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两会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言献策很“有料”

2018-05-14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进中央全国政协职教

2018年3月3日-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两会将释放哪些职业教育改革信号,为职教人带来哪些“红利”?一起来看看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建言献策。

探索多种形式境外合作办学

身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放到了教育和金融方面,“这次,我带来了三个建议,分别是关于高职教育‘走出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消费者权益保護和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下的‘贸易畅通。”

郑亚莉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我国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郑亚莉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急需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我国职业院校中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也不断吸引海外学子前来求学。

设立“大国工匠奖”

职业教育与产业改革如何融为一体?如何应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职教与产业“两张皮”、“校热企冷”等突出问题?如何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2017年,“职业教育改革助推制造业发展”成为民进中央的年度重点考察调研选题。通过调研,民进中央提出建议,应从改革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入手,设立机制统筹教育部、人社部和其他相关部委、行业协会、企业的各类资源,实现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综合配置、协调发展。

同时,还应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释放多元办学主体积极性。设立行业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准入制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能享受教育费附加返还以及其他财政补贴(补偿)政策;在科技项目立项、成果评定时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作为一项评价依据。

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建议,设立“大国工匠奖”,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和尊重技能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综合整理自人民网、中国网、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民进中央全国政协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目标很复杂 意义很伟大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王国庆接替吕新华 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
我当民进中央委员这两年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