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叙事特色
2018-05-14安璐
安璐
摘要:索尔仁尼琴是在俄罗斯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极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其成名作,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为了全面了解索尔仁尼琴的作品、深入理解索尔仁尼琴的艺术世界,文章分析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叙事特色。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大墙文学;艺术特色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品,作品塑造了“伊凡·杰尼索维奇·舒霍夫”这一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农民形象,开创了“大墙文学”之先河。研究《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艺术特色对全面了解索尔仁尼琴的作品,深入理解索尔仁尼琴的艺术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具体分析了这部作品的叙事特色。
一、时间与空间的高度浓缩性
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从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10点半就寢),地点局限于劳动营营区和工作区这块被铁蒺藜包围的狭窄空间内。但这部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出场的人物有50多个,有姓名的囚犯就有近30个,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属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品性,在劳动营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演绎着人间百态。作者运用了联想、回忆等手法使作品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劳改犯们即使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与外界也有联系,如通过舒霍夫与妻子的通信及其回想向读者展示了苏联农村的今昔变化,通过队长的讲述向读者描述了卷入政治事件的小人物的无奈与悲凉。
作者将这种高度浓缩时间与空间的手法称为“聚焦原则”,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了解劳动营生活的全貌,受到心灵的冲击。这种浓缩方法成就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作品更有象征的意义,让读者从主人公“一天的生活”看到主人公十年的服刑生活,进而联想到主人公饱经苦难的一生。
二、叙事手法的独特性
(一)叙事人称的独特性
依据叙事学理论,第一人称中的叙述者生活在虚构的艺术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一个真切的、活生生的人物,第三人称中的叙述者尽管也可以自称为“我”,却置身于这个虚构世界之外。《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部作品的叙事人称是游移的、非固定的,文章有时运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促膝谈心般娓娓道来,有时则用第三人称作客观评价。而且,作品中的叙事人也并未完全扮演全知全能的“上帝”角色,只是适时地向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读者了解人物。这样既能反映现实又可以展现一种平和的心态,避免作品的风格过于阴郁,保留乐观主义精神。
(二)叙事用语的特点
首先,苏联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曾将索尔仁尼琴的现实主义称为“没有形容词的现实主义”,这从侧面反映出索尔仁尼琴用词的特点。比起用形容词来描写事物, 索尔仁尼琴更倾向于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如“人群像浪花般被击碎”“人像一排排稻草”“人像向日葵里的瓜子似的一个挨着一个”。在他看来,过多地使用形容词会使句子变得冗长,不如短句简洁有力。另外,在这部作品中,大量且集中地用动词加快了叙事的节奏,从而形成一种紧迫感,烘托出劳动营的特殊气氛。
其次,索尔仁尼琴认为现今的书面语是一种“磨光了的语言”。基于这种观点,在作品中他使用了大量的民谚或经其艺术加工的谚语,如“干活就像一根棍子,它有两端。为普通人干活,讲求质量;为上司干活,则讲求表面上漂亮。”“一想到刑期快要满了,线团上的线就要倒完了。”另外,为了表现劳动营的犯人来自苏联各地,文中不仅有俄语,还有乌克兰语、哈萨克斯坦语等,而且还使用了一些劳动营专用语,如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特指一种胶皮底的鞋子)。另外,作品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粗话以及一些自创的冷僻词汇。
参考文献
[1]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符·维·阿格诺索夫. 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萨拉斯金娜.索尔仁尼琴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4]索尔仁尼琴.牛犊顶橡树[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