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2018-05-14王福鑫
王福鑫
【摘 要】孩子受到家庭教育很大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家庭教育有着重大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伟人,恶劣的家庭的教育可能会滋养出恶人。
【关键词】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 学校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最开始的地方,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品德的养成和人生道路的方向都和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因为人开始成长的地方就在家庭。只要在家庭里,就会接受到家庭的影响,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育出伟人。
孟子曰: 人之初、性本善。而我要说:人之初、性本无。人刚刚生下来,除了一些本能外,它还知道什么呢?所以人生下来应该是无性格的,性格是在成长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小孩子刚刚生下来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和自己家里的人。小孩子从小也大多在家庭中成长,家庭里的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从小长大的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接受到了适当的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孩子就会健康成长;如果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这个孩子就很有可能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有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古往今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人才。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知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历史上素有“孔孟之道”的说法。孟子一生所取得的的巨大成就,与他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人才。归有光是很有名气的散文,他的母亲周桂夫人对他的培养也是尽心尽力。孟子、归有光的巨大成就和他们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他们都受到了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力量再加上他们本身的天赋,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接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他的孩提时代就会浑浑噩噩而过,无法辨别是非,无法辨别好坏。如果,就会导致孩子朝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有时还会危害社会。《三字经》里有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只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进行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家庭教育也不是越多越好。凡事须有度,过了也会产生其他的问题。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当然这种心情是人之常情,但是事实上又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家长们常常把自己难以实现的愿望想让自己的儿女们来实现,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特别高,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家庭非常常见,就怕孩子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输在起跑线上。这种问题在城市里体现的最为明显。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摇篮,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会导致孩子向坏的方向发展,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应如何正确来进行呢?
对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標。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的人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他的能力,避免过高期望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父母对儿童与实际不符合的过高期望,往往会适得其反,成为儿童成长的精神包袱,还有可能造成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尴尬结果。因此,父母要对孩子了如指掌,要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能力,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他们就会去努力达到这个要求。如果提出的要求太低,他们会认为没有挑战性,没有意义;如果提过的要求太高,他们会觉得这是在为难我,干脆不做了。
创造锻炼孩子意志的机会,对子女不要过度保护。 父母对孩子爱得很深很深,但是过分溺爱会造成反效果。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庭应该对孩子有信心,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父母身边,要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进取精神,发展各种能力。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时刻要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上的变化,一旦发生异样应该果断采取措施。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用合适的方法要发现培养孩子的真善美,去除假恶丑,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培养独立性,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中国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可以学习到各种社会交际的能力。在与伙伴交往中,他们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平等与公正,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假如父母强行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往,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人格健康的人才会对社会有益。另外家庭要和学校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克服教育只靠学校的被动局面。作家雨果说过:“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所监狱。”学校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不是万能的,仅仅有学校教育而缺乏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出伟人,恶劣的家庭的教育可能会滋养出恶人。
参考文献
[1]由春燕,崇圣重教的齐鲁风尚[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吉琴,浅谈幼儿教育[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年9期,P44—P44
[3]郑海斌,架起沟通桥梁,成就和谐家庭[J] 考试周刊2015年38期,P169—P169
[4]谷娜,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年12期,P214—P214
[5]王延,谈谈家庭对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Z]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2004-04-01
[6]董晶,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和谐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