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赶大车组合”和辽南高跷的渊源及风格特点
2018-05-14王法强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南高跷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北京舞蹈学院“赶大车组合”形成的了解,以“赶大车组合”与辽南高跷中头跷这一人物形象风格特征的对比为切入点,分析辽南高跷的传承对于今后实践教学的价值,并从中探索“赶大车组合”对辽南高跷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辽南高跷 头跷 赶大车 审美 风格特点
本文选取辽南高跷的头跷和北京舞蹈学院“赶大车组合”作为研究对象,把现实的发展现象、文化问题同对历史的深入思考结合起来,以辽南高跷的审美属性为基点,通过艺术形式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对这种民间艺术进行审美层面的解读;从文化风格上,探寻辽南高跷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的传承发展。数百年前,当古长城内外的东北大部分土地处于蛮荒蒙昧之时,在辽河之源兴起了一种现被称为辽南高跷的民间艺术。伴随着辽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大潮,伴随着辽宁人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南高跷越来越显示出动人心魄的魅力。它已经成为辽南人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辽南地区各类文艺创作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诸如喇叭戏、蹦蹦(二人转)、民间鼓乐,包括民歌小调等各门类艺术,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基本都是依靠辽南高跷秧歌为载体繁育而生。
辽南高跷远在明末清初即已初步形成,成为辽南地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娱活动。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里,广大城乡无处不闻锣鼓声,无处不见浪跷人,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少年儿童,可谓四世同乐。辽南高跷中的人物角色众多,均由艺人扮演,大致分为:头跷、二跷、上装、下装、老?、傻柱子等。头跷这一角色是一个草莽英雄的形象,其形成深受关内文化的影响。头跷是全秧歌队的指挥,出场后要带领全队跑大场,手持马鞭,扬鞭而行。但高跷表演时由于脚下绑有木跷,重心不易把握,所以膝部要微屈,两脚要不断地频繁移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手臂上的动作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手臂动作延伸到极致,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身体的平衡。例如头跷甩鞭、扬鞭勒马、阴阳双翻掌,下装的大小交替花和上装的手绢花等动作,都是甩摆有力、前后交错。因为跷的着地面积小,又易于活动,所以在跷上走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提膝盖,然后落地有力,稳扎在地上,才能保证落地时平稳。膝部规律性地上提会体现出一种“顿劲儿”,艺人称其为“艮劲儿”。头跷要选择跷功扎实、能带领全队的人来担当,头跷还要了解大场中所有的队形和场图,并能熟练带跷领队进行表演。以上足以体现出头跷在跷队的中心地位,必须文武双全、功夫过硬,这也正好对应其扮相的特点。
综上所述,辽南高跷秧歌这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是东北地区的艺术之母。现在世界各国对原生态民族文化都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格外重视,用丰富多彩的内容、意义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动作语汇去连结各民族、各国的观众。这说明,辽南高跷艺术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是能在各族民间艺术种类中独当一面,体现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而对于舞蹈学院的教学而言,也正是要寻求具有中国典型特色的民间文化的精髓,传承与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舞蹈。
因此,对辽南高跷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其特色的捕捉与提取,是对东北这一广大地域的民间艺术与文化背景研究的最好的方法。所以“赶大车组合”与头跷的动作基本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被称为“头跷组合”。因为高跷表演毕竟是民间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很难直接将其搬到舞台上进行表演。首先,受舞台空间条件所限,且高跷也不容易做舞台化的处理。其次,教学课堂上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进行跷的训练,又不能忽视教材的繁杂。所以要把高跷纳入教材变成具有代表性的课堂组合,就必然要经过脱跷处理。而脱跷就体现出了对高跷原来形态的一种改变,从宏观角度上说,是对民间舞蹈的一种传承,因为这中间出现了民间艺人与专业舞蹈家的雅俗共融,体现了专业舞蹈家对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视态度,也体现了民间艺人希望民间艺术普及化,并走向正规化的一种愿望。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是对民间舞蹈的一种发展创新,在其原有的风格特点上,不改变节奏动律、动作体态,融入了专业舞蹈家自身的想法和对这门艺术形式的理解,加入新的元素,让其以最简单的形式体现最全面的风格,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上进入正规的教学课堂,登上优雅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3]潘志涛.中國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于平.舞蹈形态学[M]. 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1998.
[5]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刘晓真.中国世界舞蹈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王法强,本科,大连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武术与舞蹈的关系)(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