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

2018-05-14黄霞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信息化

黄霞

摘 要:随着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高校财务管理环境、管理模式等发生了诸多变化。现代化管理能力的提升,致使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展开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大数据作为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大数据的应用才是关键所在。通过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高校逐渐构建起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项绩效考核机制,不仅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速度与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财务风险,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限定时间内使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要求数据处理模式更具决策力、洞察发现力与流程优化能力,是一种高增长率、海量的信息资产。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致使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出现变化,面临许多新机遇与挑战。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财务管理工作中信息收集、处理、输出、通信等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此类信息随时都可能被盗取或泄露,如何才能应对此风险,筛选数据信息、解决现行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值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研究。

二、现阶段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数据真实性与时效性有待考证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师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工作量与服务项目的增加,对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工作情况来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录入与处理新进师生的数据信息,还要处理实际工作中随机生成的信息。在管理此类数据过程中,很难保证不会出错,数据真实性有待考证。此外,高校内部管理结构的庞大与繁杂也进一步导致业务数据信息量增加,而且此类数据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可靠的,需要工作人员逐一进行甄选。

2.数据安全管理有待重视

基于大数据背景,高校应用大数据技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力,但却增加了数据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具体体现在数据泄露、信息被改动、系统被攻击等方面。高校财务管理数据包含了师生个人信息、财务数据、机密文件等重要数据,一旦此类数据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得知,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此可知,要想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必须要重视数据安全工作,只有落实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

3.人才资源有待开发

现阶段,不论是高校还是企业管理,都十分缺乏精通此方面知识,又具备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结构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即精通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人不理解大数据技术,而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工作人员却不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应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到提炼关键信息,为高校建设提供更加具有价值的信息,为高校管理者与决策部门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4.财务管理系统存在孤岛现象

高校财务报表除了要反映一定时间段学校方面资产、负债、收支结余及资金的使用情况,还需要展现出流动资金、人事管理、教育科研及后勤等工作的系统信息。但是,大多数高校将财务管理作为独立存在的部门,部门间联系比较少,且各部门选用各自特有的管理系统,没能形成统一的管理系统,导致信息重复的问题,数据资源没能形成数据端口,信息孤岛情况严重。

三、大数据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

1.为实现高校财务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现阶段,许多高校选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各系统数据资源没能整合到一起,数据时常出现重叠。加之没能实现数据资源的在线共享,对跨部门与跨系统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高校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不仅能提升教育科研资源的利用率,还从根本上提升了財务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有助于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和搜索能力

财务数据管理并不单指数量、金额、价格等形象化数据,还应包含图像资源、合作文件、管理者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过去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大多会将有形资源转换成文件数据,并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此技术的引入能从根本上提升数据存储能力与搜索能力,使形象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资源都能被收录到系统中,从根本上提升财务管理的能力。

3.有助于提升预估与解读能力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产生的数据资料也会与日俱增,作为评估数据安全与风险情况的关键要素,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升自己对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视。受到过去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能意识到这项处理技术的重要性,缺乏处理的深度与精度。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使用数据仓库与挖掘等大数据处理技术,能科学预估近段时间高校资本运营情况,帮助学校管理者更好管理资本,立足于整体匹配资源,从而不断提升高校的资本效益。

4.有助于提升预决算管理能力,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传统高校教育是借助量化管理高校财务数据来解读近段时间的收支结余情况,发现风险的第一时间解决风险。但此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性。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采取数据挖掘等技术,迅速解决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科学预测与管理,还能为高校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奠定扎实的基础,使财务管理工作变得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根本上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四、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创新变革财务管理模式,注重基础数据建设

高校方面需要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全程控制,而非是事后控制,财务数据资源的真实性、全面性与时效性应作为基本原则,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增加,财务数据资源将会越来越多,面对海量、琐碎的数据信息,高校应重视基础数据建设,强化师生信息管理意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信息甄选与解读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应遵照一致性与系统化的原则录入数据,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2.制定财务安全管理机制,提升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大数据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创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诸多启发,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性,高校方面应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财务信息安全机制,并配合实施风险防控方案,具体如下:其一,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对全校师生进行意识培训,提升个人的安全认知;其二,财务部门应注重日常数据安全的维护工作,定期备课并查看数据资源;其三,高校方面应设置防火墙、数据安全与访问权限等技术,以此降低信息风险的发生概率。

3.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指导,高校需要定期开展财务专业技能考核与大数据技术处理能力培训。高校应针对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邀请此方面的精英讲师或大数据技术领域人才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或为工作人员提供进修的机会,培养出一批精通专业学识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便于更好检测数据安全。此外,高校方面还需要制定人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制度,统一管理财务工作。

4.搭建一体化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高校财务部门应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搭建一个集财务预估、收费管理、财务决算等职能为一体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立足于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财务部门需要将数据管理、科研创新、资产数据化、生源管理及后勤等信息集合起来,搭建一个系统化的公用信息资源库,为实现数据共享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需要构建一个面向师生的规范化数据管理制度,对数据管理科学化、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诸多启发,管理人员需要认清大数据技术的挑戰,切实解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数据资源的全面性、真实性、安全性,从而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思婷.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山西农经,2017(23).

2.刘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与思考.江苏科技信息,2017(33).

3.刘爱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

4.刘天.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黑龙江科学,2017,8(11).

5.黄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与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7(09).

6.顾永惠.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文教资料,2016(15).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大数据财务管理信息化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