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8-05-14吴琳
吴琳
[摘 要]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1],为后续学习《诊断学》《内科学》打下良好的医学基础。盲生由于先天或是后天的原因导致其视力障碍,无论从生理或是心理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授课教师需要探寻授课方法,一方面需要根据盲生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病理生理学》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大岗,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盲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将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推拿治疗中。
[关 键 词] 盲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192-01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的是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以及疾病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重中之重就是讲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2]。
《病理生理学》对一般正常视力的学生,其教学手段不外是老师的课堂讲解、PPT课件,一些仿真的模型,都是“眼见为实”,教学效果相对于盲生来说要好一些。但是面对一些非常抽象的环节:比如讲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一章节,很多概念性的知识理解对于正常视力的学生来说都非常有难度,那么对于盲生掌握《病理病理学》的基础知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盲生先天或是后天的原因,他们缺乏对疾病的发生机制的一个整体认识,难以做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比较形象动态的理解和应用。但是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盲生学生的听力和触摸感是要高于常人的。例如在讲解消化性溃疡这一章节时,首先让盲生触摸胃的仿真模型,重点触摸幽门部的黏膜皱襞,可以摸到皱襞相对于贲门部而言,黏膜皱襞减少,对于胃酸的刺激,这样防御就减弱了,从而可以充分理解了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部,这样于盲生来说就会理解和掌握得相对容易和准确。
一、善于归纳总结各个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表现的共同点
作为推拿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医学知识较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很好的归纳总结是盲生医学素质的重要体现。例如讲到的发热是属于基本病理生理学过程,后面讲到的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中都会提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何理解这些章节中提到的水、电解质紊乱里所讲的低钾血症?这时学生对于各章节的归纳总结就很重要。
在教学中,首先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体会和理解人体体液组成部分,运用比较记忆的方法来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区别,在后续学习各个章节中,例如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中都涉及到水、电解质紊乱,这些系统的改变有何相同点和异同点,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将知识点记忆深刻,让后面的系统学习可以做到有理有据。对盲生而言,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去引导和详解。在老师的引导下,盲生不断地在总结中掌握到正确的医学思维方式[3]。
二、善于利用学生听的优势
对于盲生的教材,最好能有专门与汉文教材相匹配的盲文教材,但是在市面上很少能做到完全匹配,所以对学生而言,无疑是增加了阅读方面的障碍,这会严重影响到盲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效率和准确度,针对这种情况,能否可以利用学生听力方面的优势,在课堂给学生多听音频,将每堂课上讲解的重点录制下来发给学生,同时在课堂采取音频的方式也可以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会增加学生的课堂兴趣。
三、善于利用师生角色互换,启发式教学
在众多的教学手段中,启发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最好的一种方法[4]。教师可以从之前学习过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基础作为引子,采取盲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即用耳听、用手摸、用大脑去联想等,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来充分调动盲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回顾并运用、归纳、综合,师生角色互换,将一堂课变为学生的主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观察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很棒的[5]。
四、结语
盲生视力低下,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时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作为一名基础医学教师,针对此种现象,是否可以考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师生角色互换、PBL教学法,利用音频等形式合理开发学生听力方面的优势,力求将基础知识以一种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张子敬.病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2]刘红,钟学仪.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孙伟霞.全纳教育理念与实施[J].煤炭高等教育,2003(5):20-21.
[4]冯莉.对启发式教学艺术的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3):30-33.
[5]黄志成.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