壤被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健康安全性;另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当下农村青壮年人口基本外出务工,因为劳动力有限,家庭耕地有的被搁置,有的被转租,很多家庭只留有可自供自足的田地,在劳动力富足的时间里,这些留守在村里的农民会在当地中小型生态园里劳作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很多以家庭形式的农家乐为客人提供自己种植的粮食、蔬菜及禽肉,而当地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园则是将当地散户的耕地集体租用起来进行种植开发及观光旅游,他们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技术的运用上要比以经济创收为主的农家乐做的好。
2 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耳熟能详的诗句把古时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描述地淋漓尽致,可见耕种中锄草占据了农民了大部分劳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技发明了锄草剂;农作物成熟过程中出现了以破坏农作物为“乐”的害虫,如何解决问题呢?科技发明了农药;如何提高地表的温度,提升农作物产量,科技发明了农膜,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现代农业在给我们提供高效生产力和物质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锄草剂、农药、农膜等在种植过程中的过多依赖造成了土壤腐蚀,环境污染,在捕杀害虫的同时也误杀了益鸟益虫,食品中抗生素、重金属,激素含量的升高,人们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通过走访农户,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发现因为农村土地分田到户,以家庭为单位独立耕种,农户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态意识,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机器,减少了人工的投入,但在材料的投入中还依然沿用传统的化学方法,缺乏先进的技术水平支持,产量并不高,化学材料的投入,剩余材料的随意丢弃,打破了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环境,常此以往,农业生态环境必将出现退化。分析现状,发现目前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宣传监管单位,对农民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耕种中的化学材料要集中收集,统一销毁,提倡鼓励使用生物有机肥并给予技术支持。
3 农业发展与生态技术
通过调查問卷发现有文化基础的年青人更加喜欢到城市务工,在农村务农的多是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中老年人,他们缺乏耕田能力,对新科技接受困难,如这次在调查问卷中提到的耕种中有机肥的使用,年长的老人大多数没听过,年纪稍轻的听过但没有使用过,第一是不会用,用惯了化肥,有机肥没有专业人指导不会使用,第二是不愿用,一般化肥都是成品,直接开袋使用,方便省劲,有机化肥费工费时;第三是不敢用,对有机肥认识不足,不知效果及真假,不敢尝试,他们也知道化肥对环境、健康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次数,但产量也随之减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农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开始注重身体的健康,发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这几年农村新生产业——家庭生态园很是火爆,一到周末或是节假日,城里的人拖家带口来农村休闲吃农家饭。虽然规模不大,但有了一定的生态意识,形成了初步的生态农业产,建构种养结合模式,蔬菜、果树、鱼、虾塘、稻田为一体,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控制了废物排放。生态园里的景象让我想起了爸爸常常讲他小时候的趣事,小时候爸爸常常和小伙伴们挽着裤腿,三五成群地跳入田间捕青蛙,摸泥鳅,捉小鱼,遇见蛇那是常有的事,这也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链,对保持农作物有一定的作用,能有效减少害虫,当然饲养猪、牛、鸡、鸭等,他们的粪便可是有机肥料。通过调查、走访、交流中发现目前以中小型为主的生态园在生态技术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在一线的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支持,他们大多照搬经验,一边种植一边摸索,有的会咨询相关的研究人员,但这部分人虽有理论支持但缺少实践操作,可尝试建立专项研究实验田,和研究人员携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在种植生产中发挥生态技术。
4 农业发展与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包含生态和经济,农业发展与生态效益是息息相关的,而生态效益又和生态环境、生态技术紧密相连,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长效的农业经济效益。近年生态农业发展趋势迅猛,尤以郊区为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经济需求,发展了不少小规模的生态农业园,如何让这些小型生态农业园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这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与技术的支持。生态农业可分为多类型的农业园区,如种植类农业园区,养植类农业园,旅游观光类农业园等,以江北新区为例,当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园,如盘城、永宁的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桥宁的鲜食玉米基地,乌江的无公害小香瓜基地,顶山的田藕产业基础等等,当地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利用生态农业创建自主农产品品牌,带动服务业发展,引入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如何发展农村生态农业,其一,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可以整合现有资源,和以家庭为主的农户适度合作,提供技术支持,让生态技术普遍化;其二,远离化工生产地,根据有利条件,建立大规模生态农业和种植基地,集种植,研究,培育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让有机大米,有机水果,有机蔬菜等健康食品流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当然,由于从价格上讲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相比较高,市场流通较少,大部分人还不能常期食品,这也让健康食品不能流入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不管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态园,还是有一定专业规模为主的农业基地,之所以生态农业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环境的需要,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更需要了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