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研究
2018-05-14祝新宇曾天山
祝新宇 曾天山
摘要:在中国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科学的监测准确、客观地把握规模巨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精准转型的重要基础。该文通过教育信息化相关监测和评估指标及理论模型的文献分析,并结合对国内多个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参考CIPP评估模型,形成了涵盖建设、联通、管理、应用、效益五大维度的综合性监测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随后,经过滇西地区和全国31个省市抽样学校的实测,验证了该监测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反映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水平。此外,该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的研究仍需更深入的实测验证与调试,以最终提炼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动态监测模型。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监测指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作为法定基本国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为此,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义务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先后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破解机遇。但是,大投入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大产出。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大不大?使用效率高不高?应用效果好不好?这些都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布之际,如何利用科学的监测准确、客观地监测与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义务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与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相关监测与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评估有长期深入研究,研制了相对成熟的评估模型和监测指标,如:美国的STa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量表[1]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2006年3月发布的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The Self-ReviewFramework,简称SRF)[2];韩国的教育信息化评价[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经合组织关注信息化设备使用能力、互联网访问水平、数字资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情况[4]。
近年来,我国开始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评估,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含有6个学校信息化指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13年重新修订了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包含了10个学校信息化指标;同年,教育部科技司专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任务落实年度指标;还有中央电化教育馆牵头研制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5]。国内学者也提出了各种评价指标,如杨晓宏等建构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效益评价指标[6];焦宝聪等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7];李青等采用成熟度模型对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8]。徐显龙等研制了包含投入、配置和应用效果三方面的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9]。李贺构建了囊括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信息化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10]3。徐建等涵盖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应用、教研信息化应用、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保障等五大维度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11]。
(二)国内外相关监测与评估指标的主要特点分析
通过对现有指标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监测与评估指标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指标研究涉及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教师与学生发展、信息化教学应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组织与保障六大维度,已涵盖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个阶段与层次。第二,非常注重基础建设的监测评估,相关指标约占全部已搜集指标的40%,包括了网络接入、计算机软硬件配备、多媒体教室开设、校园网建设、数字教育资源等多个方面。第三,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监测评估越来越受关注,相关指标约占已搜集指标的25%,但大多是对使用频率、参与人数等浅层数据进行统计,缺乏教育信息化深層次应用的测评。第四,在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监测评估上有扎实研究,相关指标约占已搜集指标的25%,尤其对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团队成员构成等方面的指标设计相对成熟。第五,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涉及,相关指标约占已搜集指标的10%,主要集中在参与培训情况、经费投入水平、配套支持方式等方面。
总体而言,国内外现有的教育信息化监测与评估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大多数指标着重于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简单应用或管理保障方面;2.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乃至创新发展的指标相对较少;3.基础性和通用性指标占据主导,引导信息化前沿发展的指标设计不足,难以充分发挥监测评估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转型的引导作用。
二、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的实地研究
为了解当前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整体推进情况和实际效果,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的研究提供实践支撑,课题组从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围绕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监测项目的重难点,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到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北京市潮阳区)、重庆市伏足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广西自治区陵云县)、四川省(宣汉县)、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陵水县)、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西藏自治区(萨市)、吉林省(长春市、通化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地重点实地调查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各个层面的信息化应用效果,深入挖掘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的典型应用模式。
通过对上述地区的实地调研,课题组发现目前参与调研的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存在以下的积极变化:1.学校信息化基础软硬件环境建设总体较快,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数字教育资源接人率、使用率和教师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认可程度有所提高;3.数字教育资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强度和深度有积极的进展;4.大多数的学校都对信息化发展比较重视,设立了专门的分管领导,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或计划;5.部分学校日常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信息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6.学校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的培训较为重视。
同时,课题组也发现在参与调研的学校中,其信息化发展存在一些现实问题:1.后期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2.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及信息化教学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不足;3.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共享性不高,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体验不佳;4.学校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的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无法跟上信息化教学的需求;5.无论是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都缺乏专门的信息化发展监测与评估机制,也无相应的指标设计。
三、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监测指标设计的理论参考模型
从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政策文献资料的情况看,涉及教育信息化监测与评估的理论模型已有一定探索,例如:早在2007年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就在综合吸收了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全局评估视角以及StaR信息化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12]。2009年郁晓华、祝智庭和张润芝提出了教育竞争力模型[13];2012年王瑜则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成熟度模型[14]。2015年张屹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构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证测评模型[15]。2017年李青、赵欢欢、潘能喜又提出了基于成熟度模型的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16]。总体而言,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原创性监测与评估模型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教育信息化的监测或评估指标研究多是直接或间接参考已有的评估模型来展开。
鉴于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其监测与评估起步相对较晚,其原创性的理论模型尚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将较为成熟的评估理论模型作为其指标设计的参照,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监测与评估指标研究已涉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个阶段与层次的特点,课题组认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的研究可以将CIPP模型作为指标设计的理论参照模型,主要依据为:1.CIPP模型是一种改进/绩效取向的评估模型17,是一个关注反馈、促进方案或计划不断完善改进的评估模型;2.CIPP模型可以为政策委员会、学区局长、学校校长、教师、大学院校的行政主管以及评估专家等政策、项目或行政主管的决策提供参考;3.CIPP模型是一个涵盖某项活动全过程的评估模型,由方案或计划的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产出(Product)四项评估活动组成;4.CIPP模型是一个聚焦活动形成过程的评估模型;5.CIPP模型是一个关注产出效果和及时反馈的评估模型。
同时,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自身的一些特点与CIPP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契合:1.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不断创新发展的事物,需要一种引导、改进性的评估模型促其不断成长;2.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监测或评估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提供教育宏观或微观的决策依据;3.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是一个系统T程,需要系统全面的监测才能掌握其发展状况;4.当前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监测尤其需要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5.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效果或产出效益是当前政府、学校和社会较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监测指标设计的现实考虑
根据对国内部分地区的实地研究,课题认为目前所调研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对监测指标框架的设计具有如下启示:1.对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软硬件环境的监测,不仅要反映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配备,还要关注其背后的技术标准、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非显性因素;2信息技术与日常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的重要内容,应当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全面的监测指标,以掌握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实际行为;3.对于数字教育资源的监测不应当仅停留在数据量的简单统计,还应该着重于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4.对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监测不仅要反映出教师的信息技能水平,还要监测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5.可以设计有关学校信息化发展监测与评估机制方面的监测指标,关注学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建设;6.需要考虑设计學校信息化发展的产出效益方面的监测指标,关注学校信息化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填补当前学校信息化发展效益监测方面的空白。
(三)监测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结合已搜集整理的国内外主要教育信息化监测与评估指标大类分析和实地调研中所发现的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实情两方面的内容,课题组以CIPP模型的背景、输入、过程、产出四大环节为参照,对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解,提炼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建设(Constnichon)、联通(Connection)、应用(Application)、管理(Management)和效益(Effectiveness)五个维度,并据此初步设计了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的三级指标框架,并经专家论证后,通过云南省滇西地区的试测,对建设和联通部分的一些指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表述,同时筛除了管理、应用和效益三个部分不具有实际可测性的指标,最终形成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CCAME监测指标框架(如下表所示)。
四、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实测分析
在设计了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后,课题组又根据指标体系研制了包含“建设、联通、管理、应用、效益”五个维度的监测问卷,于2016年9月对滇西九个州市(除丽江外)的54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试测,并依据试测结果对监测问卷进行了修改。2017年9月课题组又根据科学性的抽样原则,利用全国教育调研联盟,从全国31个省市抽样了3000多所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经过两次实测,课题组进一步对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可靠性、特色性和先进性进行了验证分析。
(一)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实测分析
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两次实测结果反映出前期设计的监测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反映在如下方面:一是两次实测的信度和效度满足要求。滇西地区的试测结果总体信度检验值为0.900,五大维度的信度检验也基本在0.7以上,信度满足要求。同时,滇西地区样本的KMO值为0.879,表明滇西地区试测的量表可进行因素分析,效度检验符合要求。全国范围的监测调查结果总体信度检验值为0.932,各维度的信度检验也基本在0.7以上,信度较滇西地区的试测有所提高,而全国样本的KMO值为0.950,效度明显高于滇西地区的试测。二是两次实测的总体结论与分维度的结果与国内学校实地调研的总体情况基本吻合。第一次滇西地区试测发现滇西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发展起步晚、融合应用水平不高。全国监测发现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在起步阶段成效显著,片区间、城乡间、校际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这些结论与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较为吻合。在第一次试测过程中,课题组发现最初设计的指标体系中有关“信息化经费渠道” “资源获取渠道”等指标存在理解上的歧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遂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表述。
(二)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特色性实测分析
两次实测还对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的特色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反映出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首先,两次实测依托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监测的三级指标体系设计了等级监测量表,对滇西地区和全国的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总体发展状况及不同维度的现状进行了量化的分析,用明确的数值来反映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为相应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大数据研究积累了有效的数据资源。其次,两次实测反映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相较于国内的宏观统计数据,不仅能监测学校的软硬件客观性发展状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监测出学校在信息化的应用驱动、应用融合及应用创新方面的情况,甚至对学校信息化的应用效益进行有效地反映,较好地揭示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投入产出隋况。这些都是对传统的教育宏观统计的有益补充。最后,两次实测还加入了有关移动终端设备教学应用的相关监测项,对学校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不过在,第一次试测时,最初设计的指标体系在效益部分所设定的“师生信息化满意度”指标,由于内容涵盖的边界不够清晰,导致最终相关等级量表的监测数值过高,影响了最终的监测结论,于是将指标调整为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主体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客观发展情况。
(三)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拓展性实测分析
通过两次实测的实施和最终结果的分析,以及对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验证、反馈,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前该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融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指标内容,以确保指标体系的与时俱进和一定的前瞻性、引导性。(2)继续着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在教学应用创新、管理升级、空间应用、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指标研究,更好地凸显监测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引领作用。(3)在监测的结果分析上,还需要关注和解决学校信息化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用更加客观、科学、有力的监测结果分析,促进教育薄弱地区的信息化跨越式发展,让这些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能更好地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教育红利。
经过滇西地区的试测和全国测试之后,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验证,其测试结果与学校的实地调研情况基本吻合,体现出该指标体系可靠性较好,贴合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实操价值,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同时,两次实测的结果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关注建、通、管、用、效五大维度,能够综合体现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且等级监测量表的使用也让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差异得到了非常直观的体现,提高了监测结果使用的便捷性。不过,实测也折射出该指标体系在创新应用上的不足,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未能体现在指标体系中,在应用创新方面的指标设计上显得相对保守,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指标比重也相对偏低。最后,该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的研究上仍需进行更深入的实测验证与调试,最终提炼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动态监测模型。
参考文献:
[1] CEO Forum on Eclucacion and Technology.School Technology andReadiness C,hart (STaRChart)[EB/OL]. http:,/www.doe.mass.edu/hoe/sac/edtech/star.doc, 2015-08-26.
[2]顾小清,林阳等.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3] Kim,J.&Lee, W. An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students,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Korea[J]. Computer&Education,2011,(56):760-768.
[4] UNESCO.Regional guidelines on teacher development for pedagogy-technology integration[EB/OL]. ht 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05/1405 77e.pdf, 2014-11-28.
[5]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J]中周电化教育,2005,(10): 25-32.
[6]杨晓宏,黄兰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效益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8): 42-46.
[7]焦宝聪,赵意焕等.基丁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 38-41.
[8]李青,王瑜等.基于成熟度模型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 37-41.
[9]徐显龙,孙妍妍等.教育信息化就绪指数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10):86-94
[10]李贺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07-114.
[11]徐建,吴砥等.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術,2018,(2):120-126.
[12]顾小清,林阳等.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7,(5):23-27.
[13]郁晓华,张润芝等.教育信息化竞争力的模型设计与国际指标比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4-11.
[14]王瑜.基丁成熟度思想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17.
[15]张屹,白清玉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证测评模型及差异分析——以X省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5,(3):34-40.
[16]李青,赵欢欢等.基础成熟度模型的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