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圆桌文化

2018-05-14陈永军

天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圆桌会议红木圆桌

陈永军

[摘        要] 时下的“ 圆桌会议”已成为一种文化争鸣或者时政论坛的代名词,应用相当的广泛,在中西方都有独特的寓意。从中华传统文化到现代化的时代价值观,从普通饮食文化到高端的思想文化,试图解读圆桌文化。

[关   键   词] 圆桌;圆桌文化;圆桌会议

在中国举办宴会或者家庭团聚时,往往会选择圆圆的餐桌,围着圆桌,转动圆台,喜乐无比。现在的会议,小到一个公司的研讨会、媒体的时政评论,大到政府举行的报告、各国之间的政治谈判,都以一种叫作“圆桌会议”的形式召开。 《人民日报》就有一个以“圆桌”命名的栏目,火得一塌糊涂。圆桌文化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笔者一直以来都从事家具设计与生产,对圆桌、圆台、圆凳情有独钟,专注于圆桌和圆台的设计与制作若干年。根据自己对圆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此浅谈圆桌文化。

一、中国的圆桌文化

“圆桌”的核心关键词是“圆”,搞清楚“圆”的含义,我们就容易理解我国圆桌文化的内涵。据有关资料显示 ,“圆”字含义丰富,它本义是指天体。《集韵》《洪武正韵研究》有:“与圜同。方之对也。”《说文解字注》有:“圜者天体。天屈西北而不全。圜而全,则上下四旁如一。是为浑圜之物。”由此可知,“圆”通“圜”,天体义。“圆”字还有周全、圆满的意思,这是从它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天体本身是浑然一体、流动不息的,它做着无穷无尽的循环往复运动。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就是“圆”含义的体现。

圆是各种形体中最完美的形象,在我国“圆”始终是占主流和主导地位的。如天坛和玉器皆以圆形为主,就连中国的古典戏剧、小说都注重追求圆满和谐的“大团圆”式结局,体现了人们渴望幸福美满、完美周全的生活,“圆”所富有的人情魅力,极大地丰富和彰显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清代学者张英在《聪训斋语》上说:“天体至圆,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有不圆,圣人之至德,古今之至文、法帖,以至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

了解中国人对“圆”的认识和愿望,我们就不难理解圆桌在我国的特殊含义了。中国人喜欢圆,圆桌就成了阖家团圆、圆圆满满的象征。餐厅是家人们团聚交流情感的地方,一张圆桌,一家人 “围坐”或饮食,或谈天说地,蕴含着“团圆”之意。试想,一家人绕着圆桌坐,围成一圈,其乐融融,多么地温馨幸福。宴会上多选用圆桌也是这样的,办事的人希望能够圆满。圆桌文化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文化。

笔者从事红木圓桌设计和制作多年,对红木圆桌情感很深。红木圆桌是最常见的明清家具之一,也是中国家庭最喜欢的餐饮家具。当红木与圆桌相遇融合,随着台面的转动,人们对红木圆桌文化的遐想便延伸开来。当然关于圆桌宴请在中国也是有讲究的,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二、四、六等,右手边依次为三、五、七等直至汇合。这个顺序也算是我国圆桌文化的一部分。

二、西方的圆桌文化

在西方餐厅大部分是用长桌,圆桌与餐饮的关系不大。说到西方圆桌文化,主要说的是“圆桌会议”,还有一个像模像样的故事。据传说,在公元6世纪,英国国王亚瑟为了避免同和他统率的骑士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席位,故而围绕圆桌而坐,在避免与会者因席位上下的尊卑而引发纠纷的同时,也体现了让与会者平等自由发言、充分协商、平等待人的精神。此后“圆桌会议”这种不设上下尊卑席位,体现与会者一律平等、友好协商的会议新形式在短时间内就被西方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和运用。

圆桌没有棱角,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贵贱高低之分(就像现在国际会议中依旧用圆桌);圆桌没有语言,却表达了所有人渴望平等的愿望;没有臂膀,却拥抱着世间至高无上的公正原则。西方的圆桌文化正如他们所倡导的政治一样,表达的是西方人的理念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许多国际性争端,化解了矛盾。

以前西方圆桌会议用的是大理石圆桌,这也同他们的艺术表现一样,冷峻、威严,虽然说是平等,但是好似温度不够,缺乏柔和感。后来,“圆桌会议”大多就是用木质的圆桌了,木材具有亲和与短暂的特征;常用无纹饰的材质,纷繁复杂的纹饰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分散人的精力,而无纹饰的材质则可以让人思维保持高度的集中,不受干扰、专心致志做事。现在我们“圆桌会议”大概更多是西方的含义吧。在西方,其实“平等”和“自由”就是圆桌文化的精髓。

三、圆桌文化的现代呈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圆桌文化已在不断呈现新的意境,“圆桌会议”成为我国社会的流行语境。笔者百度一下“圆桌”这一主题词,满眼都是关于“圆桌会议”的内容。有教育圆桌、文化圆桌、时政圆桌、会议圆桌等。“圆桌”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

“文变染乎世情”,每一个文化现象的背后总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人们认识更加的开放,交流更加的频繁。近年来,一些国际性的会议相继在我国召开。“圆桌会议”独特寓意让圆桌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中。“圆”所体现的完美、圆满、周全的独特妙道与西方“圆桌会议”所追求的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精神相得益彰,“圆桌会议”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一些重要会议选用红木圆桌圆台更是把我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完美集合起来,充分展示时代的圆桌文化新内涵。如笔者的盛世江南圆台大王为G20生产的两张大型升降电动红木圆台“龙凤呈祥”,被放到了杭州西湖国宾馆1号楼东西两侧的最大包厢内。圆台选择用“龙凤”来充分反映中华传统文化,龙具有团结、兼容、造福人类、开拓奋进和与天和谐的精神;凤具有向阳、喜火、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的神性,龙凤是最完美的结合,图案也是最吉祥的图腾。每个圆柱桌脚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神龙和祥云。只见盘绕向上的龙透出一股王者之气,它们有的曲颈昂首,有的须目怒张,有的鳞爪锐利,似乎给圆台赋予了鲜活的灵魂。圆台的围板则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线条流畅,立体感强烈。从桌脚到围板再到桌面侧板的双龙戏珠的造型,让整个圆台充满了皇家气息,具有王者风范。除了可以自动旋转外,圆台最大的特点是台面拥有电动升降功能。在圆台的内圆区域上,铺设有一层色彩鲜艳的仿真植物,小型精致、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摆放其间,再搭上小型的音乐喷泉系统,一个赏心悦目的微景观就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凸显了中国人追求圆满的愿望,另一方面还能体现圆桌文化的平等追求,同时又加入了智能时代符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圆桌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和融合,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也在不断涌现。圆桌文化作为社会和生活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去发掘和扩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兵,浅论圆的人文意义[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2).

[2]何征.中国的“圆”文化[J].浙江工艺美术,2003.

[3]吴美凤.大圆桌的由来[J].紫禁城,2015(11).

猜你喜欢

圆桌会议红木圆桌
中国的象征:我记忆中的圆桌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的回顾与反思
雨后
一场激烈的创业圆桌会
凭祥红木文博城
刘远立 圆桌会议主持人
“圆桌会议”理论在处理宿舍关系中的运用
投资
中德美三国媒体畅言“圆桌会议”
如何辨别真假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