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大开发格局 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018-05-14邢忠义

奋斗 2018年7期
关键词:项目区龙头企业全区

邢忠义

绥化市北林区现有耕地324万亩,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百个产粮大县之一。多年来,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将打造产业发达、装备精良、技术领先的现代农业项目区作为目标取向和重要抓手,构筑大开发格局,为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强筋壮骨

围绕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配套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20多年来,项目区共修建灌排渠道863.9公里,硬化渠道139.5公里,修筑田问道路573.97公里;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1532座,新打机电井2007眼;平整土地37.46万亩;造林1.13万亩;架设输电线路214.8公里。如今,项目区干支斗渠全面升级,桥涵闸配套完善,路渠纵横形成网络。此外,沿路构筑绿色通道,沿渠打造绿色景观,围田建设绿色屏障,围屯构建绿色家园,生态林、防护林、风景林全面发展。生产条件极大改善,确保项目区灾年不减产,农民保增收。20多年来,项目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62.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3.1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5.7亿公斤,农民年人均增收915元。二是水田大棚育苗实现新突破。为解决水稻小棚、中棚育秧秧苗素质差问题,大力实施高台大棚和温室建设工程,共发展育苗大棚8949栋、近98万平方米,建温室115栋,建水稻催芽基地3个,水稻催芽面积达到66万亩,使水田育苗由分户经营向工厂化管理转变。在农发项目拉动下,全区告别了小棚育秧历史,通过推广大棚育秧技术,使水稻亩增产10%以上。三是农机化水平实现新突破。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田大户为依托,着力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增加大中型、高性能配套农机具,拓宽作业范围和领域,重点推广农业机械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已经成为项目区农业生产主角。项目区通过农机补贴等多种形式购置大中型农机334台,配套农机具591台套。目前,全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四是科技推广实现新突破。围绕基础技术普及、集成技术推广、突破技术试验、网络技术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科技示范区,引导科技人员创建、承建、领建科技示范项目,把农业科研单位与项目区、科研人员与农民、先进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20多年来,项目区共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插秧深施肥、控灌节水、玉米大垄双行等几十项先进技术。在农发项目带动下,全区建设各类示范园区30多处,绿色食品面积发展到1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8%。

二、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搭建平台

积极探索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一是以发展异地经济为牵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把发展异地经济作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地组织农民从事异地农业综合开发,开启了异地农业综合开发的先河。截至目前,全区在建三江、红兴隆、宝泉岭等地20多个场(县)从事异地开发面积120万亩,开发户达7500户,户均种植面积160亩,促进土地流转30万亩以上。二是以农业产业园区为牵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以优质、高效,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集中资金、突出重点,解决制约涉农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全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力地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带延伸,初步形成了內涵丰富、特色鲜明、良性发展、逐步壮大的产业园区,带动农业规模生产、产业融合、合作发展,园区内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5%以上。三是以各类型新经营主体为牵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扶持企业拉动型、科技支撑型、大户引带型等各类型新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截止2017年末,全区各类型经营主体发展到5415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四是以龙头企业为牵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速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在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互补发展的新机制。企业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将自身效益与农民增收挂钩,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三、培植农业产业龙头,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支撑

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把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速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新业态,以更好的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一是围绕技术改造,提升龙头企业。通过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改造升级了一批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拉动产业发展。金龙油脂、佳粮米业、富阳生物科技、佳地生物科技、段氏面业等企业已经成为全区产业化龙头。二是围绕产业融合,激活龙头企业。通过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使其转亏为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带动产业发展。嘉禾米业、金龙油脂、晨农牧业、黑土绿野农业科技等企业,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与当地农户采取租赁、转让、合作和订单的形式紧密衔接,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三是围绕动能转换,新建龙头企业。培育新建一批产业化龙头,促进产业发展。赛利肉联(雨润)、滨北正大、鑫诺瓜菜、中北生物科技等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转型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生机。滨北正大农业集团还牵头组建了电子商务协会和电子商务孵化园,会员单位200多家,会员间整合资源、相互兼容、横向融合,纵向发展,形成优势,打造同一品牌,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建设示范区及产业带,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样板

积极与农业科研部门加强合作,推动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此为平台打造水田示范区和旱田产业带,使其成为全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引擎。全区计划建设100万亩适口型水稻、100万亩专用型玉米、10万亩食用型大豆基地和5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一是以“河夹芯子”为核心,建设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围绕呼兰河、诺敏河(两河中间地带俗称河夹芯子)两大水系,以幸福灌区治理工程作为项目建设重要突破口,突出水利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建设,集中打造现代农业水稻产业园,各项治理措施全面提升,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治理面积近20万亩,扩大自流灌溉面积8000亩,单产超出全区平均水平的18%,受益农民22000人,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工-程。二是以东部乡镇为核心,建设优质大豆产业带。围绕金龙油脂有限公司,依托农业科研单位,更新大豆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实施良种良法,推广测土配方、深松整地等先进技术,建立“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打造优质大豆产业带,先后建设大豆高标准农田8.1万亩,项目区大豆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为优质大豆保护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三是以西部北部乡镇为核心,建设优质玉米产业带。依托象屿集团,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参股经营、租赁承包、统种分管,推进规模化经营,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先后建设玉米高标准农田6.64万亩,占全区玉米总面积的6.6%,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增加270公斤。四是以城郊蔬菜为核心,打造优质蔬菜产业带。围绕蔬菜产业龙头,以市场为载体,全力打造环市区蔬菜产业带,建立境内外网络销售平台,发展生态设施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建设了城郊蔬菜采摘基地,绥西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永兴香瓜和红旗西瓜基地,绥东金龟山庄蔬菜科普基地,绥北绿之源、圣龙瓜菜生产基地,共建设露天蔬菜基地20590亩,设施蔬菜基地14万平方米。五是以发展林下经济核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下经济一直是我区发展的短板,后发优势明显。我区围绕黑龙江中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优势发展坚果和北药产业基地4000亩,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带动项目区周边乡(镇)发展坚果和北药。通过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有效拉动周边乡镇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延伸,努力把大果榛和北药产业发展成为强区富民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摩俊宇

编辑/曲直

猜你喜欢

项目区龙头企业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