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2018-05-14冯娇

科技风 2018年7期
关键词:贫困生

摘 要:结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就业帮扶实际情况,发现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就业主观问题多、就业指导不重视、就业帮扶有抵触”三个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从贫困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这五个层面,多管齐下,探索更为有效的就业帮扶对策。

关键词:就业困难;就业帮扶;贫困生;帮扶措施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也在进一步上涨。贫困生是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自身的就业优势,也存在很多的就业劣势,如何有效开展对这部分学生学生的就业困难帮扶,不仅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还牵动着家庭、社会和国家,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1-3]。

一、调研样本和方法

主要调研对象是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受访对象都是经过困难生认定在校贫困生档案库留档的学生。主要调研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4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回收率为89.5%。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就业主观问题多

将高职普通学生和贫困生进行比对发现,普通学生就业的最大困难是“专业对口问题”,占31.01%;而贫困生就业的最大问题是“求职定位不准确”,占75.07%。很多贫困生毕业后一心向往留在大城市,寻找热门岗位,迫切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对求职定位一般都偏高,更看重工资待遇和福利。而当求职过程中遇到多次被拒之后,容易急躁,产生悲观情绪,不断降低自己的求职定位,有时候反而会导致求职定位偏低。自身就业观衡量标准的不一致,更容易导致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于自身价值的衡量出错,从而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草草就业”的就业状态,无法更好地找到与自身价值匹配度较高的就业。

(二)就业指导不重视

学校从大一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有27.09%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作用很大”,有41.06%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可是仍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学习不重视,理解不透彻,有21.79%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帮助“作用不大”,有5.32%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小”,对该课程的学习重视度不够;有4.75%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没什么作用”,学习过程基本上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是简单应付考试。

贫困学生最想学习的就业指导内容是“面试技巧”,占38.27%;其次是“就业信息获取”,占35.75%;最后为“就业准备”和“就业政策”,分别占12.57%和12.01%。在调查中也发现,贫困学生在就业指导的学习过程中比普通学生更为被动,内心有想法但是却不敢主动询问老师和同学,也不愿意主动去网络或者图书馆查询相关的信息资料,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也多停留在课堂学习为主。他们更愿意接受灌输式教育,而不愿主动查找获取信息,这样也有悖于就业指导教育的初衷。

(三)就业帮扶有抵触

贫困生因为生活压力所迫,普遍自信心不足,在就业过程中缩手缩脚,有畏难情绪。一般遇到困难最先求助的是“家长或者亲戚”,占43.85%,因为更愿意在熟悉的亲人面前诉说自己的难处;求助班主任或者是就业指導老师的占41.62%,表明很多学生还是比较信任老师,更愿意接受他们比较专业的指导意见;仍有部分学生6.15%会求助班级同学,因为同龄人更能理解彼此内心的想法,但是有8.38%的学生采取“默不作声自己想办法”,不愿意求助他人,害怕丢面子。

贫困生在就业存在困难,面对学校老师提供的就业帮扶时,有44.97%的学生会“非常配合,积极和老师沟通”,有44.13%的学生会“试试看再说”,但是仍有10.90%的学生会消极对待老师提供的就业帮扶,甚至有1.40%的同学对对就业帮扶“不搭理,不作为”。在实际的就业帮扶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学生对老师的就业帮扶存在敌视的情绪,主观上会拒绝接受帮扶,这其实主要是就业心态存在偏差,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帮扶的利弊。

在调查中发现,在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时候,迫于经济压力,大多数贫困学生(62.01%)会选择“找个工作先做”,先就业后择业。有27.09%的贫困学生会继续投递简历,还有8.10%的学生会复习准备医院的下一次考试。仍有2.79%的学生会选择“托别人帮忙”,没有一个学生会选择在家待业。这表明大部分贫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期待,面对求职中的各种困难都比较乐观,自强自立,比普通学生更有担当。但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自己解决,很少求助他人,不能很好地利用好有限的就业资源。

三、对策分析

(一)学生个体主动出击

在就业帮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应该发挥主动性。在大学期间,积极学好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4],并将其与整个大学学习融合到一起。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不断提升自己与人交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自卑不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好与不好。

(二)家庭关注潜移默化

大部分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家庭的关注,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长大读大学就可以放手,所以对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基本上一无所知。建议在大学期间,贫困生家庭也要适当对孩子进行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贫困学生明白家庭是最好的依靠和支持。

(三)学校教育确保实效

一般高职院校对于贫困生的就业教育模式比较固定[5]:大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二进行就创业指导、大三进行就业困难帮扶,而且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效果,不能及时地顾忌到贫困生的一些特殊需求。建议可以将贫困生单独成班,进行特色的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对贫困生除了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结合实践的就创业指导;考虑到贫困生自身存在的劣势,可是提前对他们进行就业困难帮扶,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

(四)社会环境包容接纳

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提早比同龄的孩子面对了更多问题,所以在进入社会之后,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包容和接纳,给他们成长的足够时间和空间。贫困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和支持,等待他们的成才成熟,才能更好地帮扶解决他们的根本困难。

(五)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目前有很多的国家资助政策,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落到了实处,已经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对于贫困生就业困难的帮扶,很多措施未落到实处[3],有的也只是杯水车薪,目前多依靠贫困生个体、家庭和学校解决贫困生的就业困难帮扶问题,需要国家制定更强有力的政策来帮扶贫困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智旭.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3,(13):208-209.

[2]张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07):84-86.

[3]王辉,朱健.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02):81-86.

[4]罗黎.对高校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387.

[5]蒋家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管理,2016,(10):137-139.

项目来源: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7年度院级科研项目《医学类高职贫困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编号:JKA201712)

作者简介:冯娇(1982-),女,汉族,江苏人,硕士,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让贫困生有尊严地受助体现人本理念
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大学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
穿耐克鞋就被取消助学金:贫困生该是什么样子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以餐费金额评定贫困生不科学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