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8-05-14王兰
王兰
[摘要]微文化作为一种网络延伸文化,其特有的文化特质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背景,构成了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语境。作为一种全新的个体生活和社会运行方式,微文化是人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新的自造环境,反过来主体自身又要适应于这一环境,成为该环境的创造物。微文化的给定性及其信息传播方式的碎片化、话语模式的平等大众化和舆论格局的开放多元化等特征,不仅影响、制约和左右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内化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而且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冲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地位、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因此,要正视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善于利用和抓住微文化的文化特质和机遇,不断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关键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纲领性指导。要通过加大正面积极的理论宣传教育和引导,来自觉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通过构建“主渠道+微场域”的合力育人模式、建构与微文化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和话语范式、教师权威转型把牢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改善课堂教学状况、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要不断地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上下功夫,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和道德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和力量。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6-0137-05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但是,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进一步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便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微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语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微文化作为一种网络延伸文化,是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介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个体生活和社会运行方式,“对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话语模式和舆论格局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3],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如蓝德曼所说:“我们是文化的生产者。但我们也是文化的创造物。”[4]在微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微文化特质,文化的群体性特征对生活在该文化下的个体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力量,一旦个体明显背离其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时,他的生活就將陷于困难。所以,微文化已然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语境。
(一)信息传播方式碎片化
碎片化是微文化信息传播的最显著特征,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时空三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质。首先,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权威媒介和专业人员,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和信息中心,传播主体呈现出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传播主体的碎片化直接带来受众的碎片化,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而是集信息的消费、生产和传播为一体,个体完全实现了“自”媒体化的发展。传播内容从生产到文本越来越碎片化。因为,社会中的每个独立个体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和传播者。这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的生产速度和传播速度,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内容的平面化和表象化,缺乏内容的深刻性和反思性。其次,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庞杂,但信息文本却越来越短小简洁,越来越具有直接化和简单化的特质,一个表情、一个符号、一个图片、一段视频就可传递和表达。最后,传播时空碎片化。微信息传播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生产周期的限制和时效性差的不足,每个传播主体借助微媒介都可以随时随地、即时即地接收和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和所思所想,完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制约,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与现实生活实践的脱离。
(二)话语模式平等大众化
话语的深层逻辑是权力结构,话语模式反映的是话语主体间的关系。微文化使话语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传播主体碎片化本身就意味着话语权进一步去中心化、平等化和个性化。在微文化平等、开放、自由的话语空间中,话语主体突破了年龄、职业和地位的界限,大家都是平等的话语主体,享有同等的权利,无势位之差,无等级之别,没有自上而下的权威高压,也没有颐指气使的强行灌输,氛围轻松快活,话语主体间平等地进行互动和对话。微文化的这一特质与大学生追求自主、平等、个性、高效的心理需求、价值需求和现实需求有着高度的融洽性。所以,微话语的表达方式越来越获得自我创造性极强的高校大学生的青睐,也越来越被他们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彼此交往的主导表达模式。所以,在微文化生存的个体,其话语表达越来越个性化、幽默化、时尚娱乐化,内容也越来越微观具体化、大众亲民化。毋容置疑,人们愿意沉浸在微文化的话语空间中,因为在这里,个体的存在和价值获得极大的肯定和提升。
(三)舆论格局开放多元化
微文化借助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形成了由众多传播主体和信息中心作为独立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其开放性和平等性带来了不同文明、不同话语、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思想观点的同步传播和同步展现。再加之其信息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和话语模式的平等大众化特质,使各种思想文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网状信息介质的推动和爆炸式增长触点的传播下充分流动,互相交融吸纳、彼此碰撞交互,形成了一个多元复杂、众声喧哗的舆论格局。在这一舆论格局中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不仅消减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也挑战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造成思想政治教学话语和价值功能的实现受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微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构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语境。而在微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作为微文化造物的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起微文化的主体形象,微文化特质熔铸在其日常生活和学习交往的方方面面,自发地左右着他们的各种生存活动。因此,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是微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困境。
(一)冲击思政课权威地位,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阻
在微文化的语境下,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形式上打破了时空场域,具有超时空性和即时性;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具有丰富性和共享性。这强烈地冲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地位,抑制和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首先,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在进一步拓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使信息供给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信息选择空间更加广阔,课堂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其次,传播主体的碎片化,不仅使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越来越个性化和自主化,也造成了丰富和海量的信息供给,在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供给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自由选择和接受信息内容,个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得到极大的彰显,这是课堂内信息供给相对有限、缺乏个体差异性和针对性所无法比拟的。最后,传播时空和内容的碎片化,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也使学生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自由,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无时空屏障地获取信息,不用等到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的课堂上来解决,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传播碎片化具有时间短、主旨明确、问题集中、针对性和独立性强的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和需要。学生可以灵活地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及时快速地了解身边的大事小情,也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理论学習,丰富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其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直接高效、生动有趣。大学生越来越被丰富多彩、方便自由、快捷高效的微场域所俘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自觉地陷入越来越“孤冷”的境地,极大阻碍了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权威地位被消解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用的是教师主导型的权威说教模式,侧重命令式接受和理论式灌输,师生间缺少平等的交流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彰显;而且教学话语宏大空洞、抽象枯燥,既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又缺乏对微观个体的生存关照,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微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在微文化语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是微文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无不打上了微文化的时代烙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师生间平等交互的话语模式,希望教师尊重自己的主体地位。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微文化,教师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惯用的主导型的说教模式、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的优越感和权威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转变的。尤其是在教育理念和话语范式的转变上更为艰难,多年养成的教学习惯和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变的进度。因此,在与微文化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和话语范式没有构建起来的前提下,师生之间难以建立起真实的平等、有效的互动。与此同时,在微文化语境下,知识获取的便利使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性依赖越来越弱,信任度也不断削弱,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学生对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越来越不信从,这就造成了对教师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的双重消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教师的制度权威还在,但是在学生内心深处并没有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依赖和遵从,制度权威变成一种抽象性的权威,缺乏实质性和具体性内涵。所以也就出现了课上抬头率低,教师唱 “独角戏”的教学课堂,使思想政治教育陷于一种“说不进去”的尴尬境地。
(三)削弱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加大正面导向难度
微文化所打造的舆论格局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多元的权力格局,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充分交流涌动、跌宕交融。其中除了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相一致或相融的积极文化因素外,还有大量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相背离的消极的文化因素和一些虚假、错误甚至是反动的信息,它们挤压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削弱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同时,否定“永恒价值”“核心价值”的后现代思潮在多元化舆论格局中越来越凸显,使多元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这极大冲击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大学生本身虽然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理性选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群体,但是其“学生”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媒介素养和信息甄别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大学生从自生的成长阶段来看正处于人生的“狂飙期,动荡期”[5],思想活跃、思维敏锐、情感多变,在认知上具有求新求变和灵活性的特征,这使他们易于接受和容纳不同观念。尤其是在“网络赋权”[6]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微文化平等开放多元的文化特性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更是加大了学生分辨信息真假,认清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本质和用意的难度。所以,微文化的文化特质极易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判断和认同,做出错误的事实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导向的难度。
三、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对势力、错误思潮和一些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光是打击,总有漏网的,只有让正面的东西去占领了,才能让负面的东西失去存在的土壤。”[7]因此,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加强正面积极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来自觉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纲领性指导。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直接体现社会性质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要求的课程,课堂教学又是所有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最稳定的教育活动。所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和整合功能,是微文化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同时习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1]。所以,在微文化语境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课堂教学状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构建 “主渠道+微场域”的合力育人模式
在微文化语境下,微场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无法割离的重要域场,每个大学生都须臾不可离开,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冲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由相互联系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其系统性、整体性和理论化层次是其他教育途径所无法比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是说,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也是其他所有课程的责任,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责任,要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发挥和彰显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职责。但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决定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起到引领作用,要发挥整合功能,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在微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功能,迫切需要利用丰富多样的微媒体和种类繁多的微应用所开拓的微场域,构建“主渠道”与“微场域”相结合的教育合力育人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要充分利用微媒介平台,整合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选择、使用微媒体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在开放比较的视野中进行信息的集中和选择,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单向灌输和说教,造成“局部性”和“片面化”的意识形态建构。要善于发挥微媒体渗透育人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得到最有力和最全面的彰显,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在这一协同育人模式中“主渠道”和“微场域”是通过优势互补建立协同机制,形成协同效力的。首先,“微场域”注重个体和微观,凸显的是个人空间和个性化的交流,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由性和选择性,但是缺少社会性和公共性,而“主渠道”注重个体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它是按照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主流思想价值,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育人过程。其次,微文化显著的碎片化特征决定了“微场域”在系统性、整体性和理论化层次上远不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师队伍的配备等方面弥补了其不足。
所以,我们既不要盲目夸大“微场域”的功能,也不要偏执固守思政课“主渠道”而忽视或贬低“微场域”的作用。要在坚持课堂教学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并发挥引领作用和整合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易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微场域”,发挥其信息的丰富生动性和传播的高效有效性,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面、增强传播力、提升影响力,实现“主渠道”与“微场域”的相互融入、协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二)建构与微文化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和话语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话语范式也应从“现实的大学生”出发,要与大学生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现实的大学生”是在微文化的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原著民,这一群体带有明显的微文化特征,如果教师还没有真正转变和建构起与微文化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和话语范式,还止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话语范式的话,那么“微文化时差”的存在就会使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价值认同和心理认同,师生之间也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有效互动,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精神交流和教育引导也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规范和引导的作用,理念不轉变,无论教育条件多么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多么多样化,教育内容多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其效用都得不到应有发挥,只能流于形式、徒有其表。例如“翻转课堂”这种新教学模式,实际并未实现真正的“翻转”,教师依然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的客体地位也未改变,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教师在理念上没有转变过来,本质上还是“权威说教”和“理论灌输”。这种忽视学生个体表达和诉求,带有封闭性和强制性的教育理念,与以主体性和平等性为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微文化是无法融合的。所以,教师要突破教学理念的“天花板”,树立与微文化相契合的注重个体价值和情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个性化和平等性的教育理念,建构起人格平等、相互尊重、沟通顺畅的师生合作伙伴关系,进而把课堂从教师的“独奏曲”变成师生的“协奏曲”,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和彰显,才能顺利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
教育理念决定话语范式,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话语范式,话语表达是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是一致的。与主体性、个性化和平等性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范式也要与大学生的微文化特质相符合。要把权威独白式的话语转变为大众对话式的话语,把宏大空洞、抽象枯燥的话语转化为学生听得懂、易接受的生活化、情感化的话语,消除主流意识形态科学性与传播效果之间的鸿沟,弱化话语间性,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话语的接受度,大学生对思政话语的接受度越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越理想。
(三)教师权威转型把牢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权威的信仰首先是教育的唯一来源和教育的实质。”[8]权威是教育的必要前提之一,没有权威就没有教育。教师权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依赖和遵从,是保证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顺畅有效的关键。但在微文化语境下,由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增强、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复杂和多元,致使教师已经不能再依靠知识垄断和道德优越性来获得权威地位,这意味着教师权威需要转型。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性关系,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在教育者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两者之间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师生关系,所谓激活学生的主体性,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一句空话,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也无从实现。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对于本身经过系统的幼小中德育教育,具有很高知识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大学生来讲,一般概念性和归纳性知识是可以通过微媒介平台获得的,如果思政课教师还采取在知识不对称条件下那种扫盲式的对知识点和理论体系进行“应然”式讲授的教育,那么这种作为一般知识层面的初中级教育升级版的思政课是不会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不是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迫切需要的,也不是使他们感到困惑和焦虑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讲知识和信息是不稀缺的,教师的知识宽度也不是他们所期待的。因此,当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以问题为导向时,教育就会因失去针对性而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期待,自然教师权威地位会被无情消解。
微文化打造的舆论格局是去中心化的、多元化的,大学生沉浸在这样的场域中往往被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包围着,造成了其价值选择上的混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怀疑和疏离,使他们常常处于一种迷茫、困惑、烦躁和焦虑的状态,他们渴望而且需要适时的点化和指引,这是当下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也是教师权威得以确立的基础。所以,教师权威应转型为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分辨整理、对新知识的整合创新、对价值的澄清重构等方面的权威,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内心探寻。
教师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人,是教学过程中连接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最直接、最能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微媒介平台,在开放比较的视野中进行信息的整合,在师生的双向循环中,解答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解除他们疑惑、用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新时代涌现出的新问题,破除各种错误舆论和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歪曲和诋毁,把牢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3.
[3]杜刚.现代传媒语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1,(10):37.
[4][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4.
[5][美]菲利普·赖斯,等.青春期——发展、关系和文化[M].陆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7.
[6]劉晶晶.公共传播视野下我国网络赋权的传播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15,(2):121.
[7]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7.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80.
〔责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