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5-14赵庆优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小学数学

赵庆优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生涯的伊始阶段,对于后期的个人发展以及思维构建有着深远影响。在当前实际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端正自己的认识,将数学思想很好地渗透到教学开展中,使用正确的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持续地提升强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提升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 数学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间接手段。具有良好数学思维的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相关学习知识,也能够学会对数学知识举一反三,以此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既要求教师传授一定的知识给学生们,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如,在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尽管不能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来对待,但是,在教学和旧知识密切相连的一些新知识的时候,或者是在解一些具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就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这样都能够对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

尤其是对于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小学生,好奇会让他们学习更加充满兴趣,不厌烦。好奇心是小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创新力的思维培养的动力,学生会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这样便让求知欲占据心灵,此时学生会开始思考数学学习,这样便让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始进行。例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三角形时便可以让小学生画图思考。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让小学生开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首先,这个问题应当有趣味能够吸引人,小学生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并为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问题不能太难,太难的问题会让学生完全无法找到突破点,找不到突破点,学生的兴趣也就会慢慢减退,渐渐地便不想去思考了,这会阻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来构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系统,教师的引导在学生学习数学思维能力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实现,都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探索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的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学生在不断的主动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就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开展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建立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不断探求各种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能促进其创新思维发展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比如,在学习“倒数”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举出例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2)特殊的几个数的倒数如何求得?如1的倒数是多少?0呢?在探究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来简单的求倒数的方法,即只要调换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位置,这样说来,1的倒数只能是1,0的倒数只能是0;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0的倒数不能说是0,因为一个整数的倒数是用这个整数做分母,用1做分子,可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有的学生马上赞同,并提出自己探究的见解,0是没有倒数的,因为从倒数的意义来看,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我认为0没有倒数。你看,学生精彩的发言,不正是学生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充分展现吗?

五、联系新旧知识,发展学生思维

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一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苏教版小学数学具有内容板块联系紧密、内容新颖和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教学实践、创设教学情境和联系生活使数学更加贴近实际,从而更好地进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解析[D].2003.

[2]吴华.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維能力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05.

[3]占敏.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D].贵州师范大学,2000.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数学小学数学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