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协作钢琴对欧洲艺术歌曲的借鉴与变延

2018-05-14邱家瑞

参花(下) 2018年7期

摘要:我国文化艺术经历了多次变革,迄今为止,中国歌曲艺术钢琴协作已经有了令人骄傲的成果。本文中笔者对我国早期歌曲艺术钢琴协作的形成进行浅析,通过早期欧洲音乐艺术的内涵,歌曲创作、旋律等对中国风歌曲艺术钢琴协作进行启发。

关键词:变革与借鉴 钢琴协作 欧洲艺术歌曲

一、欧洲艺术歌曲钢琴协作概念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中国歌曲艺术的起源时期,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源头应该从1920年学堂乐歌时期说起。[1]那时学堂乐歌的伴奏与曲调大多来自欧洲国家,由创作者整理填词。学堂乐歌时期涌现出很多经典的歌曲。学堂乐歌的推广与倡导离不开当时启蒙教育的音乐家,他们对学校教育方面音乐的启蒙,对于我国歌曲艺术钢琴协作近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中出现的“钢琴协作”广义上来讲属于钢琴之间的配合、协作演出,也可以叫“钢琴伴奏”。但是“钢琴协作”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1912年5月,北京举办的中国钢琴艺术论坛指导中。“钢琴伴奏”慢慢被“艺术合作”“指导艺术”或“钢琴协作”所取代。这种名字上的演变,可以更为准确地展现一名职业钢琴协作家的技艺。

(一)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钢琴协作以及早期文化艺术的形成

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钢琴协作以及早期文化艺术的形成跟这些人物关系以及对欧洲歌曲艺术借鉴是分不开的,以萧友梅、黄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海外归来有学识有胆量的人物,他们对早期歌曲艺术钢琴协作借鉴西方的国家的特色表现手法。他们基于西方国家的艺术歌曲,在中国钢琴协作即将兴起之时,创作出一篇篇精彩动人的乐章。传统民间曲调的形成离不开对外来艺术的借鉴,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歌曲,其在钢琴协作起源阶段,都可以从调性调式、和声、编曲结构等创作手法上明显捕捉到外来艺术的痕迹,它跟民间小调式的音乐很相似,有的被保存下来,当做20世纪最美的“留声”。

我国和声的学习手法更是从欧洲文化中提取而来,和弦三度重叠法则是欧洲声体的主要架构,也是欧洲传统大小调的主要功能。我国早期歌曲艺术的作曲、编曲家们,在歌曲艺术创作中借鉴了欧洲浪漫主义和古典时期的和声编排处理方案,用更高配置、更加细腻的欧洲传统和声规律来处理歌曲的后期,进行视唱练耳,应用到各民族音乐之中。一些名家的歌曲艺术都是借鉴当时西洋文化的精髓,再根据自己的见解编写而成的,成为我国歌曲文艺钢琴协作的先导。

(二)调式调性的借鉴手法

调式调性转换的方式在欧洲艺术歌曲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通过调式调性进行转变和安排,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将作品背后的内涵充分彰显出来,在相互比较之中将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三)向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协作钢琴方面发展

在学堂乐歌之后,欧洲的艺术歌曲在调式调性转换和布局方面得到高度重视,我国大部分作曲家开始向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协作钢琴方面发展,对其进行编制和创作。在欧洲艺术歌曲的协作钢琴中,大部分应用主调音乐织体,弦和柱式的和声音型,弦式和分解的伴奏织体,比如舒曼的《在晴朗的夏天早晨》这一作品。[2]

(四)对欧洲艺术歌曲协作钢琴织体上的借鑒

在欧洲艺术歌曲协作钢琴织体上主要起到借鉴作用,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该种方式主要起到旋律的辅助和声效果,有助于推动音效,起到丰富音效的作用,从而达到侧面烘托的效果;第二就是分解和弦式的伴奏织体,该手法主要起到情绪波动起伏的效果,保证音乐的节奏均匀、线条流畅,将细腻而丰富的艺术成效充分彰显出来。例如黄自的《春思曲》等。[3]

二、我国早期艺术歌曲协作钢琴的表现和变延方式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明显进步和发展,中国的第二批优秀作曲家涌现出来,其不单单将西方的作曲技巧充分掌握,而且还融入了我国的本土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变化延伸了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将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钢琴协作初步形成,与此同时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含义。[4]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欧洲艺术歌曲协作钢琴中,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钢琴协作在手法和创作模式上主要借鉴其和声、曲式结构、调试调性等,在此基础上与中国民族特色的变化风格进行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初期的中国风格艺术歌曲协作钢琴。该种变延和借鉴方式不单单对当初的中国协作钢琴创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使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得到激发,进而使中国民族特色和欧洲传统作曲技巧相互融合,别具一格,为后人创新性演绎中国艺术歌曲钢琴协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婧.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协作钢琴对欧洲艺术歌曲的借鉴与变延[J].艺术评鉴,2017(14).

[2]岳李.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及其启示[J].艺术百家,2014,(03).

[3]华敏.中国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的角色互补——以《教我如何不想她》为例[J].乐器,2015(03).

[4]王杨.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内涵解读——以《送别》《教我如何不想她》为例[J].当代音乐,2017(07).

(作者简介:邱家瑞,女,本科,河北大学,研究方向:欧洲文化艺术思想)(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