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在青少年中的有效传播研究
2018-05-14
2005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背景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公开而权威地提出“红船精神”这一命题,并将“红船精神”科学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17年10月31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先后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到浙江嘉兴瞻仰复建的南湖红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并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青少年更是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重任。然而,复杂多变的当今时代,相互交织的社会思潮,多元共存的文化形式,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广阔舞台的同时又为其成长带来诸多的挑战。如何挖掘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而正向引导、教育、助推青少年成长成才,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南湖区“红船精神进校园”的现状
嘉兴市南湖区作为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和红船精神发源地,已连续多年开展“红船精神‘七进”活动,特别是辖区范围内中小学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持续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创新案例和务实的典型经验,逐步形成了“红船精神进校园”的南湖样本。自2017年3月起,南湖区正式启动了红船精神进校园工作,区文明办和区教文体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南湖区“红船精神进校园”工作机制的通知》,出台了“红船精神”教育实践先进评选表彰办法、“红船精神”专题教育实践项目管理办法、“红船精神”融入文明校园创建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把各学校“红船精神”教育实践情况纳入了争创区级文明校园和推荐上一级文明校园的重要考核细则。总的来说,“红船精神进校园”工作开展以来,南湖区通过实施“研究、宣教、传播、践行”四大工程,唱响了红色主旋律;通过拓展“校园宣教阵地、红色示范阵地、红色实践基地”三大阵地,创设了宣教新模式;构建“项目申报、融入考核、典型表彰”三大机制,树立了典型标杆。
将“红船精神”融入学科教学中,注重传播客体的
内涵性。课堂教学具有双重目的属性,一是给学生传输基本知识,二是给学生传播价值理念。南湖区的实践中将“红船精神”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师在向青少年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力图创设条件将德育理念有机渗透和传递。部分教师能够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将“红船精神”与学科知识的传授相结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机穿插、融合、渗透“红船精神”内涵中关于首创、奋斗、奉献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眸近代以来中国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
将“红船精神”植入校园文化中,注重传播载体的多样化。要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感受“红船精神”,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和活动的特有功能。南湖区相关中小学依托“红船精神进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园内所张贴的画像标语,及时更新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使校园真正成为传承“红船精神”的重要媒介。此外,辖区内许多中小学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動,比如邀请相关党史专家学者、南湖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当地老军人到校讲述共产党员、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宣讲革命斗争故事,使“红船精神”在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此外,南湖区还结合南湖是革命红船启航地的这一特殊地位,创作了适合青少年学生并结合“红船精神”传播的原创歌曲——《红船少年心向党》,并拍摄成MV,成为全省第一首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少先队歌曲,这首歌曲逐步成为传播“红船精神”的又一新载体。
将“红船精神”渗入社会实践中,注重传播形式的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青少年进一步认识社会,感悟“红船精神”,对培育其创新意识、坚定其理想信念、引导其积极奉献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进行“红船精神”教育,如组织学生观看“红船”等纪录片、影视片、教育片;利用各种纪念日、节假日,要求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红船精神”的资料与事例,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等。2018年以来,南湖区相关中小学校相继组织开展“红船小萌管、红船小讲解员”志愿活动,青少年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保护南湖,用童声和热情宣讲红船故事,宣传美丽南湖,打造具有南湖特色的“红船好少年”品牌。
“红船精神进校园”实践中存在的传播问题及困惑
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呈现出一定的无序性与盲目性。通过调研发现,南湖区中小学中,“红船精神”传播的最重要主体——德育教师,其中不乏本身对“红船精神”研究不深者,他们对于如何有序、有机地将“红船精神”融入学校(班级、团队)的文明文化建设,应该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传播主体大都感觉无所适从,或者鲜有深入教育的设计。比如给青少年讲解“红船精神”,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对“红船精神”基本内涵三句话的字面理解,而很少有传播主体以讲述“红船故事”、结合有关文献或影视资料,联系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人物等,帮助学生作深入浅出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等等。由于传播者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可想而知,传播受众(青少年)对传播内容的接受度、理解度、认同度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受众主体接受传播客体呈现被动性与间接性趋势。即作为传播受众主体的青少年很大程度上是被动或者是被要求去接触“红船精神”,而非主体内在的需要。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触信息的渠道具有“多向度性”,他们亦有着对这个时代的“主体体验”。通过与青少年的座谈与调研,了解到他们更趋向于去主动探寻一些与“自然界奥秘相关”“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更趋向于“实用主义”,对于精神的力量、人文关怀等更多的是间接性地学习、了解,而非亲身体验,缺乏主体感知。事实上,我们不可否认,精神传播对受众主体而言,无论借助于何种媒介,其本身就是一个被动与主动、间接与直接相互交织的过程。但由于传播者某种程度上的“无力传播”加上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往往使得受众缺乏真正的判断力、失去判别力,也使得“红船精神”的传播变得空洞、乏味。
传播媒介呈现一定的传统性和单向度性缺陷。通过调研发现,“红船精神”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媒介,主要的载体还是课堂“灌输式”、纪念馆“展陈式”、校园相关宣传橱窗“展现式”,青少年对“红船精神”的内涵知晓率相对较低。在电影、歌曲等传播方式和手段上,“红船精神”相关题材的并不是太多,适合青少年口味的则是少之又少。此外,“红船精神”目前确实尚未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新的传播媒介(诸如微信、微博、APP软件)上对“红船精神”的传播也都处于起步、初探阶段,加之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无法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获取相关信息等,“红船精神”的传播与青少年之间“双向互动性”缺失。总的来看,传统的传播媒介单向度“输出”传播客体,受众主体一定程度上又无法通过新的传播媒介更好地感知传播客体,使得有效传播陷入一定的困境。
“红船精神”在青少年中有效传播的路径选择
注重传播的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统一。在控制传播过程中,应注意“内容一致”机制。如何将传播的目标与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关键还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传播主体队伍。马克思曾指出“主体是人”。“红船精神”蕴含的精神文化也只能是人的文化,因此人是文化的主体。在传播活动中,需要这支高素质的传播队伍非常灵活地、高效地根据具体实际来精心设计传播内容,将“红船精神”的抽象内容转换成形象的生活逻辑,既可以满足高层次需求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满足一般老百姓的“下里巴人”。
注重培育受众主体的行为趋同机制。受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会出现“行为趋同”机制。“红船精神”的培育贵在知行相结合,知是前提和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青少年对“红船精神”的认知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重在知。通过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言传身教”,了解“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地位、现实意义等。二是内化阶段,重在信。通过对“红船精神”这一信息的不断接受和强化,以及通过历史和身边事例的感染,逐步将其内化于心。三是外化阶段,重在行。要让“红船精神”落到实处,还需要使青少年将自觉积极践行“红船精神”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来阐释“红船精神”中蕴含的首创、奋斗、奉献等精神的力量。
注重传播主体、客体、媒介的多向度融合。传播“多项度融合”首先是个理念,这个理念的前提是发展,手段是扬优,以期把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挖掘“红船精神”传播过程中,“红船精神”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路径不是单一的,而是要精心构筑学校课堂讲授、家庭价值辅导、社会大众传媒三位一体的传播网络体系。也就是说要链接“红船精神”与青少年受众,使两者双向互动,媒介应采用“全”“融”“众”机制。“融媒介”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個把媒介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是在进行有效传播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媒介的多项度融合,有助于促进青少年感同身受地对“红船精神”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