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2018-05-14银奕淇欧迪巧欧长贵
银奕淇 欧迪巧 欧长贵
[摘要]职教集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从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实践角度,阐述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背景,分析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困境,提出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构建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职教集团 产业集群 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银奕淇(1980- ),男,河南临颍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湖南 长沙 410006)欧迪巧(1982- ),女,湖南衡阳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欧长贵(1983- ),男,湖南永州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湖南 株洲 41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智造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YBG029)、2016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新常态下湖南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制度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编号:XSPYBZCO19)和201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级一般资助项目“协同与共生: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内涵发展研究”(课题编号:XJK013BF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4-0056-04
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带动了区域产业布局,形成了劳动力的空间集聚,也对产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挑战。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应主动对接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建设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职教集团,形成产业集群与职教集团在空间上集聚,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实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营造与效益最大化。株洲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职教集团建设为抓手,建立湖南职教大学城,聚集职业教育资源,主动对接株洲千亿产业集群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推动了株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背景研究
1.株洲市产业集群优势为职教集团化办学树立了战略导向。株洲是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硬质合金研制基地、电动汽车研制基地,有着100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享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家级高新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和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基地6个国家级政策支持。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冶炼化工、服饰、陶瓷等多个主导产业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株洲将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理念,以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构建引领型发展的高端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以富有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打造创新型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以陶瓷产业、服饰产业和冶炼化工产业,构造特色型发展的传统主导产业;以生产服务业为支撑,延伸各产业链,促进标志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株洲市产业集群与升级速度的加快,在人才培养、专业布局与优化、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株洲市职教协同发展树立了战略导向。
2.株洲市职教发展为职教集团化办学提供了空间条件。株洲是全国“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百强城市”。近年来,株洲市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办学特色鲜明、专业优势明显的职业院校,逐渐形成了具有株洲特色的职教改革发展模式,为株洲市职教集团建设起到了牵头作用。其中,在5所高职院校中,4所是国家或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卓越高职院校,1所是省部共建高职院校;在21所中职学校中,5所是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8所是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还有4所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6所省重点技工学校。株洲市支持和建设了省、市级职教集团11个。从职教集团的审批级别来看,由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省级职教集团有5个,由株洲市教育局批准建立的市级职教集团有6个;从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来看,由高职院校牵头成立的职教集团有5个,由中职学校牵头成立的职教集团有4个,由技师学院牵头成立的职教集团有2个;从职教集团面向的产业集群来看,省级职教集团主要对接株洲市轨道交通、汽车、冶炼、化工等千亿产业集群,市级职教集团主要对接株洲市装备制造、陶瓷、服装及现代服务业等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从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来看,湖南轨道交通职教集团获批湖南省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株洲幼儿师范职教集团和株洲服装职教集团获批株洲市示范性职教集团。
二、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困境
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得到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也得到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湖南省石油化工行管辦等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株洲市各职业院校以职教集团为载体,围绕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与校际合作,在师资培育、资源建设、招生就业、技能竞赛、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搭建共享平台,有效地促进了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互补,实现了职教集团规模化效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规格紧贴企业需求、人才培养过程紧贴岗位实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随着职教集团向办学“深水区”的不断迈进,职教集团发展陷入瓶颈。
1.政府引导不到位。在职教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有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由于各职业院校的管理归属不同,存在着多头领导、职责交叉、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职教集团建设协调困难,缺乏总体规划。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管理部门的分离,使得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缺乏支撑。职教集团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尚不明确,政府部门对职教集团发展的统筹、协调、评估与指导等功能得不到体现。
2.校际联动不明显。在职教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校际联动的整体优势难以形成。区域中各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一致,导致其参与职教集团的动机也不一致,缺乏内生需求,对职教集团建设的参与度不高。在职教集团建设与办学的过程中,由于职教集团的办学目标尚未形成统一,导致校际合作仍停留在浅表层,职教集团内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仍是各自为政,毕业生质量得不到保障,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3.校企合作不紧密。在职教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融合度不高。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具有自己的价值目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是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因。当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未能获得预期的效益时,企业会将校企合作视为额外的负担,导致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职教集团内部是一种松散结构,校企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在得不到外部环境支持的情况下,职教集团无法约束企业行为,使得校企合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4.平台作用不突出。在职教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合作载体建设相对滞后。平台建设是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协同合作、信息交流的基础,是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合力发展的重要节点。由于职教集团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功能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导致通过多元参与、多方投入等途径建立的合作载体数量不足,职教集团尚未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多中心合作载体,职教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还有待提升。
三、株洲市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產业集群布局是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链的重组。不同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的演变及生产力层次的需求结构会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空间布局,从而带动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根据产业集群理论组建职教集团,融合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双重优势,促进职业教育链与产业发展链的有效对接,增强职业教育自身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共赢。
1.制度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保障。政府应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从制度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增强对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保障,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出台推进职教集团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和鼓励产教融合的配套措施,明确职教集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并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建立相应的鼓励、保障和约束机制。建立常规性、制度化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成立由教育、编办、发改、经信、财政、人社、农业、国资、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打破职业教育多头管理的现状,实现不同行政资源的整合,统筹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统一调配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并统筹协调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宏观指导和协调职教集团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2.规范管理,完善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完善职教集团的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是确保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核心。在政府的指导下,职教集团应积极对接产业集群,吸纳优质企业加盟,不断完善职教集团章程,明确共同目标,形成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基于多元主体的利益驱动,完善职教集团的治理结构,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职教集团运行中的权利与义务,理顺多主体间的关系,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地为区域产业集群服务,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的全面合作。构建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良性的运营管理模式,加强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之间的沟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等途径,为企业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激励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求得机制上依存、资源上互补、利益上共赢,形成打造良性循环的互动发展系统。
3.优化布局,促进校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积极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经验,着力打造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统一规划和调整院校区域布局,打破各职业院校的空间束缚,整合、重组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功能互补。完善职教科技园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成立株洲市职业教育园区发展促进会;创新职教科技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院校协商合作机制,建立公共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和优化职教科技园内各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以及专业与课程、图书、教师和实习实训等资源,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效能、效益的最大化。根据株洲市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引导各职业院校利用职教集团优势,围绕轨道交通、汽车、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集群,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建设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具有产业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促进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的匹配与动态调整,实现师资共享、学分互认、设施共建,跨院校共同培养学生。
4.集群发展,提升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按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互动,推进职业院校对接产业集群合作发展,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的契合点。以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为导向,以专业群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强职教集团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在专业群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进职教集团与湖南航空产业园、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园、株洲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芦淞服饰产业园、醴陵陶瓷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对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企业实训基地指导队伍、高职院校技术开发队伍、高等学校学术研究团队三支科研队伍,不断提升株洲职业教育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耦合,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人才群对接企业群”的合作局面。
5.搭建平台,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特色。按照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各职业院校应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破除合作壁垒,彰显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株洲市产业集群升级改造的特点,紧紧围绕轨道交通、汽车、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集群发展要求,通过加快职教集团建设,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株洲市产业集群发展和行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强对办学专业的引导和发展,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包;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差别化竞争、特色错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协同政、校、行、企等力量开展各类技术项目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承担人才培养、教师交流、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资企业外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最终促进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实现职教集团与产业集群的全方位对接,形成适应株洲市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的职业院校发展生态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高红梅.服务与支撑——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2]邹瑞睿.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株洲市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1).
[3]李薪茹,韩永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及其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
[4]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安徽省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5]朱新洲,银奕淇.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4).
[6]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
[7]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邹瑞睿.高职院校服务湖南汽车产业发展的校企协同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