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同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前景研究
2018-05-14于梦瑶
于梦瑶
摘要:本文尝试指出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当前存在哪些阻碍双边贸易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双边贸易产生的影响。最后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引。
关键词: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前景展望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转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仅要关注国内的变化,也要着眼国际的动向。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合作,东盟国家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且近几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愈发紧密。研究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前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新形势下巩固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我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行中,成员国进行了减税安排,近九成的产品关税为零,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也降至0.1%。该区域国家相互开放市场,将会使我国和东盟将近19亿消费者受益。2016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4776亿美元,与1991年我国同东盟建立伙伴关系时相比,增长了近60倍。对于东盟而言,我国是东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与我国的贸易总额占据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大。东盟国家将我国作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积极与我国开展经济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和自贸区的发展,东盟国家对我国和自贸区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从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双边贸易结构仍然以机电产品、钢铁、矿产、橡胶这样的传统型产品为主。但是,贸易商品的结构已经开始优化,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由初级产品向制成品转变。
从我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角度来看,双方的相互投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截至2015年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东盟对华投资与我国对东盟投资相当,平分秋色。我国对东盟投资增长也较为迅速,特别是2010年之后,东盟每年可以接收到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60%的巨额投资。从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增长势头较猛,近几年,我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投资额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三、双边贸易前景分析
第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作用下,我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将会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也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局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助力下,我国与东盟将享有更方便的运输条件、更多的商业机会,双方贸易进展将更加顺利。一方面,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缓解资金压力,加强了我国同东盟各个国家的连接,使双方国家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各国可以接触到更大的市场,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是互利互惠的,以电力领域为例,东盟国家电力资源不充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发展。目前,有供电缺口的东盟国家主要有泰国、越南和柬埔寨,这三个国家需要从我国进口电力来弥补缺口。我国推动“一带一路”,积极与途经地区展开合作,建造传输电力的基础设施,并协助相关国家对落后的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我国企业可以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积极与沿线国家进行产能方面的合作,既能为东盟国家提供更好的贸易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
第二,亚投行不仅可以促进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侯懿轩等,2015)。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社会提供更便利的发展条件。东盟各国经济增长态势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发展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较为迫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各国之间的交流提供方便,也可以大幅度降低中间要素成本,使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大幅度优化社会资源利用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会给产品和服务的输送提供更多便利。可以发现,建设基础设施可以带动经济强劲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我国而言,成立亚投行可以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使进出口增长更加迅猛,同时,还可以形成贸易与投资的溢出效应。亚投行的运行将会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为我国“走出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对于东盟国家而言,亚投行的成立,有利于加强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东盟国家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为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方便相关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可以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大幅促进我国和东盟的发展,也将会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积极力量。
第三,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既有贸易转移作效应,也有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指的是自由贸易区外非成员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自由贸易区内成员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取代;贸易创造指的是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导致贸易规模的增加,即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被自由贸易区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
自由贸易区会取消或降低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我国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会增多。与我国相比,东盟国家在食品、能源和电子产品等方面可以提供价格更加低廉的产品,因此,我国从东盟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棕榈油、天然橡胶等资源型初等产品的进口将会增多,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进口也将进一步增加。
四、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也很相近,这决定了双方比较优势的相似性。由于关税同盟的存在,东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增多(裴子英,2016)。这些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生产同种类产品的企业造成极大的打击,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东盟各国资源禀赋大体相同,这使东盟各国发展区域内贸易比较困难,内部贸易总额所占比重也比较低。东盟国家的特点决定了各国经济难以有效整合,经济力量相对零散,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东盟国家处于劣势地位。
第二,贸易发展不平衡,这也是我国同东盟发展双边贸易的一大问题,主要变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对于贸易而言,我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较少,虽然双方都在相互投资方面做出努力,但是投资总额额和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另外一方面,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说,服务贸易明显落后。我国和东盟国家都擅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少、竞争压力大,很难为我国和东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支持。
第三,为了更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发展国内经济,我国和东盟国家成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然而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区却没有充分表现出其应有的开放性。主要原因是自由贸易区内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整体水平差异较大,很难制定普适的经济政策,因此,自由贸易区国家很难整合,一体化水平也不高,很难顺利实现自贸区的整体目标。
第四,历史问题。这会对双方造成经济消耗,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双边贸易的顺利进行。要发展双边贸易就必须正视矛盾,管控分歧,使双方回到和平谈判的问题解决机制上来,通过双边贸易的发展为双方带来财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五、政策建议
第一,我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要想提高双方的合作能力与水平,就要充分了解各国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我国与东盟国家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产品,各国应该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加大生产和出口力度,通过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差异化。我国和东盟各国在很多产业都比较相似,在这些相似的产业上,各国应进行良性竞争,通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增加商品价值,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上竞争,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各国的整体出口实力。
第三,协调发展机制对于经济体制的完善來说至关重要,协调发展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完善自由贸易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独特优势,用市场的手段来优化资源配置。然而,放任市场,缺乏监管,也是不可行的,这样会导致一些由于市场调节而产生的弊端。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将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既要发挥市场的优势,也要体现政府调控的指导作用。
第四,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迅猛,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也随之飙升。与东盟国家相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我国逐渐丧失了绝对优势。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我国应该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策略,逐渐向东盟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通过专业化分工,各种产业的生产效率都能得到提高,各个产业的生产国都能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和交换,双方的福利水平都将得到提升,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