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与视频情境教学策略
2018-05-14徐菁
徐菁
[摘 要]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英语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和辅助工具为学生创设和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达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效果。通过讨论图片与视频创设情境以及分析一个教学片段,给出操作建议,同时给出教学要点。
[关 键 词] 图片;视频;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7-0208-02
一、概念界定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作为情境教学法中的一个类别,图片、视频情境是指,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图片与视频片段,将其运用在某一特定的教学环节,从而在课堂上创设出一个直观的语言背景。图片情境教学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也能稳定学生情绪,调节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视频中的真实、原生态的英语语言作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二、实例分析
本节课选自我关于一般过去、一般现在、一般将来时态的辨别运用课,实例部分摘自该课的复习新授与拓展部分。
语法内容:时态(过去式,现在时与将来时)的运用。
教学对象:五年制电脑专业学生(女生班)。
教学步驟:
1.复习新授部分
Step1.教师点击展示图片,学生描述。
教师直接介绍话题背景——喜爱的食物,并展示图片。给出相应的句子,请学生填入动词。
操作建议:教师可在展示图片之前,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猜测图片的内容,再填写句子。在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继续深入挖掘:“Is it past, present,or future?”并引导学生找到相关情境的时间状语,同时总结出判断时态的方法。
设计意图:先展示图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同时构建情境与时态表达的桥梁。学生自然地通过寻找时间状语影射出图片所表达的时态。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出时态判断的第一个方法——Time。
e.g.I usually______(eat)dumplings once a month.
Step 2.给出其中一个情境,通过给出原因,让学生猜测不同语境,并选择正确句子或者完成句子。
(1)I like dumplings because they taste good.( )
I like dumplings because they tasted good.( )
(2)Before we eat,we often _____(make) dumplings together.
During the meal,we ______(like) to talk about the news and funny things.
Every time when I am with my family,I ______ (be) happy and relaxed.
教师介绍喜欢吃饺子的原因,给出情境图片,请学生填写正确时态。学生判断句子非常准确,因为他们找到了同句中动词“like”。然而在完成句子一项,学生产生了困惑,有的学生回答的很快:I was happy.有的学生却疑惑地看着教师。教师通过再次展示前一张语境图片,告诉学生上文是“before we eat”,下文是“during the meal”,之后又是“every time”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是同一个语境,有的学生直接冒出了“we like to ...”教师继续追问:“What about the last sentence?”学生纠正了刚才的答案:“I am happy ...”“Why?”这时,学生给出的原因是上一句的时态。教师判断出,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句型,理解情境发生的时态,已经能够总结出上下文语境判断时态的方法。此时,再引出context的概念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操作建议:这里的图片选择应该是能体现有效情境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习得反馈,决定图片回放的次数与讲解的详略度。必要的时候,母语的适当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境的概念以及运用语境判断时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本节课难点的克服提供了一条较为有效的方式。
2.拓展部分
Step 1.教师播放视频,学生了解时态的应用。
教师此时播放事先下载的视频歌曲,请学生边听边观看,理解其中的时态。学生对视频很感兴趣。
操作建议:教师第一次不要让学生进行细节填写,而是整体观看理解。从语境感受时态的变化及用法。教师可以在播放前,请学生关注歌词中时态的转变以及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有声媒介,给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视频是图片与声音的结合,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图像直观把握场景,通过听地道的英文表达了解语法的运用。
Step 2.教师再次播放视频,学生填写歌词。
教师将事先设计好的学案发给学生,部分与时态相关的歌词通过听写的方式请学生摘录。学生已经听第二遍,有了总体把握,也不再畏难。而是跃跃欲试地准备听写。在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很专注,而且大部分的内容都能听写下来。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听到完整的答案,于是她停顿了一下,看看周围的语句,填下了答案。
操作建议: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对视频的选取进行梳理,同时对时态填写部分有充分的预知,在学生学情的分析考量下做好学案的设计。在检查答案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填写的理由,利用过程性教学法做到真正掌握,踏实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填写歌词的手法帮助学生拓展不同语境下的时态运用。激发学生兴趣,降低任务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操作要点
(一)有效运用图片、视频,实现意义先行原则的必要运用
英国教育家JayneMoon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语言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先放在意义的理解上,而很少关注语言形式或语法规则。这里的语言形式是指发音、单词、句子等。这说明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取语言意义的能力是很强的。因此,英国专家提出,在语言的学习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生动的情境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运用学过的语法项目进行实际性的情境对话,最后再把学生引导到语法规则的学习上来,巩固所学内容。
因此,在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运用不同的手段创设有效情境。这里的“有效”就体现在用多少图片、视频以及用什么图片、视频。它必须与我们设置的情境有直接的关联以及必然的关联。切忌无用的堆砌。这不仅能提高情境创设的效果,也同时节约了英语課堂有限的时间。
(二)图片、视频与规则结合,体现隐形原则与显性原则的合理运用
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与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是教育专家在语法教学方面提出的两种教学方法。显性语法教学侧重在教学中直接教授语法规则,而隐性语法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语言,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归纳出语法规则。
在情境教学法教授语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不能单纯使用隐性语法教学,语法规则的讲解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当然,这其中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案例中,教师先利用图片创设情境,通过操练,帮助学生归纳语法的使用,而同时,又将必要的影响学生理解以及使用的相关语法规则的介绍穿插在操练过程中,达到了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的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语法规则呈现,帮助学生延长记忆时间,构建长期记忆的知识体系。
但是究竟是以显性语法教学为主还是隐性语法教学为主,要根据不同的语法项目以及教师设置的不同教学目标而定。总之,必须在相应学情的前提下把握其合理运用。
(三)规则解说适度,提倡适量原则的重点关注
意义先行以及隐性语法原则的使用前提下,教师已经明白显性语法教学适当使用的重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怕语法项目讲解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详尽地解释,导致学生越听越模糊,同时对语法产生了恐惧心理。那么,对适量原则的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语法项目的讲解要适时、适量、适度。适时是指学生在无法运用语法表达,以至于影响交际目的的时候,或者语法错误反复出现在交际过程中时,教师应该抓住契机,给予指导。适量是指在讲解语法项目时,语言应浅显精炼,清楚明白。适度是指就事论事,不要延展,让学生在没有掌握现行语法项目的时候,加重他们理解与学习的难度。
(四)图片、视频的有机联系,过程性教学的始终贯穿
过程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必须以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认知形成的内在联系为线索,充分展现和经历其中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情境与知识的前后联系越紧密,越能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学习系统,有效发挥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此,在设计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图片与视频的前后衔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有效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语法规则,内化习得的知识。在本文分析的案例中,教师通过图片设计了“喜爱的食物是什么”“为什么喜爱”再到“结果是什么”与“为什么是这个结果”的情境,并将时态的运用恰当嵌入情境中。而与此同时,教师也将语法项目——时态分成了两个维度:三个时态的定义、三个时态通过时间状语的辨析、三个时态通过语境一致的辨析的横向维度以及每个时态的特征以及常用错误的纠错这个纵向维度。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消化三个时态的具体运用难点。
情境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几张图片、几个视频堆放给学生,而是必须关注它们的有效性、前后联系性以及学生在情境中的运用程度。只有教师更加细致地研究、准备,才能更好地发挥图片与视频在情境教学法中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徐天英.情境教学:构建高效中职英语课堂[J].校园英语,2017(2).
[2]朱陶.寓教于乐: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