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遗嘱库
2018-05-14张双山
张双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但由于老人生前未立遗嘱或遗嘱交待不明,为争夺遗产,亲人反目者不在少数。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5A级慈善组织)共同发起中华遗嘱库项目,为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2017年11月,中华遗嘱库重庆分库正式挂牌。遗嘱库运行情况如何,意义何在,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办理遗嘱登记很严谨
2018年4月17日,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家住重庆市渝中区的肖先生夫妇一早就来到位于渝中区两路口的重庆村1号大厦905室——中华遗嘱库重庆分库办理遗嘱登记。
60多岁的肖先生,精神矍铄,退休后仍在工作,发挥余热。谈到遗嘱登记之事,他笑笑说:“有备无患。”
在老人与记者简单沟通后,工作人员接待了这对夫妇。
“先生,您是提前预约了的吗?”遗嘱库工作人员礼貌地问。
“是的。”肖先生回答并出示排队卡。
“那麻烦您把相关资料给我。”
“好的。”肖先生递过身份证和一摞密封资料。
在经过人脸识别、密室登记、精神评估、身份核验、指纹扫描、现场拍照、文档扫描等程序后,肖先生夫妇登记完毕。其间,有中华遗嘱库的专业见证人对遗嘱订立过程进行见证,并全程录像。
“中华遗嘱库的定位是体系化的遗嘱公共服务,其中最突出的创新是遗嘱登记,即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一系列严谨流程和技术手段来固定遗嘱订立过程和遗嘱形式,确保遗嘱的公正、安全、专业。”中华遗嘱库重庆分库负责人詹庆向记者介绍,中华遗嘱库提供的服务,是5种法律认可的遗嘱形式中的一种——自书遗嘱加见证形式。
据了解,目前中华遗嘱库系统有22种遗嘱范本,基本涵盖普通老年人常见的遗产分配需求情况。工作人员提供遗嘱咨询后,按照当事人遗产分配意愿由系统自动生成遗嘱草稿。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事人在专业见证人的见证下,当场按照遗嘱草稿抄写,便形成了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
“密室登记程序能确保排除外界干扰和胁迫;全程录音录像则保证了当事人完整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一旦发生诉讼纠纷,这些证据可以直接被法院采信,大大缩短了诉讼时间。”詹庆说。
此外,精神评估正常是在中华遗嘱库进行遗嘱登记的前提条件。为方便老年人,遗嘱库专门对接相关机构设立了便民通道,可现场进行精神评估。当然,当事人也可选择在其他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那么,老年人到中华遗嘱库重庆分库预约免费的遗嘱登记,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詹庆介绍,立遗嘱人除年满60周岁以外,其资产必须在中国大陆,资产处于自己或其他共有权人名下;立遗嘱人须具有书写能力,口齿清楚,视力、听力较正常;有文化,能使用汉语。在办理流程方面,立遗嘱人要前往中华遗嘱库重庆分库的登记中心现场预约,并凭借排队卡在约定时间到登记中心进行遗嘱咨询、起草,通过精神评估后,方可进行遗嘱登记。目前,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房产(2套以内),银行卡、银行存折(2张以内),证券账户卡(2张以内)等类型的遗产都能免费办理遗嘱登记。
立遗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七年前,王秀莲的独子因心脏病去世,为继承儿子留下的房产和存款,老两口跑了很多地方、走了很多程序。四年前,王秀莲的老伴又突发疾病,甚至连银行存折的密码都来不及说出就去世了。“家里的钱一向是老头在管,当时,现金全用在抢救上了,我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王秀莲说。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提前立一份遗嘱是最便捷、最稳妥的办法。
对于财富传承而言,遗嘱的重大功能之一就是财产清单。相信如果王秀莲的老伴生前立有一份遗嘱,交代好财产情况,亲人就不至于在承受巨大悲痛之时还焦头烂额。
据北京市人民法院统计,其受理的继承纠纷案中,七成因缺乏遗嘱导致,而在剩下的案件中,六成遗嘱被认定为无效。
“法律意义上,一份遗嘱的生效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件:一是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识清醒;二是为个人的真实意愿表示;三是遗嘱内容没有瑕疵。但事实上,满足这三个要件并不容易。”詹庆介绍,老人自己书写的遗嘱,如果没有在权威机构登记,一旦出现继承纠纷,很难证明这份遗嘱是本人亲笔并在精神正常、没有胁迫的情况下书写的。因此,遗嘱登记就成为定纷止争的重要一环。
那么,在中华遗嘱库登记的遗嘱又是否可靠?据记者调查,截至2017年底,中华遗嘱库生效的536份遗嘱中只有164份存在争议,而最后诉至法院的相关案件,法院都直接采信了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遗嘱。
遗嘱库体现公共服务温度
针对财产继承纠纷持续走高态势,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重庆市委副主委黄云建议,应积极倡导老年人自立遗嘱,并为老年人建立免费遗嘱库;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尚绍华也提交了《关于加强规范遗嘱库建设的提案》。
近几年,地方两会上,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提案。如,在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台联云南省委员会提出建立云南遗嘱库的集体提案,建议由省民政厅牵头,与中华遗嘱库合作,建立中华遗嘱库云南分库,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遗嘱服务。
中华遗嘱库的战略目标是建中国人的遗嘱保管库、传承数据库和中华民族家族传承的精神祠堂。这三大战略目标决定了中华遗嘱库本质上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作为公共服务载体,中华遗嘱库的功能自然是个别发生的法律服务不可比的。
“中华遗嘱库的服务与律师、公证处所提供的遗嘱服务具有性质上的区别。”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认为,无论律师还是公证处,所提供的遗嘱服务均以律师和公证员的个人技能为基础,无法大批量复制。如:一名律师完成一份遗嘱服务,需经过洽谈、协商、签约、收集资料、起草、见证、制作见证文书等流程,至少要几天时间。一名公证员完成一份遗嘱服务也需要一到两天。
据统计,中国公证员仅1.3万余名,而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2亿人,且每年以超过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按这个比例计算,哪怕只有10%的老人需要遗嘱服务,纵使全国所有公证员停止其他公证业务,夜以继日地工作,也无法满足需求。
也正是由于律师或公证处无法提供大批量的遗嘱服务,才为中华遗嘱库的成立及不断壮大提供了条件。
记者注意到,2013年中华遗嘱库在北京成立,之后又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重庆成立了七个分库。五年间,中华遗嘱库为10余万名老年人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着8万多份遗嘱。中华遗嘱库在提供遗嘱订立服务的同时,还提供精神评估、遗嘱登记、遗嘱保管、遗嘱传递、继承调解、出具证明等体系化服务。
更关键的是,中华遗嘱库的建立与发展还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
当一个家庭因继承问题产生争议时,需要做大量纠纷排解工作且效果不理想。与其事后投入巨大资源做低效努力,还不如事前投入少量资源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这就是公共遗嘱服务的巨大社会意义,也正是社会治理中“源头治理”思想的体现。
今年3月,中华遗嘱库举办了“幸福留言”活动,设立“幸福慢递”邮箱。老人可把自己百年后想对子女说的话写在信上,并投放到邮箱里。未來会有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将信件在老人预约的时间送到其子女手中。
“中华遗嘱库的相关工作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具有普及遗嘱理念的积极意义。”詹庆认为,下一步应通过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保障中华遗嘱库的良性运行发展,并让遗嘱理念深入人心。“这不仅能提升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关注,还能对树立正确生死观、处理家庭内部关系、家风建设等各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