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首份国别美丽生态指数评价结果出炉等14则

2018-05-14

浙江林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

全球首份国别美丽生态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美丽生态:理论探索指数评价与发展战略》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首份国别美丽生态指数评价结果正式揭晓。该论著围绕美丽生态建设,深化了美丽国家的基本理论体系,提出了美丽生态的基本内涵,美丽国家的基本关系、评价指数和发展战略。美丽生态指数体系由生态、资源、环境、景观4类18项指标组成,主要根据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开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在全球美丽生态指数评价中,巴西、俄罗斯、秘鲁的美丽生态指数全球排名位列三甲,中国的美丽生态指数为39.7分,排第67位,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中國美丽生态指数评价中,西藏、四川、黑龙江名列省级美丽生态指数前三名。

贵州将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

2018年,贵州将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力度,促进贫困人口在生态建设保护修复中增收脱贫、稳定致富,到2020年帮助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生态扶贫十大工程包括退耕还林建设扶贫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扶贫工程、生态护林员精准扶贫工程、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程、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程、农村小水电建设扶贫工程、光伏发电项目扶贫工程、森林资源利用扶贫工程和碳汇交易试点扶贫工程。

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已建成1337个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林业工作站等477个林业工作站被授予“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名号。至此,全国已累计建成1337个“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

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国家设置在乡镇唯一的林业综合管理和执法机构,是各项林业工作的落脚点,是林业部门联系广大林农的桥梁和纽带。林业站承担政策宣传、资源管护、生产组织、林政执法、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依法对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组织和指导农村林业生产经营组织和个人发展林业生产,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长期以来,林业站完成了国家大量林业公益性建设任务,在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蒙古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防沙治沙

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5大沙漠、5大沙地,沙漠、沙地面积分别为1.71亿亩和2.09亿亩,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9.63%和11.77%。“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任务占全国总任务的40%。沙漠绿洲得到了有效保护,沙漠锁边林建设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另外,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呼伦贝尔沙地得到基本治理,沙化程度明显减轻;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已形成40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有效阻隔了沙尘向京津地区侵蚀。接下来,内蒙古自治区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防沙治沙作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国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对外公布,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4县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

规划明确,近期目标是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体制全面建立,绿色发展方式成为主体,基本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九龙治水”体制机制藩篱;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处理好当地牧民群众全面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模式。

四川宜宾发现3万多株极度濒危物种“疏花水柏枝”

近日,在宜宾市江安县桐梓镇双江村长江河滩,发现了一大片极度濒危灭绝物种——疏花水柏枝。经初步统计,被发现的疏花水柏枝有3万多株,是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疏花水柏枝种群。

疏花水柏枝的根系发达,对河滩水位涨落带能起到固土护岸和绿化的作用,对恢复长江生态环境和提升长江沿线两岸风貌有着积极意义。疏花水柏枝需要在鹅卵石和沙混合条件下,每年在水下休眠数月才能生长繁殖,是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带一种特有植物,仅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省、重庆市和湖北省。三峡大坝蓄水以后,疏花水柏枝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也确定其为极度濒危灭绝物种。后相继在宜宾的南溪区、翠屏区、泸州、乐山等地被发现。

海南首个林业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

海南首个林业院士工作站和海口市湿地保护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近日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院士工作站成立后,将开展热带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热带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检测体系建设、林业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行服务等方面的科研课题研究,还将探讨我国热带地区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途径。

海口市湿地保护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将利用3S技术、计算机网络、空间数据库和三维虚拟仿真等高新技术,建立能够对湿地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查询、分析和应用,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于一体的海口市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为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管理以及旱涝灾害预防提供决策依据。

淳安县建成杭州第一条城区里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总投资约1000万元的千岛湖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已于日前建成,步道全长约12.09公里,连接了千岛湖镇城北与城东区域,其中主干道6.1公里,支线5.99公里,海拔最高点267.2米。有天屿山和茶苑小区两个主入口,沿线有碧水花园、清波花园等9个支线入口,形成网状步道系统。沿途设有山地自行车赛道、摄影平台、登山生态步道、登山栈道、景观生态亭等休憩设施。

该登山健身步道与千岛湖镇城区健身步道、城市绿道相连,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千岛湖镇城区的山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生态面貌,线路环环相扣,步道的路面结构、坡度等设计适合各个年龄阶段进行登山运动,让大家有更加舒适的体验,是一条集健身、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市健身旅游精品线路。

(叶祝慧)

“林业乡土专家“实体店”计划在宁波市启动

宁波市林业局、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近日组织召开了“宁波林业乡土专家品牌建设研讨会”,正式启动林业乡土专家“实体店”计划。

林业乡土专家“实体店”将采用政府指导、学会搭台、林业乡土专家联盟独立运作的经营模式。建成后的“实体店”将联合林业乡土专家微信公众号“乡人乡品”,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技术交流、科技示范、产品展销“三位一体”的平台,起到帮助提升林业乡土专家科技服务能力水平,激发乡土专家科技推广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作用;起到加快林业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与推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起到集中展示宁波市优质林特产品,满足市民对优质、无公害林特产品需求的作用。                                  (徐海珍)

日前,浙江大学通过胚胎培养技术,成功培养出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百山祖冷杉的幼苗,避免了该物种灭绝的危险。

百山祖冷杉产于气温低、湿度大、降水多、云雾重的中国东部亚热带高山地区,在年平均气温8—9℃、极端气温最低-15℃的自然环境中成长,其自然有性繁殖、常规无性繁殖都十分困难。1987年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现野生植株仅存3株。2017年,浙江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组织成立了百山祖冷杉抢救保护工程研究团队,经过1年多的努力,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百山祖冷杉未成熟球果为起始材料,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离体无菌培养,成功培育出百山祖冷杉幼苗。                                                                                   (吴友贵)

安吉县龙山林场道路改造完工

近期,安吉县龙山林场林科所林区路段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改造道路总长度为612米,原来的水泥路改造成沥青路,路面由原先的3米拓宽到6米。按照施工工作方案,改造期间,先后进行了对位于溪龙乡政府至原林科所路段两侧行道树的迁移、路旁电线杆的搬迁、老路基下自来水管的改道等工作。

此次的道路改造助推和深化了国有林场改革,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为有效提升龙山林场软硬件水平,确保创建现代国有林场奠定了基础。

(毛君怡)

江山市率先推行公益林护林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江山市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社会化护林工作,在全省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管护公益林模式。江山市林业局制定出台了《江山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意见》(江林〔2017〕64号文件)。通过公开招标,与中标的护林公司签订合同,在不减少护林员总数和核定护林任务的前提下,护林员护林路线、人身保险、考核办法、薪资发放等相关事项,全部由护林公司负责。林业局及所在乡镇、村负责监督,每年对护林公司进行考核,确定具体承包款和后续承包资格。

实施公益林管护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劳动关系问题,化解了后顾之忧,还节省了政府行政成本,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林区平安稳定。                                                                    (江 耀)

永康市林场产业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永康市林场产业项目“林下经济高效种植模式示范”通过验收。

“林下经济高效种植模式示范”项目新建主要内容包括开展林下经济品种调查与收集,挖掘乡土品种,引进新品种;建设黄精、三叶青、五味子示范基地28亩,开展毛竹林、针叶林套种黄精,阔叶林套种三叶青、五味子等模式试验;开展三叶青、五味子无性繁殖试验,繁育苗木一批。其中黄精基地10亩,1.5万株;玉竹基地3亩,约5000株;三叶青基地15亩,盆栽2000盆6000株,地栽9000株,一年后成活率85%。

项目设立后,永康市林场将进一步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巩固永康市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增长、生态良好、职工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林业发展之路。            (徐凌颖)

莲都区“三化”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莲都区古树资源丰富,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是一笔可贵的生态财富。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莲都区采取了“三化”措施。

保障“全面化”,莲都区林业局专门成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主要进行保护方案的制定、修改与完善,现场施工等指导工作,全面保障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开展。保护“个性化”,针对古树健康生长状况的不同,制定“一树一策”的“个性化”保护方案,并组织专家小组进行统一论证,确保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管理“檔案化”,对保护树木的基础资料、健康状况、保护措施、保护前后的对比照片等内容,系统地进行整理归档。通过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有利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已保护的古树,为今后的古树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叶江林)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land produces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