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8-05-14肖瑞萍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小学语文

肖瑞萍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幼年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有着涵盖知识面广,问题开放性强的特点,对于学生的思维发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正是由于蕴含了丰富的智慧,所以当经验匮乏的小学生在面对文章的情境描述时,理解的不够深入,对语文的记忆不强,在学习中学新忘旧、知识混淆的情况屡见不鲜,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应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基础水平,从而导入能够短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在契合学生理解认知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提高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打破守旧的教学思想,改变以往语文课堂上一板一眼的授课模式,灵动化呈现出小学语文的文字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搭建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桥梁,避免单向化的主观臆测,真正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转变课堂角色,创建自由的活动空间,鼓舞学生针对语文情境表述独立的观点,教师应以新鲜的内容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逐渐强化求知欲望,代入自身情感引发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在语文的学习中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念,开启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一、融入情感教学

小学语文的学习应导入情感元素,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阅读角色中脱离出来,走进语文文本的故事情节中,设身处地感受语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真正领会语文的内涵,例如:教学《春天》时,让学生回想自己认知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学生说:“春天的风都是轻柔的,吹在脸上像是春风在亲吻脸颊”,有的学生说:“春天的花都开了,在万紫千红中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有的学生说:“春天就可以去郊游,外出的人多了起来”,教师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而后导入课文,先出示课文情境图,再运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音乐:雷声、雨声、鸟叫、蛙鸣……让学生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春天像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春天像本动听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春天像本微笑的书。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孩子笑了,咧开小嘴巴……”刚读完,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再通过学生为老师的范读作评价,学生们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填充插图教学

低年级的课文每篇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年级和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是训练说话时的插图。看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教学中,要从图入手,充分利用插图进行听和说的训练。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了解大体内容后,提问学生:“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后,接着加以点拨,拓宽学生思路,“粉红的桃花开了,白色的梨花开了,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不同颜色的(各式各样)野花也开了?”这样,学生不仅开动脑筋想问题,而且也能使他们说出具体、连贯的内容。再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准备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的图片,在导入课文时,我出示了这三张图片,告诉同学们,这三只小动物遇到了个难道,我们大家去帮一帮。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同学们都争着在课文中去找难题,去帮助这三只小动物,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课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到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三、鼓励互动教学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较浅的问题是可以读懂的,而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形成差异的、主动的、全面地参与。例如,在上《早发白帝城》一课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对于朝、发、彩云间、千里、还、猿、啼、住、轻舟等词意的问题。然后老师又问:把词的意思加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有谁读懂了哪些句子?学生又纷纷举手把句子的意思串出来。然后,教师又告诉学生,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首诗的意思,有谁能把整首诗意思说出来?学生又举手用自己的话说全诗的意思。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學生的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创设情境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师根据“流落街头,几次擦燃火柴产生幻想,冻死街头”几个情节制作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用发散思维组织教学,根据教学课件,师不拘泥于游览线路,让学生先学感受深的部分,打破按课文段落前后排列顺序讲解的传统教学法,达到了设计新颖独到,颇有创见。并通过电教手段,感受多媒体教学特色,激发学习热情,倡导民主自由学习方式,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素洁.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社会科学:文摘版,00051-00051.

[2]朱素林. 关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课外语文,2014(24):119-119.

[3]刘瑞练.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172(7):22-22.

[4]蓝森清.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6):150-150.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