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的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影响分析
2018-05-14卫琼
卫琼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面临居民消费率较低的窘况。虽然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在我国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消费问题,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入手,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居民消费需求;持久收入假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为什么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率在不断下降呢?这是国内外经济学家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同时也是我国努力在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个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另外,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会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吗?或者说缩小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会拉动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吗?由于我国处于特定的时期,居民的消费行为不仅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同,同时也与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同。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分配和消费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收入分配对居民的消费消费行为影响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两者的研究很多,很多研究认为收入差距确实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但具体的影响程度如何并没有确切的结论。因此,研究收入差距是否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以及具体有怎样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这种假说认为收入决定消费,收入的增长会促使消费的增长,但在收入的增长中消费的增长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后来的经济学家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只适用于短期消费函数,这种函数具有波动性,且从长期来看,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阶段稳定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不存在。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弗里德曼把收入分为短暂性收入和持久收入,他认为,从长期来看,消费是由居民的持久收入水平(消费者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决定的,即消费者不是根据当期的收入水平而是根据长期的持久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决策的。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对消费影响形成的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而暂时性收入通过影响持久收入来影响消费,这种影响只会造成消费短期内的波动。实际上,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消费函数对横截面数据和短期数据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但不能用于对长期动态数据的解释。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收入变动分为持久收入变动和暂时性收入变动,这一区别既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的波动,又解释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其持久收入理论更好地解释了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本文正是基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二、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实证分析
1.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以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来代表居民消费水平,用pc来表示,是被解释变量。计算公式:pc=C/Y,其中C为全国居民的总体消费性支出,Y为全国居民的总体可支配收入。以全国居民的城乡实际收入比来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用rr来表示,是解释变量。计算公式:rr=UI/RI,其中,UI为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RI为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本文使用1985―2015年的全国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85年为基期,用各年城乡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对数据进行缩减处理。
2.模型建立
为了能更准确表达长期趋势收入差距,选择收入差距的滞后期时从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一期一直到滞后十二期,建立城乡收入差距滞后回归消费函数模型如下:
= 0+ 1++ 2? 3?…+ 13?
3.向后回归和逐步回归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首先采用spss软件運用向后回归的方法对该收入差距滞后回归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回归估计,根据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最终保留了常数项和这些变量,根据各自变量的t值和p值,可以得出各回归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F统计量值为275.595,p值为0.000,所以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91,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87,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DW统计量值为1.750,该统计量值是显著的,说明误差项间不存在自相关;但滞后四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滞后五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大于10,该回归模型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此回归模型不可用。考虑采用逐步回归和向后回归相结合的回归方法对该收入差距滞后回归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回归估计,根据回归估计结果显示,模型最终保留了常数项、rr和这些变量。估计的回归模型如下:
= 0.8990.071讇讇?
(59.109) (14.450) (18.766) (3.004)
p (0.000) (0.000) (0.000) (0.009)
根据自变量各自的t值和p值,可以得出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非常显著;F统计量值为394.888,p值为0.000,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可决系数为0.987,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85,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非常好;DW统计量值为2.164,该统计量是显著的,说明误差项间不存在自相关;方差膨胀因子如下表1。
表1 各自变量方差膨胀因子
根据表1可以看出,各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说明估计的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说明当期乡居民收入差距、滞后四期及滞后十二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呈反向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滞后四期和滞后十二期的收入差距扩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会显著降低,反之亦然。说明长期趋势下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当期城乡居民消费关系存在显著性的关系,验证了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该假说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三、对策建议
调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够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消费差距,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地发展,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呢?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多数学者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与经济发展都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先扩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开始逐渐缩小。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使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城乡收入差距源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渐被打破,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总的居民消费水平。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显著差别,城镇居民的消费更趋于多样,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完善,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相对较单一,其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类、居住类和医疗保健类,要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政府可以提供给农村居民更完善的医疗保健制度,使农村居民在看病方面少花钱;推行家电下乡,提高农村居民在家庭设备方面的消费支出;提供给农村居民更多的娱乐场所,丰富农村居民的娱乐生活;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等等。
参考文献
1.亚当 斯密.国富论.唐目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5.
3.J.Duesenberry.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msumer Behavior.Rutgers Univeisity Press,1954.
4.余立凡,杜洋.中國农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设消费理论在中国农村的实证分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04).
5.Delia Valle,Oguchi.The Response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A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
6.托宾.通货膨胀与失业.现代国外经济学文选第1辑,商务印书馆,1983.
7.Musgrove.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
8.Brown C.Does income distribution matter for effective demand?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6(3).
9.Duoqin.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8(8).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