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东省为例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018-05-14卢应涛
卢应涛
摘要: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因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制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文章以广东省为例,探究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及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广东省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具备浓厚的创业氛围,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因此,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究高职生成长特点,结合广东省地域特征和商业环境,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指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增强创业能力,多渠道、全方位融入社会。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有助于高职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教育相比,无论是教学内容、方法,还是教学思想、评价体系等都十分新颖;创业教育重在培养个性化人才,赋予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潜力。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互为补充,两者以崭新的教育模式为依托,对学生创业潜能进行开发,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使他们兼具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高职院校的一次考验,学校需依托课程改革,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忽视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另外,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具体表现为:在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专门的教研室或创业中心,缺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经费缺乏,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无法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即便开展实践,也大多局限于校园跳蚤市场、创业企划大赛等初级创业训练形式。
(二)缺乏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大多数高职院校仅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简单的教育形式进行普及和推广,并未立足于文化的高度对其进行挖掘和创新。校内大学生创业社团、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少,专业指导教师缺乏,没有制订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指导,较少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设计大赛,导致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化依托无迹可循[2]。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多由公共课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公共课教师不了解企业运营及管理,实战经验严重不足,再加上公共课教师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理论基础不扎实,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教学需求,容易将创新创业课演变成就业指导课或思想品德课。另外,教师结构单一,缺乏双师型人才[3]。
(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外部环境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要求有专门的实训基地,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所以很难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日常创新创业教学中,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本末倒置,仅注重创业园区建设而忽视课程体系设置,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另外,广东省鼓励高职生创业的相关政策较少,难以调动高职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
(一)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学校创新创业教研室应结合课程安排及創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本质和重要性,摆脱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依托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学生也要依据自身优势和性格特征,培养正确的创业观念,主动了解市场,确定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创业的热情及创业主动性,为自己未来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以赛促学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广东省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以此为载体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和创客们创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这种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创业大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其在纷繁的市场环境中发现商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学校应摆脱狭隘的创业思维,认识到创新创业与创办企业之间的差别,从培养企业家的误区中走出来,改变以就业为目标的功利化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校企合作、创办孵化基地、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分享沙龙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塑造他们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5]。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需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时,既要突出创业、创新、创造,又要凸显学生个性特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业教育理念相融合,以文化影响创业教育,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广东地区特色,关注广东地区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与服务,依托学校的专业及资源优势,孕育精品创业项目,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6]。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兼顾该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跨专业、跨学科渗透。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依据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及特点,将讨论式、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实践,更新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同时,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点对教师进行创业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其创业素养;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参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本校教师一起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例如,学校可邀请广东省成功企业家进校园,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客座讲师或开展创业相关讲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分享其创业事迹,深化学生的创业观念,传授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思路、技巧和方法等,助力学生创业。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求,以“众创空间”的模式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进行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设置。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共性需求,并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统筹全局,又要进行分层指导,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渗透高职人才培养过程。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通识型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帮助他们初步建构创新创业认知,从实践和精神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学生专业背景,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式应用于专业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既要实现学生全覆盖,又要凸显学生个性化。比如针对创业意识强、有创业思维和理念的这类学生,设置创新创业重点培训班,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并传授他们系统全面的企业运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等,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实战技能,确保他们在未来创业时能规避风险,成功创业;针对精英创客,可通过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构建职业型创业教育体系,为他们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援助等多项服务,如在校园创客空间内设置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社会、政府、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其实施过程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为此,广东省的高职院校要结合本地实际情況,认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从意识培养、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保障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着手,为高职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空间,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高振发,张保伟.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J].职教论坛,2017(31):44-48.
[2]王傅,刘惠苑,胡辉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5):41-46.
[3]郑文,林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广东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93-96.
[4]曹静,熊璠.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探究——以江西H高职院校为例[J].知识经济,2017(19):177.
[5]方应波.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建议——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8):139-142.
[6]高庆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