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初探

2018-05-14徐兰兰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核心素养

徐兰兰

【摘 要】在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核心素养”一词有了不同的理解,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领域全面深化,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强化提高,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促使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走向更大成功。核心素养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 策略 研究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学生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教师必须发挥出重要的引导作用,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原则,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较强,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笔者特意进行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新思考,并简要总结出几点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提升方法,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些许帮助,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发展。

一、利用翻转课堂,提高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及时应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进行问题的提出、分析、探究与思考,然后将课堂真正归还于学生,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在实践环节验证自己的内心想法。学生主导着的语文课堂趣味丛生,同时也洋溢着浓浓生机[1]。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语言,和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学会赏析、借鉴作者的抒情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笔者及时引进了“翻转课堂”模式,先在多媒体上面给学生们呈现出多样的思考问题,如“文章开头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自己爱热闹也喜欢冷静呢?文章第四段为何着重写叶子多呢?行文中的重要线索是什么呢?”使学生们根据这些问题真正的走进文章,通过深刻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品味作者的语言,从而思考出新的问题。 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渐养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异常顺利。

二、合理指导实践,提高核心素养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们可以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转化。语文课内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课外实践才是真正提升自身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不断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际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凤蝶外传》的时候,由于本文是一个说明文,所以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们对凤蝶生命形态的变化进行感知,分析其语言文字特点,体会作者所使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特点,提高语文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们重点分析整篇文章的行文顺序,找出具体描写顺序的关键词“8月、7天、9月、5月”等,从而对凤蝶生命蜕变的过程进行感知,了解凤蝶的生理习性。学习结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们去一个养蝴蝶的地方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对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印证,从而加深学生们的语文感知。另外,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说明顺序和语言风格,自己试着创作一个小型的“事物说明文”,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核心素养

从阻碍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角度上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并且直接关系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2]。首先,以情动人,激发兴趣,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感性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其次,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基础阶段的相对枯燥乏味的部分,而教师可以在课堂内设立一些有趣的项目来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

四、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高中語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还是不很全面,学校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和培训,尤其是教师要提高思想和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涵养,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学校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培训,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灌输给老师,让高中语文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转变教学思想,并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如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如何采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教授古文以及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展知识等,使得教师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问题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善于解决问题也是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只是满足学生获得高分,很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显然是不对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对比课文内容和电视剧内容。学生观看完毕后会发现电视剧对原著改编较大,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视剧不按照原著拍摄?为什么要改编?改编理由是什么?是忠于原著拍摄比较好,还是进行适当改编比较好?学生通过对比原著和电视剧,再认真阅读课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其实,学生的答案并不一致,但这正好反映了他们在动脑思考,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各方阐释自己的观点。在思想争辩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思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培养。

六、小结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教,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杨晓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7(31)121-122.

[2]陈鑫.小学语文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培养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