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与领域
2018-05-14葛婉
摘要:近30年来,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推动我国比较文学学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通过文学上的研究与分析,了解不同文化的特性以及不同文化的交融途径。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与领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比较文学学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外文学关系 研究 问题与领域
一直以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我国比较文学学术中重要的一部分。纵观中国近现代,对中外文学关系有深入研究的文学大家包括钱钟书、季羡林、梁宗岱等。近30年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极大推进了比较文学学术的研究,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的《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中日古代文学交流史稿》以及《中印文学关系源流》标志着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到了90年代,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出版了《中国文学在国外》一书,进一步扩大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领域,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而到了21世纪,《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中外作家个案研究》以及《人文日本》这三套丛书的出版,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步伐,为我国比较文学学术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一、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
从当前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问题。一直以来,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较为保守,仍处于传统范型。虽然已经整合了文化批评的理论方法,并以此开创了许多学术研究领域,但这些研究领域一直以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进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研究领域在扩大的同时也在消解以及研究学者的缺失。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进一步发展,应做到三点。首先,研究人员要平心静气,杜绝喧嚣外界的诱惑,沉下心来做研究,保持学术姿态;[1]其次,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具备极强的活力,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吸收与整合其他领域的优秀成果,学习优秀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开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最后,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变迁来思考中外文学关系,思考中国与世界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深入挖掘中国的文学以及文化感染力,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领域
单从逻辑关系的角度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同时也属于研究过程中三种可能的研究方法。这三个层次分别是民族文学之间事实联系的发掘和梳理、文学思潮的梳理与叙述、作家具体创作时对外来文化资源的吸收。[2]在民族文学之间事实联系的发掘和梳理这一层次当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国外文学的翻译作品、中外文学交往记录等。这一层次中十分具体地记录了中外文学的交往记录,同时展现中外文学关系之间的偶然性、随机性,或者是受到某一社会思潮与文化的影响。而在文学思潮的梳理与叙述这一层次当中,主要体现的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翻译作品、文学批评著作等。相较于民族文学之间事实联系的发掘和梳理这一层次而言,其受到社会思潮与文學的影响较大,然而该层次对于中外文学概括与描述的有效时间较短。作家具体创作时对外来文化资源的吸收这一层次,体现了很强的个人色彩,更多的是考虑作家本身受到的影响,体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独创性,可以说是文学与文学关系最深层次的体现。[3]
这三种层次体现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三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各有各的特征,同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分析材料与依据也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研究方式同样有着自身的缺陷与误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将这三个层面的分析与研究进行融合,同时研究者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层次研究的局限性,这样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开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进一步推进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学术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我国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也有着重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不同的研究分析材料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构建新的中外文学关系史基本框架。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信未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确保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林森,周宁.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与领域[J].中国比较文学,2016(04).
[2]周宁.中美文学关系研究:问题、方法与范型重构[J].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2016(01).
[3]祝丽.中外文学关系领域的重要成果[J].中国图书评论,2016(08).
(作者简介:葛婉,女,硕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