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美时代,做智慧宝妈
2018-05-14Neo哈娜
Neo 哈娜
姜晓希:在自然与音乐的氛围里滋养孩子
“我儿子每年兴趣班的花费比不上我自己兴趣费的零头,这模式够健康吧”
熟悉姜晓希的朋友都叫她希希,她顶着一头朋友圈里标志性的过腰长发,大学玩Band,毕业进文艺出版社,离职玩Gap Year自驾游,闲时摆弄花草学插花,简直是盖章认证的文艺青年。
俗话说,消灭文艺青年的第一大杀器是结婚生娃。俗话大概也是不太准的,希希生了娃后并没有离艺术越来越远,她说:“我觉得亲子生活只是过去生活状态的延续而已,不过多了一个娃或者两个娃。如果原来的状态觉得很舒服很适合自己,没道理因为多了孩子就要刻意去改变它。”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生娃后姜晓希仍旧奉行着“我行我素”,喜欢自驾就继续自驾,只是从租轿车出行换成租房车出行;喜欢自然旅行就继续自然旅行,只是把艰苦的徒步目的地换成比较成熟的国家公园;喜欢插花就继续插花,插完还不用担心多余花材会浪费,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在一边收她剩下的花材来插个自由式。
“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件很幸福的事,有兴趣加持,坚持就成为一件不怎么难的事了。我儿子每年兴趣班的花费不及我花在自己兴趣上的零头,我老公有时会嘲笑我,可是我对自己还有很多期待,先完成了这些再去期待儿子怎样怎样吧。不过有一点还挺欣慰的,不管是他现在报班学的乐高、编程,还是他没有报班自己玩的画画和插花,都维持了很长时间,而且还保持着自发喜欢的状态,这点很像我和他爸爸呢。”
看上去好像是玩一样的事,时间一久也就“玩”出了点名堂。姜晓希单身的时候组Band组到认识孩子他爸,婚后自驾游游到出书,学插花学到出展,看美剧看到出网刊,带娃带到创业儿童素质教育平台考拉优教。“嗯,一路艰苦我没有说,重要的是这个总结,觉得自己是被祝福的。”
“说真的,我们全家都很文艺的”
一个爱植物的文字人妈妈,一个爱自然的音乐人爸爸,他们家的艺术氛围浑然天成。“我老公(豆爸)是个比我更理想主义的人,更纯粹的艺术卦,我家小豆摊上我们这对自由主义爸妈也不知是开心还是辛苦的事。”
因为希希喜欢旅行,为米其林写稿时她和豆爸带着小豆整整3个月开车翻山越岭,走遍江浙沪皖的犄角旮旯,半夜在山里迷路,唱着歌壮着胆兜了四个多小时才转出去;住进百年老宅,倚着枯藤老树,悠然见南山;在田野里又兴奋又心慌地抓毛毛虫躲蛇……为了满足自己和小豆共同“想住在车子里”的心愿,小豆入学前的新西兰之旅,全程房车,每天在不同的景点里,自己烧饭做菜,自己搭帐篷搭野餐桌,自己铺上下床,自己清理污水。每天自由自在的,像吉普赛人,可以在信天翁基地的山顶开锅做饭,也可以在路过任何一个心动的农场、果园、湖泊或树林时停下来架起凉棚和吊床。希希笑言:“我和小豆有个约定,下次去我们打算把新西兰南岛和北岛的每一个小镇都住一遍,他说他也要出一本关于旅行的书。”
因为豆爸喜欢音乐,他对小豆的音乐启蒙弥漫在生活的细节里,晴天听风吹植物沙沙声,雨天听雨水淅淅沥沥滴落声,在家里时不时用瓶瓶罐罐玩旋律,无聊了穿起雨衣雨鞋去屋外泼水踩水听节奏。“小豆喜欢音乐,但对学吉他学鼓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从小他最爱的一直是画画。说到底,艺术就是一种表达方式,用来抒发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用文字、用语言、用音乐或是用图像表达,都是很幸福很美好的事情。”
在音乐和艺术的世界里悠游,在星空和大自然的怀抱里徜徉,始终持续探知这个世界,体验更多的兴趣与爱好,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一节节生动的“体验课”中,或许更会自发地去探索求知,远胜过那些在兴趣班里被动找“兴趣”的孩子们吧。
万佳:平衡的生活,内心的安宁,给予孩子们赋能式教育
“自律即心安,当妈的同时仍要持续地学习与自我成长”
自称“招聘狗”的万佳无疑是学霸一枚,香港大学管理心理学硕士在读、香港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法学学士,现从事炙手可热的智能金融行业。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奋斗于公司和家之间。
“当你成为母亲之后,生活的焦点不再是你自己,而是你和你的孩子们。”万佳说。妈妈这个角色虽然会带来幸福感,但也非常耗費精力。缺乏睡眠、持续不断为孩子担心、因不能时刻陪伴孩子而产生内疚感……这些问题令所有职场妈妈倍感挣扎,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根本无暇发展自己的爱好空间。但万佳却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同时兼顾看书看电影,高频率地写书摘,在朋友圈发表感悟博文和电影评论,还能抽时间运动,仿佛她的个人时间能“生长”,难怪身边的朋友评价她是“工作狂”“Keep狂”“读书狂”。当我们好奇于她是如何Handle这一切的时候,她笑言,“归纳起来很简单,事前规划,要事为先,动态调整预期。”
经过四年全职带娃,万佳重新回归职场后,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期,她说:“以中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带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这是一个家族共同的事,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自己的事尽量安排在孩子们睡着后,其他加班或者培训的时间就跟先生提前沟通配合。所以,自己的另一半非常重要,要和他有共同的愿景与共识,共同成长,互相理解。这些其实很难,需要自己先有倾听和妥协的觉悟,而这类修炼也会帮助自己快速融入新职场、新工作,对婚姻、对工作、对生活、对孩子们都非常有益,坚持下来的话,相信你换位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能得到持续的提升。”
“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望亲们先善待自己”
谈及自己眼中的完美女人,万佳认为:“一定不会是个无聊的人,她们一定是工作生活平衡、内心平静、知行合一的。”万佳每天坚持早起,跟着Keep做拉伸、瑜伽或心肺训练,和孩子们一起吃早饭,抵达公司后才正式开启职场工作狂模式。她说:“没有培训的周末会全天带娃,陪上课、陪玩、做饭、打扫房间、一起吃冰激凌看动画片,也会去逛公园、参加公益活动、郊游,甚至是带上孩子去市场体会柴米油盐。内容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能创造更多与孩子们一起相处的时间,重质又重量的亲子时间是必须的。”
和许多每天高频率晒娃的妈妈不一样,万佳的朋友圈都是自己的美照、Keep打卡、读英语打卡和个人博文的分享,她似乎更关注自身,以自己的感受优先,也更爱自己,似乎和其他妈妈有些不一样。面对我们的疑惑,她坦言:“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希望妈妈们都能懂得先善待自己。万事万物有其自然的生长周期和因缘,顺势而为,不要过分焦虑。把家人都当成独立的个体,在关系的运营中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自在相处才能长久安乐。自己向目标努力就行,不主动依赖他人,收回外界对自己的所有预期,我即是我自己。自己有奔头,有目标,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的脉络就会很清晰,也会变得更有能量,孩子们也乐于亲近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母亲也会带给孩子们赋能式的教育环境。”
俞小安:保持体态与外貌,时刻有颗少女心
大学时代就被选中成为日系时尚杂志《米娜》(《mina》)的模特,因为爱美爱打扮,继而成为时尚杂志的服装编辑。俞小安说:“大概从18岁起就往家里搬进一打一打的时尚杂志,对穿衣打扮、美容的研究和爱好或许是天生的一种本能。也正是这种本能让我始终致力于扮美这件事,无法想象自己成为素面朝天、不修边幅的一个孕妇或是一个黄脸婆般的母亲,所以我从怀孕开始就着手自己的‘美丽秘籍”。
或许因为身体不错,怀孕过程中的害喜、犯恶心孕吐等不适症状几乎没有,俞小安依旧每天打扮得美美的穿梭在摄影棚和明星采访的现场,大着肚子也不改行程地在新宿、涩谷街头旅行和出差。她说:“我的工作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精致优雅,而和美丽的事物打交道,自己的心情自然也美丽无比。”
妊娠纹是很多新手妈妈头疼的问题,把美丽当成事业来经营的俞小安自然不会轻易被它击垮。在她看来,要彻底消灭妊娠纹,什么时间搽油以及搽哪里至关重要。“基本上搽的部位就是最易长肉的位置,下腹部和侧腰部更要注意。”她特别提醒,肚皮上的每一个“小角落”都不要放过。至于何时搽最能“狙击”妊娠纹,俞小安毫不犹豫地表示:“从知道怀孕的第一天起就要搽,一天两次,直到生产的前一天。如果你第二天进产房,那么前一天仍是可以搽的。”
许多准妈妈孕期从不化妆,甚至连脸部的护肤品都小心翼翼。作为一个美妆博主,俞小安对彩妆和护肤品成分都颇有研究,她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杯弓蛇影,只要选择天然成分的护肤品,孕妇也能上个淡妆保持好气色。她说:“我是混合皮肤,所以我会分区护理皮肤。比如涂抹面膜,会在T区涂抹清洁面膜,其他区域涂上滋润型的面膜。另外,眼周肌肤很薄,一定要好好保护哦,要定期做眼膜,早晚的眼霜都不可以拉下。腮红和高光也是好气色的关键。腮红不用多说,粉色减龄,橘色增元气,梅子色添气质……高光可以打造水光肌的感觉,整个皮肤通透发光,绝对是孕妇和宝妈们的必备哦。”
“女性,要保持心态,时刻有颗少女心,即使生完宝宝也不要放弃自己,优秀美丽的妈妈让宝宝也为你骄傲;也要拥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的空间,随时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想要照顾好别人,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孕期还是产后都照样美美于人前,谁都可以成为‘辣妈。”骄傲美丽地晒自己,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这些恰恰是人们所需要传递的正能量。
创美时代,掌握时间的权柄
有娃还有工作,每天奋斗于公司和家之间,妈妈们经常抱怨时间真的很不够用。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高明地掌控时间、分配时间,就能创造更多的个人空间用以完善自我,创造美。美国知名的女性演说家Ruth Klein曾经把成年女性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传统型
这类女性需要把50%的时间用在家庭里,30%的时间用在个人活動,20%的时间花在外面的工作上。Ruth Klein曾碰到过一个自称快要崩溃的家庭主妇,检视这位主妇的个性和时间表,她发现:这位主妇是传统型的女人,在家时间多她才会自在,结果她为了“爱心不落人后”,把自己50%的时间花在给女儿的学校当义工,疲于奔命,家里想做的事做不完,使她有很深的罪恶感。
第二种:过渡型
这样的女性希望兼顾家庭和工作,她们需要35%的时间用于工作,35%的时间用在家庭,30%的时间用在个人的活动。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是这一类型,但她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花50%的时间上班,50%的时间在家庭,一点个人时间也没有,上班时怨叹顾不了家,回家后又怨叹家事做也做不完。她们最大的症结在于没有个人活动的时间,所以活得像一个无法断电的吸尘器。
第三种:追求成就型
她们希望把50%的时间花在事业上,25%的时间花在个人活动上,25%以下的时间花在家庭中。就Ruth Klein的研究,追求成就的女性,如果在家里当百分百的育儿机器,小孩和老公可能不会过得太舒服,而她自己精神上也容易出问题,反而觉得人生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