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2018-05-14于玲
于玲
父亲是名军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地,所以我自小和母亲一起长大。从我出生起到上小学,我们从没有分开过一天。
第一次和母亲长时间分别的情景,因为太过伤心,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到市里办工作调动手续,把我一个人留在老家给奶奶照看。因为手续复杂,需要在那儿住一天才能回来,我知道消息后心里特别落寞。当时的天气特别应景,北方的初冬,天阴沉而灰暗,到了下午竟然飘起雪花。明知道父母不可能回来,我还是跑到村口的小土坡上翘首望着,雪粒被风吹着如同沙子一样打在脸上,渐渐冻得我失去知觉,心也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一样凄冷。
小时候的我也许从来没有想过,长大后我会想着逃离父母。高考后,面对志愿单,我天南海北地神游,想去东北,又想去湖北,想去上海,也想去厦门,唯独不想留在家乡。父母非常生气,说不能出本省。也是天意弄人,我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只能上第二志愿本省的大学。
开学报到的时候,父母一起送我。到了宿舍,母亲利落地帮把我铺好床,把脸盆刷干净放在床下,又带着我去开水处打好开水。做完这一切,也就无事可做了,大家坐下来休息。这个时候,母亲忽然捂着脸抽泣起来。父亲很生气地瞪着她,“这是干啥啊?”可是母亲就是忍不住,最后父亲干脆拉着母亲走了。
学校离家不过一百多公里,当时还没有高铁,坐火车需要一个半小时,加上赶车、等车的时间,往往要折騰三个小时。一开始,离家的我总是特别想家,每个周末都会乘车、换车跑回家。后来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自己也开始变懒,变成了两个月回一次家。但是每天必须和母亲通一次电话,这已经成为我当时的生活习惯。在电话里,我也爱和母亲撒娇。我记得装修新家的时候,母亲问我喜欢什么颜色的窗帘,我说要绿色的,小清新的风格。她说从没见过谁家用绿色的窗帘,我俩争执半天。可我回家时,一眼就看见卧室里挂着白底绣绿色小树的窗帘,既可爱又清新。母亲说,她花了好几天,转了好几个市场这才买到合适的。她总是尽量满足我的任何要求。
大学毕业后,我心比天高,看不上我们这个小小的城市,非要去北京找工作。借住在同学家,投了一个星期的简历,发现找工作根本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事儿,我只能打道回府。凌晨一点钟,坐在候车室等回家的火车,我收到了父亲发来的短信,“面包会有的,工作也会有的,先回家,以后再找。”我知道,手机后面是父母彻夜难寐的双眼。
工作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圈子,感觉和父母没有话可说了。晚上散步的时候,我喜欢听着音乐自己溜达,一点儿也不愿意和他们聊我不感兴趣的话题。到了节假日,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不愿意跟着母亲逛街。那时候就像是高考结束后的心情一样,总想着离他们远一点儿,感觉那样才自由。
直到后来我结婚生子,需要母亲帮忙带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感觉自己又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对母亲格外依赖。但凡哪天她有事不能过来,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母亲像当年照顾我一样,无微不至地照看着我的女儿。每天我上班前,母亲便赶到我家,跟我交接带娃。母亲带孩子比我认真多了。早上她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地板擦上几遍,因为女儿喜欢在地上乱爬,所以要保证卫生。孩子喜欢在外面玩,母亲便每天把她的推车搬进搬出地陪她出去散步。夏天蚊虫多,母亲手里一把大扇子一刻也不停地驱赶蚊虫。孩子加了辅食以后,母亲每天都细心地给她准备各种食物。母亲眼睛早已花了,却又支起了缝纫机,给女儿做了几件人造棉小裙子。虽然我已经给孩子买了好多件漂亮的小裙子,但母亲说自己家做的裙子穿着舒服。不仅如此,她早在几年前就做好了几双小鞋子,当女儿学走路的时候,穿上绣着花的小红鞋,既合脚又好看,走到哪儿都有人夸。
带孩子特别辛苦,母亲因为劳累经常身体不适。今年春天开始,一到周末,我就和母亲奔波于医院做检查。母亲见人就说,还是闺女好啊!听了这话,我心里就更难受。母亲为了我,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力,如今我干点儿力所能及的小事儿,她就如此知足。
母亲总说,害怕自己生病,因为生病了就没法帮我带孩子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母亲永远先想到我。
有一天,我回家后看见女儿在床上睡着了,母亲也趴在床边睡着了。女儿睡得很安稳,母亲却因为我开门的声音立刻惊醒。她讪讪一笑,说,不好意思睡着了。我一阵心疼,心疼母亲的小心翼翼。
在成为母亲之后,我和母亲的视角开始平行起来,我们以同样是母亲的身份交流着,一起探讨孩子的事儿。
她总是看着我女儿,心却回到三十年前,想着那时候跟我女儿一般大的我。她总是给我讲当年我的故事。每每那个时候,她就仿佛回到了刚刚成为母亲的青年时代,眼睛重新注满光彩。而我也从没有像此刻这样,愿意听她说话,如此理解她,爱她。(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