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

2018-05-14蔡欣欣

科技风 2018年7期
关键词:奥尔夫本土化

蔡欣欣

摘 要:目前在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上,我们引入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奥尔夫教育法与我们传统教育法结合对幼儿们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教育上的问题。这篇文章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时间教学中得出了三种教学方法,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本土化应用上得以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联邦德国的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以学者廖乃雄等人作为音乐教育的新理论引入我国。我国教育界进行过大量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国内音乐教学工作的尝试,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土化应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本土化问题

奥尔夫音乐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使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教师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体现出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关注。奥尔夫音乐法主要针对的是幼儿,激发幼儿音乐方面的潜能。通过观察幼儿对音,乐方面的兴趣,看幼儿们对音乐是否有欲望,用音乐对其进行引导,对幼儿进行音乐上的教育。想要用这种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首先要看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是否熟悉,在平时幼儿是需要听许多音乐歌曲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没有重视多给幼儿听音乐的环节,只是在授课之前给孩子们听几遍音乐,然后就草草了事,直接进行音乐教育,这样让不会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潜在的兴趣也不会受到启发。

(2)没有正确利用打击乐器教学。 善于使用打击乐器对幼儿们进行音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常用手法。打击性乐器节奏感比较强,在幼儿听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时,可以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感,更容易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对音乐无限想象力,有的节奏感强的幼儿也会随着音乐不停的摆动,这在启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没有使用出打击性乐器的真正功能,只是让孩子们随意玩耍,随意敲打,这样感受不到音乐中的节奏感,对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不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二、奥尔夫教学法实践应用的三个步骤

(1)随身围绕,节奏无处不在。 所谓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需要发现我们周围存在的音乐元素,并且善于利用这些音乐元素,结合自身特征将这些音乐元素发达出来,使其具有节奏感,通过这个方法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音乐教学方法。想要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相结合,实现本土化发展,那么在对幼儿的教学上就一定要注重幼儿对音乐潜在的兴趣,要观察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和乐感的表现然后进行相对的教学。多给幼儿们听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幼儿在习惯在音乐中生活并且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还可以享受音乐,随着音乐律动,把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转化为身体上的动作,这样对幼儿在音乐上的教育有一个积极的作用。

音乐教师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为他们播放一些用敲鼓表现的音乐,让幼儿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感,在感受的同时找到节奏鼓点跟随着一起舞动,然后慢慢的使幼儿们听的音乐中的节奏感加强,让幼儿们可以适应节奏感强烈的音乐环境,并且在不同的节奏感环境中也调节自己的肢体动作。幼儿们在进入音乐状态之前,老师可以将音乐的声音调的低一些,直到小朋友们听到播放的音乐了,再把声音调高,这样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己进入音乐世界,随着音乐律动,这样可以吸引小朋友们对音乐的兴趣。

(2)随心而动,音乐就是形体。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中,需要幼儿的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将大脑和身体都融入到音乐中,才能感受到音乐来到的乐趣,才能用心将音乐表达出来。教师授课时也是需要自己融入到音乐中然后把小朋友们也带到音乐中,自己去引导幼儿如何感知音乐和对其进行表达。在对幼儿们对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小朋友进行单独的提问,例如在随着音乐的律动的同时问小朋友“我在扮演一只小猴子,你在扮演什么呢?”小朋友就会随着你的问题进行回答:“小鸟。”这时候老师继续问他:“我的小猴子在爬树,你的小鸟在做什么呢?”这时候小朋友们就会用肢体律动进行表达并且回答:“我的小鸟在跳舞。”然后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进行鼓励:“小鸟的舞蹈跳的棒极了!”教师的夸奖让小朋友们的自信心得到满足,让小朋友们积极的将听到的音乐用自己身体的动作表达出来,随着音乐律动,这种方法可以让小朋友们无论在何时听到音乐都善于用肢体语言去表达出来。

(3)大胆表达,音乐就是语言。小朋友们在可以熟练的随着音乐进行律动之后,老师们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节奏感强的击打乐器,让幼儿们根据平时听到的音乐和自己的律动敲打出自己内心中的音樂节奏,鼓励小朋友们自己发挥,敲打的节奏就是幼儿们音乐天赋的体现。幼儿们演奏的音乐,敲击的节奏是他们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老师可以把幼儿们的演奏记录下来然后给他们自己听,也可以在让他们自己感受的同时对他们的音乐上进行点评,认真的与幼儿们交流,让他们可以正确的感受到演奏的音乐,在下一次演奏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用心的表达。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幼儿们对自己的音乐感兴趣同时学习一些演奏的技巧,将自己的内心中的音乐更加完美的表达出来。比如教师们可以在教室中放一台摄像机,让每个幼儿都将自己心中的音乐表达出来,告诉幼儿会将录制下来的片段放给父母看,这样小朋友们就会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的去完成这个演奏。老师在幼儿们演奏的过程中也要认真的对待,因为教师的态度也是对小朋友们的一种肯定,对幼儿在音乐学习中起到鼓励的作用。

三、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与教师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接触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关。所以,很多教师常常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偏离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初衷。但是,只要能够认真地思考奥尔夫教学法的真谛,就能够完成从主动施教到引导施教的教学角色的转变,取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应用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谈相东.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本土化应用研究分析[J].时代教育,2016(13):220-220.

[2]王会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的“本土化”实践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奥尔夫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的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
奥尔夫教学法原理再释义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