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和合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2018-05-14王春草谢钰娇

参花(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梦

王春草 谢钰娇

摘要: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延绵不绝的文化基因,具有差异性、整体性、生成性的特征。和合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和合文化 中国梦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基质的典型代表,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和合文化作为独特战略资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以推动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深厚且独特的哲学思想,在《说文解字》中,“和者,相应也。”是异质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合者,合口也。”即相合之义。在先秦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在了一起。据《国语·郑语》记载,“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也。”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可使百姓和睦,社会安定。《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指出了礼仪制度在儒家学派眼中是治国处事的价值标准,是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必要支撑。墨家认为,“内之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因此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道家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生成之理蕴含于阴阳转化之中,和为世间万物存在的根本原则。佛教用“因缘和合”解释万事万物存在与消亡的原因,主张世间万物不可主观过度地自我夸大,世间种种彼此协调共存,社会才会和谐稳定。中国古人在研究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过程中,将传统的辩证思维与整体观念联系在一起,追求阴阳和合、天地和合、家国和合、人我和合,形成了和合文化。所以,和合文化是指“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的和合现象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和合现象,它的规律是以和合的义理为依归,是既涵摄又超越冲突的融合文化”。[1]是在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中,强调不同事物的相异相合,形成的对整体和谐状态的诉求。在历史发展中,和合文化影响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感以及心理结构。“和合”文化具有以下三点特征。

第一,差異性。和合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异质事物的相互融合共存,所以原本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和合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前提和基础。新事物的形成需要异质因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冲击,相互吸收、借鉴与融合,而无差别的同质事物或者同质因素是构不成新事物的,所以,中国有古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自古以来就尊重差异,总是以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这也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长盛不衰的缘由之一。

第二,整体性。和合状态是由异质元素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矛盾不断消解,形成和谐共存的稳定状态。消解矛盾冲突的过程就是异质事物或者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妥协、保持张力,形成新事物。所以,和合文化是融合、包容,以和谐的整体的方式存在。多元的事物或要素之间存在差异,当彼此之间相互渗透、追求整体性的存在形式时,就会呈现出整体性的一面。和合文化强调整体性,整体性不是诸种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彼此相互融合的结果。和合统一特征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异质元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的,而非多种元素随意嫁接。

第三,生成性。和合是异质事物或元素在系统中的有机组合,组合而成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具有前进性、远大发展前途以及旺盛生命力的新事物。在和合的过程中,必须融合,将以前的冲突对象不断重组,促使新事物出现。只有破坏原有的旧事物、旧结构,重新组合,相互协调,和合过程才会展现生成性,其特征表现为在冲突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冲突,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当下,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完成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性转变,发掘其构建求同存异的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发展力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完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合文化是尊重差异,包容和谐,永续发展的,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在不破坏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的本质,以一种崭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和谐共生的状态。所以,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第一,化解矛盾,转化冲突。人民群众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重大改变,以前单一的物质需求变得更为复杂、多样,政治、社会、精神方面的诉求逐渐增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是探索者、开拓者,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冲突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正视冲突,包容多元,解决冲突,平衡诸方利益的社会有机体。正在构建的中国梦是在尊重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利益表达途径,构建利益表达机制,而不是刻意回避利益冲突,对社会发展的矛盾视而不见。只有正视矛盾冲突,才能凝聚发展力量,实现中国气魄。传统的和合文化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和谐。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们必须承认矛盾,正视矛盾,以理性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下,应大力弘扬传统和合文化,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转化社会矛盾、减少冲突,认清人民群众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第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和合文化对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2]和合文化可以团结一切力量,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民族的梦,需要汇聚每一个主体的力量去实现。中国力量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由若干主体力量构成,由于构成主体的差异性,不同实践主体在追梦过程中必然会发挥其不同于其他主体的力量,从而形成合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这样的合力,需要凝聚共识,增强凝聚力。和合文化重视整体的和谐,主张融合共存,有利于增进普遍认同意义上的社会凝聚力。提倡和合文化,包容了差异与矛盾,突出了整体的重要性,增进了民族凝聚力,形成了强大的中国力量,有助于增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团结,共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要发扬和合文化,承认矛盾,包容多元,全体中华儿女须同心同德,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三,创造实现中国梦的良好外部环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和谐共生的国际环境。“全球化为和合文化的现代性出场路径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障碍,包括生存环境恶化,文化冲突升级,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存在,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并行等等。”[3]和合文化追求协调、和谐、发展、和睦和融合的思想,有利于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和合作。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有利于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推动各国平等合作,优化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环境。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在对世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基础之上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抛弃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要超越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各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结合时代的需要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的全新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对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和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和合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必须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寻求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提升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力,这是实现与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因素。

和合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待传统和合文化,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现代性转化。和合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容纳多元社会思潮和多样价值诉求的文化特征有利于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维新.中华民族与和合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06).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总部的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1/19/ c1120340081.htm.2017.1.18.

[3]姜朝晖,孙泊.论“和合”文化范畴意蕴下的和平发展战略[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王春草,女,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谢钰娇,女,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理论)(责任编辑 徐参文)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梦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