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实施传统文化的策略

2018-05-14翟初柱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翟初柱

【摘 要】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然而,近年来,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冷落,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新一代的教育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课实施传统文化的相关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课有效的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我国优良传统文化,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那么,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呢?下文主要就小学语文中实施我国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猜字谜活动。通过编写和搜集汉字,在课堂上让学生猜汉字,以体会汉字的美妙。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意会法、象形法、组合法猜字谜,通过偏旁部首的加和减,来凑成一个新的字。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其中,牛去掉尾巴,并用口代替,就变成了“告”字。而所谓的象形法,是指借助生活中的相关事物来猜汉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例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飞雁”猜两个字,可以根据蜻蜓的体型特点:瘦瘦长长,加上在河边,说明有三点水,组合起来就是“汗”字。同理可以得出另外一个谜面的谜底是“丛”字。通过开展猜字谜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猜字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趣味性。

第二,通過汉字的谐音来体会汉字的神奇。一般情况下,汉字谐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对联、歇后语、古诗等等,其中,以歇后语最为常见。学生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和其他的工具书在平时的学习中来注重积累歇后语,需要注意的是,谐音歇后语才是需要搜集的对象,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而一些比喻性的歇后语则不用搜集,例如,“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因此,通过开展猜歇后语的活动,教师先提示前一部分,让学生们猜后一部分。在此基础之上,借助黑板报和墙报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们充分体会汉字的无穷乐趣,进而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变化,感受汉字的趣味性。每一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汉字的演变过程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象征性地引导学生们把汉字视为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书本上、在纸张上玩笑嬉戏,正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除了汉字的生动性外,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例如,阅读《甲骨文的发现》,我们可以了解汉字是起源于甲骨文,通过展示“杨、兔、鸟”这几个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汉字由最初的象形逐步向符号化过渡,笔画也从复杂逐渐向简单过度,这更有助于快捷书写。

总之,汉字作为人类文学史上蕴含智慧而又形象美丽的、充满生机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此,通过汉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树立起热爱国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学好汉语的决心。

二、了解传统文化精髓,感受诗歌之美

第一,展开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在进行诗歌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创设诗的意境,进而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李白送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孤帆”已经模糊,李白的目光还久久停留在远方,把人物形象写活了。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们模仿李白及其友人,在角色对话表演中,学生会深刻领悟到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味,进而体会到友情的珍贵。

第二,感受诗歌反映的节日文化之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节日主要包括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以及春节等等,反映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诗歌有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侧重描绘新春佳节时分,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把酒言欢的喜庆气氛。另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展示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插茱萸和登高等。借助诗歌,也有助于在小学语文课中实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发扬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结语

总之,本文主要从开展丰富多彩的猜字谜活动,通过汉字的谐音来体会汉字的神奇,以及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变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然后从展开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以及感受诗歌反映的节日文化之美两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诗歌之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小学语文中有效地实施传统文化,当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给予本人批评与指导,并从更多层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祥香.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分析[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2).

[2]赵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J]. 儿童大世界月刊,2017(6).

[3]张房玉.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 课外语文,2016(22):135-135.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