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2018-05-14王亦男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幼儿教育培养

王亦男

【摘 要】幼儿的思维认知都较为浅薄,语言表达方面还口齿不清、缺乏逻辑感,而表达能力是拓展其他知识体系必需的基本功,幼儿教师应通过潜移默化的口语激励,使得幼儿逐渐掌握表达技巧,在日常化的表达中融入科学、健康的表述习惯,在沟通中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幼儿之间的凝聚力,创建自由轻松的环境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表达 能力 培养 策略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的接收能力较弱,直截了当的沟通详述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以幼儿的表达习惯传输知识,让学生吸收智慧,启发潜能,在表达互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在金色的童年里留存最美好的记忆。

一、语言激励策略

语言的沟通是一种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影响力远比人们预想的要强烈,幼儿的心灵较脆弱,获得语言的激励与认可后,更加充满积极的动力,在日常的学习中充满热情,幼儿教师在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时,更加要注重幼儿的信心建立,发现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让幼儿形成内心的满足,例如:一些幼儿的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幼儿教师不能嘲笑、模仿幼儿,同样对于一些其他喜欢嘲笑别人的幼儿做好教育工作,一字一句地引导学生发音,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口吻学习音调,有的幼儿:“说”字说成“缩”,幼儿教师可将该字拆分成几段音节,“sh-u-o”先让幼儿表达“师”的音,找有幼儿在表达时漏掉的部分加以强调,幼儿总是表达不清的时候就会着急,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并持续鼓励;“很棒”、“继续,再说一遍”,当幼儿扭转了自己的发音后心中无比满足,在如沐春风般的教学中更加“亲其师、信其道”,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幼儿教师不应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幼儿教师的表情、语气都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看到幼儿教师气急败坏的样子,幼儿的信心顿失,幼儿教师要注意幼儿进行言语表达时语句是否连贯,如果发现不完整,要及时进行指导。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幼儿明白语言连贯的重要性,而不是以命令式的态度让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幼儿在吃午饭时,可能会说:“老师,午饭”,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将午饭交给另一个幼儿,随后引导这个幼儿说:“老师,我想要我的午饭!”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幼儿清楚地明白,只有将话说的完整连贯,将自己所表達的意思表达清楚,自己的要求才能够被满足。

二、创建良好环境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同周围人的生疏,很容易“沉默寡言”,有的与老师、同伴虽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爱交谈。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幼儿说话,等幼儿解除了紧张心理,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了。其次,应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给幼儿提供更多语言交往的机会。如,利用餐后这段自由活动时间,和幼儿一起参观校园或欣赏园内走廊里的画展和主题版块,丰富的内容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充满新鲜和好奇的,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边讲边看,多与同伴交流。设计温馨实用的“聪聪书屋”,里面摆放着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幼儿画报》《东方娃娃》等图书,再铺上色彩缤纷、卡通图案的软地垫,幼儿在空闲时间坐在那里边看边讲。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编编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三、借助故事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进行故事阅读,在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小班“大口袋”阅读活动我是这样导入的。先给幼儿播放相关视频,并提问:瞧,这是什么动物呀?它有什么特点呢?(高大、前腿短小,后腿长,只会跳跃,袋鼠妈妈有育儿袋等)。接着,课件上给幼儿出示书名《大口袋》。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诵读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感,而且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诵读方式要形式多样,可采取听教师大声读、幼儿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到绘本是有声有色的美丽世界,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阅读兴趣。例如,绘本故事《小熊的帽子》,根据小熊寻找帽子的线索,文中多次重复出现小熊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句式,可展开互动式的情感诵读。这种表演性的角色朗读印象深刻,深受幼儿喜爱,便于幼儿记忆和理解。

四、倾听幼儿心声

阮庚梅曾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现今,在幼儿教育中,许多家长和老师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方法,例如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他们常常用“你不可以”,“你必须”等强制性的命令口吻;在学习方面,父母们从孩子三四岁甚至更早,便开始命令孩子背唐诗,练算数,学英语,力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样一味地命令式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的成效,更重要的是还阻碍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以孩子为中心,实行交流式教育:张石平说过:“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命令式的幼儿教育,家长和老师常常将孩子的自尊心抛之脑后,导致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发言,生怕说错话而受到批评。而鼓励式的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对其不正当行为进行纠正并鼓励其改正。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放下对家长和老师的防备心,放心在教师和家长面前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

五、结束语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期也是孩子语言能力形成的主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谈话法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海芸.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7,3(3):203-204.

[2]张玮丽. 浅述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6):148-149.

[3]程晓世.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5):47-48.

[4]龙琳丹. 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外交流,2016(18).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幼儿教育培养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