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城市群和小城镇

2018-05-14尹帅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群

尹帅

摘 要:当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来进一步推進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用动态均衡方法分析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演进机制,指出中国依靠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来发展城镇化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从区域结构动力角度阐述了城市群和小城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小城镇

一、引言

当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提出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模式的内在机理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者们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分为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技术方面,学者们采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同分类方法来测算城镇化水平,注重定量系统研究空间发展绩效。二是动力机制方面,学者们认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和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型。从阶段性来说,前一阶段的动力主要归功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转换等,后一阶段的动力主要是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和制度变迁。三是空间模式方面,学者们得到的结果十分丰富,并且都有很强的论据,主要的结论有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胶东模式等。四是实施途径方面,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均等化、产业集聚化、制度诱导变迁等多角度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途径。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视角从宏观角度逐渐向微观角度转变,研究技术从原来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研究重点从生产要素向结构和制度转移。但是,把城市群和特色小镇从众多发展模式中甄选出来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从区域动力演进机制角度分析城市群和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内在经济理论逻辑。

二、中国城镇化区域空间动力的演进机制

首先,回顾一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于是农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向工业和城镇大规模转移,这一结果造成了极不平衡的城乡发展态势,以及城市化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在实行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也使得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供给出现,在这一阶段城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城镇化经历了城市群、开发区、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等统筹城乡的快速发展时期,并且连绵城市群和城市网络体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思考一下城镇化的演进过程,我们会发现该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阶段,城镇化是以城乡二元结构为起点,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促使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一部分地区逐步实现城镇化。第二阶段,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城镇化进程推进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城镇先进的管理水平、人才和过剩资本等会流回农村,提升农村农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农村的生产效率提高,所以又会重复第一阶段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促进城镇化的向前发展。第三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层次的提升,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网络化布局、连绵体的区域形态将城镇化进程又推向一个高峰。

(1)需求拉动与供给推动的城镇化发展。需求拉动与供给推动的城镇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和城镇流动之间的动态均衡。需求表现为经济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城镇的生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本产生需求。供给则表现为农村为城镇提供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本。不过,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求表现为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开始向农村转移,农村农业表现出对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极大渴望,导致农村产业不断完善,布局更合理。供给则表现为城镇的资本、技术等要素不断输出到农村,寻找更大的利润空间。随着需求和供给不断地再平衡,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2)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下的城镇化发展。随着城镇化的纵深发展,剩余要素供给的推力与需求的拉力对于解释现行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或许稍显不足,区域结构优化逐渐成为解释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机制。“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结构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内生组织自动演化的结果,并不是人为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演化的原因在于不同城市规模之间在相互影响和作用。生产中的管理要素逐步向大都市区集聚,而具体的制造生产过程逐步向中小城市扩散,由此而形成现代网络型的城镇体系和连绵形态的大城市群。小城镇与广大农村紧密连接,依托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和自身特色吸纳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三、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结构动力问题

(1)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的同比增长率整体是下降的。在2001―2005年期间,同比增长率平均值为3.49%;在2006―2010年期间,同比增长率平均值为2.02%;在2012―2017年期间的均值为2.27%。从年均同比增长率整体下降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来促进其发展的动力在逐步减弱,也就是说这种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同时,从年龄结构来看,中国正处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生产力人口增长低于总人口增长的比例,也就是说劳动人口要养活越来越多的非有效劳动人口和无法劳动的人口。加之中国资本投资效率低下、生产要素压力巨大、生态环境日益紧张,集约型发展、创新驱动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总体来说,中国城镇化依靠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模式发展困难重重,这种模式难以为继。

(2)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间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区位熵来分析,区位熵越大代表该区域的有效城镇化水平越高。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Q=S/P,式中Q表示城市化区位熵,S表示区域GDP占全国的比重,P表示区域人口数占全国的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知,区位熵值大于1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这些区域城镇化水平高,区域经济也比较发达。河北、安徽、广西、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的区位熵值约在0.9左右,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区位熵值小于0.8的有云南、甘肃、贵州、西藏,其中西藏的区位熵值最低,只有0.5,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综上所述,中国各省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总体来看东部省区和南部省区的城镇化率最高,中部省区次之,西部省区最低,区域间的城镇化水平差距比较大。

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结构动力:城市群和小城镇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首先,城镇化发展依靠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原因在于:一是生产要素自身效力逐步减弱,比如人口老龄化、资本投资效率低下;二是根据城镇化动力演进机制,现阶段动力机制已经转变为内部区域有效组织。所以,区域结构自身的优化形成商务城市群和独树一帜的小城镇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兴动力。

(1)城市群促进城镇化由圈层式向网格式转变。城市群作为一种空间集聚结构之所以能够成为城镇化发展新的动力机制的原因在于集聚扩散效应、辐射带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能够带动周围中小城市的发展,实现协调的城市格局。从地域空间考虑,城市群是特定区域内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将各类城市组织在点、线和面相结合的空间网络体系中,充分发挥城市体系的整体联系性。从产业角度考虑,它不仅实现了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而且实现了产业的集聚,极大降低了因距离产生的成本,在城市之间的合理的分工也将产生更大的效益。从交易成本角度考虑,由于产业的集聚,凸显出外部经济的巨大作用,极大降低交易成本。在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之下,中小城镇参与产业分工,成为城市群的有效组织,自然而然中小城镇会与大城市有机結合起来,并且快速发展。

(2)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补充。因地制宜、以特色发展的小城镇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补充。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文特征等因素找准定位,精准发展,促使人口不断向小城镇集聚,是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又一活力源泉。比如在东部沿海地区可依托于产业基础好、资金来源充裕、基础设施完善的乡镇,甚至依托于资源禀赋先富起来的部分乡村,形成互联网小镇、电商小镇、特色制造小镇等,疏解大城市过密人口,缓解东部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中部地区,重点从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加快产城融合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而在面积广大但人口密度小的西部地区,发展阶段与发展禀赋均落后于东部,特色小镇大部分需要依托县域经济来发展,应充分依托本地特色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小镇、生态农业小镇、民族特色小镇、手工艺小镇等。

中国城镇化依靠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来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城市群和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有效空间结构动力。城市群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力,承担带动全国各区域中小城市的重任。小城镇作为城市群的有效补充,担负起缓解大城市病、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使命,成为农村人口就地市民化的重要载体,与城市群一起构成新型城镇化的两个不同尺度的建设形态。

参考文献

1.蒋晓岚,程必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区域经济研究,2013(02).

2.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管理与研究,2011(03).

3.刘振宇,魏旭红.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区域经济研究,2013(03).

4.张郁达.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5.姚士谋,李青,等.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地理研究,2010(8).

6.程艺,陈玲,等.特色小镇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解析.中国名城,2017(10).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市群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小城镇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尽快启动秦晋宁蒙沿黄国家级城市群建设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一镇一风貌”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中国城市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