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榆树东北大鼓艺术

2018-05-14袁一明尹晓辉

参花(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榆树艺术

袁一明 尹晓辉

摘要:榆树东北大鼓是“东城派”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几代艺人不断创新、借鉴和融合,逐渐自成体系。如今,榆树东北大鼓已经形成具有专调曲牌广泛丰富、主调曲牌婉转悠扬、曲牌连接自然流畅、书目多具传奇色彩等与众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东北大鼓 榆树 艺术

东北大鼓诞生于清朝中晚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据界内人士称,东北大鼓可分为风格各异的五大流派,即以沈阳为中心的“奉派”、以营口为中心的“南城派”、以锦州为中心的“西城派”、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下江派”、以吉林为中心的“东城派”。 榆树东北大鼓就是“东城派”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几代艺人口耳相传不断地创新、借鉴和融合,逐渐自成体系。如今,榆树东北大鼓已经形成具有专调曲牌广泛丰富、主调曲牌婉转悠扬、曲牌连接自然流畅、书目多具传奇色彩等与众不同的特点。

东北大鼓有鲜明的代表人物,先后衍生5代传人,其传承谱系完整、清晰,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其中涌现出顾馨山、崔宝林、宋仿樵、张海泉、霍复光、田梓耕、王兆林、王馨河、刘玉玺、翟文彬、刘休轩、王连科、王洪兵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和三弦演奏家。是他们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时期,拓展了艺术空间,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使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东北大鼓曲牌众多、板式多变,音乐体例分明,总体上说是众多曲牌连缀而成,在曲牌与曲牌连接处,也有着与其调性、节奏相适应的、独特的前奏和后奏,这是榆树东北大鼓音乐最为鲜明的特点。常用的曲牌有20个,被浓缩为20个字:“四奉梅靠东,武彩游西京,大桑悲南送,小奏卖观清”。每个字代表一个或几个曲牌,这些曲牌或适用于叙述、或适用于说明、或适用于描写、或适用于议论、或适用于抒情。既适于演唱中篇小段,又适于说唱长篇巨作,适于表现传统曲目,又优于表现现代曲目。如“东腔”表现英雄人物内心活动、悲壮情绪、对话和行为;“奉口”(又称“硬小口”)旋律刚健明亮,节奏感强。板式有慢三眼、快三眼、二六板等多种,不同板式表现不同的情绪。板头强弱分明,技巧千变万化。曲牌“梅青”(又称“软小口”)旋律温婉、细腻、生动、直抒胸臆,适于抒情。还有专曲专调,如“小捞月”,是榆树高派艺人独创,用于刻画古代宫娥、丫鬟、小姐、村妇等各类女性的生活和劳动场景,描摹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再如“奏本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西宫奸妃的谄媚,臣奏谗言时的嘴脸,专调的运用可以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形象。

榆树东北大鼓演唱书目丰富。按篇幅可分为小段、中篇、长篇;按内容分为走国类、袍带类、剑侠类、公案类、志怪类等。重要书目有《司马潜龙走国》《回龙传》《五代残唐》《刘秀走国》《白蛇传》《杨家将》《薛家将》《五女三贞》《大五义》《小五义》《童林传》《双龙灯》《红岩》《韩英见娘》《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战火中的鸭绿江》等100多部。这些长篇书目是艺人吃饭的“手艺”,观众喜欢听故事,喜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艺人根据观众口味,见景生情,即兴发挥,不断丰富戏剧化情节,使长篇书目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表演形式单一、灵活,易于普及。榆树东北大鼓表演场地可大可小,露天室内均可,既适于现场也可在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直播和制作播出。表演者只有说书人和伴奏员两个人,乐器主要是三弦、二胡,唱小段时,偶尔增加四胡、扬琴、电子琴等乐器。鼓、板是主要的表演道具,又是节奏性乐器,流动演出携带方便。一个演员一台戏,能演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一个人说唱,一个人伴奏,演出成本低,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普及和传播。

独特的教育功能。榆树东北大鼓思想性强,内容健康积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演绎忠、孝、节、烈,传播仁、义、礼、智、信,匡正义,辨美丑,明是非。一个大鼓艺人就是一个人民教师,一个说书场就是一个文化课堂,观众在书曲场上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对人们的信仰、品行和精神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泛的娱乐性。榆树东北大鼓与榆树二人转几乎同步发展,两种不同的姊妹艺术相互融合和借鉴。大鼓吸取了二人转艺术中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也借鉴京剧、评戏、梆子、琴书等其他剧种、曲种的优点,使其格调高雅,亦庄亦谐,魅力四射。并在长期演绎英雄人物过程中,形成了刚直不阿、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艺术品格;在才子佳人的表演中,也形成了柔媚雅惠、专情忠贞、秉承礼法的高尚情操。说书人与观众零距离,就像拉家常一样,亲切、自然,通过说书人传递朴素而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观众的愿望和情绪也能在说书人口中得到“实现”和宣泄,无形中說书人做了观众的代言人,与观众息息相通,不隔心、不隔语,因此,榆树东北大鼓有着广泛的娱乐性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群众的广泛参与亦是榆树东北大鼓的特点。200年来,东北大鼓从艺者近万人,在清代、民国直到解放初期,大鼓艺人被当作文化人、当作先生(老师),备受尊重和崇拜,很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拜师学艺,以求谋生之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榆树东北大鼓发展的高潮阶段,群众参与者甚多,农民、工人、商人及机关、企业等各个界别的人能唱几口、说几段的屡见不鲜。每逢农闲和春节,都要请说书先生唱书。每到农闲时节,艺人“唱屯场”异常普遍。本村(屯)如果请不起说书先生,书迷们就结伴到邻村去听书,常常听到午夜才回家。那时的农民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如果春节没听书,就不算过完整的春节。在城区和乡镇都有书馆和茶社常态性演出,此外,各种会议、结婚、做寿、过生日、丧事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大鼓艺人演出的身影。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东北大鼓艺术逐渐衰落,艺人青黄不接,没有主流观众,市场严重萎缩。今天,东北大鼓作为国家级申遗项目能否在多元文化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看我们能否找到一条适应市场生存的途径,能否探索出新的发展空间。无疑,创新是东北大鼓艺术发展的唯一方法,唯有创新才能传承这门艺术。一是作品创新。过去是单纯的唱故事,平面式的表演,较之现代艺术有古板、枯燥的一面,很难吸引观众。要扭转被动局面,首先要在一度创作上下功夫,增强鼓词的戏剧性,以矛盾推动情节,以情节演绎故事,用曲艺作品的戏剧性吸引观众,以精品力作充实演出市场。二是表演上创新。表演上减少叙述,演员进入角色而又随时跳进跳出,吸收二人转表演特点,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样板了。襄垣鼓书《果蔬理事会》用拟人化的手法,每个演员都进入角色,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各诉苦衷,令观众耳目一新,效果非常好,既做到了戏剧化,又没离开曲艺形式,一句话,让平面式的表演立体化,进而建立与观众更亲切、自然的观赏关系。三是形式创新。承载艺术的主体是人,只有参与的人越多,传承得才能越好,能否把东北大鼓的主要元素加以提炼和升华,变成简单易学的表演形式,达到观众能够参与的标准。如以东北大鼓音乐元素编创广场舞音乐,以东北大鼓表演技巧为内容编创舞蹈,这样就形成了东北大鼓广场舞。用这样的方式吸引观众,同时也培养了观众,这种普及性的传播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妨一试。四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戏剧是角的艺术,曲艺也是角的艺术。东北大鼓在历史上有影响,是因为有高水准的表演艺术家带动了艺术发展。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常香玉、新凤霞、小白玉霜、严凤英、骆玉笙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艺术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一个名角能带活一个曲种(剧种),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经验。今天,在东北大鼓衰落的时期,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培养出新的名家、大师,对有潜力的学员和年轻艺人,有意识地量身定做节目,不断提供机会和平台,这样才能出人才,出精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还是那句话,好饭不怕晚,让名角带动艺术发展,让名家带动艺术传承。

榆树东北大鼓在传承中,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政府部门从2004年开始保护工作。一是抢救资料。东北大鼓艺人年龄偏高,很多具有活化石之称的老艺人掌握着丰富的东北大鼓信息,他们是珍贵的资源,但是很多有成就的艺人都相继离世,面对这样的情况,通过艺人口述等方式,抢救、整理一大批资料,正在编辑出版的《榆树东北大鼓作品集》《榆树东北大鼓音乐》等系列丛书,就是想把艺人一生积累的艺术技巧、经验和作品记录下来,成为研究和传承榆树东北大鼓的珍贵史料。二是在人才培养上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如在榆树市第七小学设立传习基地,并在全市教师和有资质的艺人中选聘授课教师,开设演唱、表演、伴奏、乐理等课程。东北大鼓艺术传承从娃娃抓起,这应该是是榆树的一个创举。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一批小演员脱颖而出,从小演员身上看到了东北大鼓的未来和希望,这些小学员中,成绩突出者有望成为未来的东北大鼓表演人才,而多数学员也将成为熟悉和掌握东北大鼓艺术的爱好者和观众。这是对人才的培养,也是对未来观众的培养,这种特色教育形式也让我们发现一条艺术传承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和推廣。另外,特殊人才重点培养,为有潜力的艺人搭建学习平台,找名家拜师学艺,有意识地培养新生代传承人。三是利用活动和媒体宣传营造声势。艺术的发展在于交流,榆树举办了系列东北大鼓演唱会和技艺评级活动,促进三省艺人的经验交流,同时,开展东北大鼓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帮助提高表演水准。四是积极组织艺人参加社会公益性演出,如长春文庙演出、农民节演出、农博会演出,同时定期进京参加北京前门老舍茶馆曲艺演出活动,使榆树东北大鼓登上首都舞台。五是设立东北大鼓传习所和“非遗”博物馆,艺人有常态性演出场所,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得到保护,这些探索和尝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艺人的热情,唤起了从艺者和群众对东北大鼓的信心和希望,很多艺人重操就业,擎起了鼓板,弹起了三弦,踊跃参加活动,一展风采。榆树电视台也常态性地开播东北大鼓节目,媒体的关注和宣传进一步培养了观众的参与兴趣。

榆树东北大鼓几度兴衰,在长期的流转与变迁中,演绎乡音乡情,传播公序良俗,东北大鼓艺术体现着东北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对保护和传承榆树东北大鼓艺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期待榆树东北大鼓这支即将凋零的艺术之花焕发新的生机,在文艺百花园中常开不谢,永现新姿。

(作者简介:袁一明,男,榆树市文化馆,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尹晓辉,女,榆树市文化馆群文部,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榆树艺术
榆树苗木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心底的榆林
纸的艺术
浓浓榆树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四年级阅读训练材料
榆树上的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