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思潮——马格里特
2018-05-14曲宇菲
摘要:马格里特,1898年11月21日生于莱西讷,是比利时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对事物的想象和对物体的洞察,把看似普通、并无任何关联的事物有意识地连接在一起,就像是在描述梦中的现实。绘画精确、细腻、完美,大多取材于生活,却又异于生活的惯性。
关键词:超现实 拼贴 绘画语言 梦
马格里特是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认为,梦幻是通向永恒的捷径,只有通过梦幻对现实加以改变,才能达到永恒,从而达到一个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展现的是具有重组现实的人的表达,将作品重新阐释为一种永恒,一种充斥着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场所。的确,在马格里特的众多绘画作品中,这一结论得到了真实印证。马格里特通过自己奇思妙想的创造,使绘画不仅供人们观看,而且也不断向观众抛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在画纸上描绘的是图像,但它通向的却是哲理。
在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但是它们并不按照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样子出现,所有的问题都以哲学性的态度完善,不只是以新的参考形式,而是重新排列我们已熟知的一切。困惑伴随着恐惧是我们面对马格里特作品时经常有的情绪,作为观赏者,如果企图在画中寻找到想要看到的,那必将会大失所望。当我们被困在马格里特那不被理解的谜团的影像中时,恐慌感便油然而生,这种恐慌感正是马格里特企图达到的目的。
马格里特在创作中提出了创作的对象与真实存在的物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使他成为一位具有哲学性又不失艺术精神的画家。他立足于一个高度视角,引导人们对平凡可见的事物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时间是这个时期艺术家的题材,马格里特通过画面空间的重组打破了我们以为比较简单的时空纬度。通过交错复杂的时空维度表现出了人在这个看起来真实的空间中被扭曲的人生感受,人们就如穿梭在时空隧道中, 难以表达自己身处何处,再也不能变回到充满光明与理性的战前世界。
马格里特是一名极具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对事物的想象和对物体的洞察,把看似普通但是并无任何关联的事物有意识地连接在一起,就像是在描述梦中的现实。他用自己超凡的能力,形成了超现实主义别具一格的画风。因为他有主题突出的绘画题材,充满趣味又天马行空,高度精炼的哲理性,都很容易地触发人们的创作思路,因而他的画作成为了大众艺术、流行艺术、时尚艺术、前卫艺术的灵感来源。
1898年马格里特出生在比利时,由于父母经商,马格里特在幼时跟随父母去过很多城市学习和生活。他从小就对绘画有强烈的爱好,并跟随多位老师一起学习。1911年,他的母亲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問题,并且在第二年跳河自杀,尸体打捞上来的时候湿漉漉的浴袍遮住了她的脸,这一画面在马格里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对他日后的性格和创作都有极大的影响。
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现代主义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机器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人们对事物的观察、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交流中,艺术和不同文化的涌入也给欧洲艺术家更多的启迪,从而发展出了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不相同的艺术流派。达达主义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充斥着荒诞和无稽,超现实主义者把第一感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看作是认知世界的正确方法。将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形状在梦中彼此结合,这就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心理的改变和弗洛伊德精神学说的出现,催生出了超现实主义。
除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之外,马格里特创作也受到了契里柯的重要影响。乔尔乔·德·契里柯作品的主要思想高于创作过程中的技法运用。据说,当马格里特看到1914年契里柯创作的油画《爱之歌》的复制版画,就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把很古典的希腊雕塑、医用的手套、绿色的球体和其他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彼此并没有什么联系的物品,排列在一个与周围环境差异很大的空间。画家把这些物品从大家熟知的环境中剔除出来,重新将它们放置在一个新的、奇妙的环境里。这也正是马格里特所探索和追求的东西。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47年,马格里特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都保持一种值得深思的韵味,在他的画作中将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图像拼贴在一起,就如描述梦中的场景。马格里特即使从外表来看,也是洁净简单,正如他的画作一样干净整洁。
参考文献:
[1]吴丹丹,郭凯.马格利特的绘画哲学理性与创作特色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顾颖.艺术,在古典与现代之后[J].读书,2003(07).
[3]韩然.画与物的距离:马格里特的现代视觉创新手法[J].美术,2008(09).
(作者简介:曲宇菲,女,硕士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