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舞台杰作《卡尔米纳·布拉纳》

2018-05-14高川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音乐分析奥尔夫卡尔

【摘要】《卡尔米纳·布拉纳》于1937年6月8日首次公演大获成功,昭示了卡尔·奥尔夫已成功地开启了将“原始-本初-人文”“音乐-舞蹈-诗歌”融合成浑然一体的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大门;创造和奠定了独辟蹊径的20世纪音乐创作中的“奥尔夫风格”。本文以《在酒店里》《爱的宫殿》为切入点进行音乐分析,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这一音乐舞台杰作的内在张力与魅力。

【关键词】卡尔米纳·布拉纳;卡尔·奥尔夫;音乐分析;在酒店里;爱的宫殿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卡尔米纳·布拉纳》这部诗集所描写的饮酒、女人与爱情毕竟是那些六百多年前的戈利亚德们的借题宣泄与讽刺,而并非不堪入目,更多的是质朴的、本真的、直白的、人性的表达。这正与奥尔夫的“表达愈具有本质性、单纯性,效果也愈直接而强烈”的想法相契合。卡尔·奥尔夫在舞台音乐作品《卡尔米纳·布拉纳》创作中将这一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剧中间三大部分,是在总的主题思想统率下各有所着重:《春天》: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生气昂然,温馨祥和,处处充满爱情的喜悦与甜蜜,命运女神将一切引进了天堂般的世界;《在酒店里》:爱情失意,在酒色中消沉,人生宛如落入了地狱一般;《爱的宫殿》:爱情充满人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结对步入婚姻的殿堂,备受祝福。这是命运女神在人间播下的爱的种子。

尾声的歌词与开场第一首合唱的唱词完全相同,这里似乎暗示着命运之轮在不断转动着,进一步强调命运女神作为世界之主的伟大力量是永恒的,芸芸众生只有感动惊叹、反思深省!

一、《在酒店里》In Taberna(In the Tavern)(11-14)

这四个分曲有一个总特点:全是男人们的事,意味深长。

第十一曲:男中音独唱《我心中似火燃烧①》(Estuans interius)

乐队齐鸣A小调的属音e,木管组加以颤音延长,这一引子似在预示着,命运又再次来给人们以打击了?男中音歌唱家饰演一位控诉世道不平的人,他情绪躁动、口若悬河唠唠叨叨地高唱着:“我的心似火燃烧/心中充满愤怒/痛苦撕碎我的心/我要尽情控诉/造就我的是烂泥/大地上的尘土/好比一片枯树叶/任凭狂风摆布”附点节奏固执地反复着,正如这个男人内心的急躁;旋律几乎只是主和弦,以表现出他内心的空虚;每个乐句的句尾都是特意将诗词朗诵的重音与旋律节奏的重音相悖,使人感到这个男人十分愤慨;歌唱的音域跨度十一度(e-a1),而且是在速度极快的进行中反复演唱三段歌词,每段的尾句都需停留在e1-g1之间,第三遍则翻高到a1,颇有难度。最后,他无可奈何而又痛定思痛地唱出了“与其明日的拯救/不如今日开颜/只求肉体的解放/不求灵魂升天!”的渴望人性自由、人性解放的心声!

第十二曲:男高音独唱与男声合唱《我曾在湖上四处漫游②》(Olim lacus colueram)

分曲引子运用大管的音色,以变化节奏重音的4/4拍中如泣如诉地奏出。高男高音犹如一只天鹅跌跌撞撞地来到了被厨师烧烤的惨烈“现场”,它的灵魂以高亢而悲凉的声调哭诉着悲惨的遭遇、控诉着残酷的命运:“我曾经生活在人间/四处漫游在水上漂/天鹅的生活多美好”、被宰杀烧烤“厨师他拧着我烧烤/火苗使我在受煎熬/烤熟好供人吃个饱”;而当烤熟后则被争相分食:“我躺在盘中静悄悄/不能再飞翔四处跑/食客张牙咧齿向我瞧”;男声合唱每次都以激昂的声调无比愤慨地紧随其后。同时又转换成一群正在餐座旁等待烤鹅的伪善的人们,心口不一地叨咕着:“可怜,可怜!/如今凄惨/被烧得黑又焦!”,随后,乐队间奏进入,一串跳音,既像天鹅的灵魂在挣扎着避开痛楚,又像这群人拿起手中的刀叉四分五裂地切开烤鹅分食了。最后是一丝空茫的回响(第一圆号在长音中慢慢减弱消失),留下一片沉寂。

值得一提的是,此分曲为《卡尔米纳·布拉纳》中唯一的一个男高音独唱唱段。由于音域极高(c2-d3),且是唯一的现场展现。因而一般情况下均由高男高音(countertenor③)担纲演唱,通过其特别的声调来描绘天鹅死后惨状,影射并揭示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人犹如砧板上的鱼肉,任人摆布、任人宰割。人间存在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无奈与悲凉,惨死的天鹅所述说的就是这个真理!

第十三曲:男中音独唱与男声合唱《我是修道院院长》(Ego sum abbas)

是一首谐谑的讽刺歌。紧接上一曲,无引子直接进入宣叙调,由男中音自由即兴地、指手画脚地、非常夸张地、带着醉态地嚷唱:“我呀,我呀/我呀是院长/是院长/是修道院的院长/修道院呀专为酒徒来开放/我只关心酒徒兄弟寻欢作乐/谁在酒店向我表示衷心敬仰/他做完礼拜就请便了/他拔脚就溜走/他尽管拔脚溜走放声唱。”这一别具一格的唱段旨在揭露:在酒徒院长的带领下男盗女娼、寻欢作乐、横加管辖的罪恶行径;他打着酒嗝宣泄着愤慨之情,其他酒馆里的受过伤害的人们也随声激愤附和着:“恶运!可耻!你又干了什么好勾当!/恶运!可耻!/毁尽我们人间乐/断送我们好时光/恶运!可耻!/恶运!可耻!”直到这个醉汉醉倒,在哄笑中结束。

这一曲有一点比较特殊:乐队伴奏是由打击乐器和加上弱音器的铜管乐器担任的,色彩奇特,与滑稽的气氛浑然无间。

第十四曲:男声合唱《当我们坐在酒店里》(In taberna quando sumus)

一首由大编制的管弦乐与男声合唱共同演绎的整部作品中篇幅最长的曲子。它描述着一家酒馆店内的场景,一群喝得烂醉的男人赞颂着醇酒的美妙:“只要我们走进酒店/不问坟墓/不管阴间/我们尽情作乐寻欢/不惜为之满身流汗/金钱换来上好美酒/我们决不吝啬金钱……/可是我们不怕死亡/尽情欢乐饮酒歌唱/轻松愉快/我们干杯/为付酒钱的主人干杯/二为遭受禁闭的人/三为仍然活着的人们……/六为俊俏的小姑娘干杯/七为绿林中隐藏着的盗贼/八为迷途徘徊中的兄弟……十三为迷途中的好兄弟/也为主教也为皇帝我们大家痛饮一气”他们如此這般地寻找着理由,让自己一杯接一杯地狂饮。

此分曲旋律时低时高,速度时快时慢,把醉汉呓语乱言的情景表现得惟妙惟肖。这首男声合唱主要难度是,在节奏绵密、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如何将繁长的歌词整齐划一、犹如一人似地演唱出来。

到此,《卡尔米纳·布拉纳》的第二部分《在酒店里》在借酒消愁、借酒壮胆、纸醉金迷的戏剧性场景中收场了。但它的尾声(第14分曲最后的9小节)却有着不尽的深意。那最后五小节由铜管组奏出的逐渐增强的长音似乎暗示着人的欲望是无限膨胀的,无论怎么填塞,终不能使其满足!

二、《爱的宫殿》Courd DAmours & Blanziflor Et Helena

《爱的宫殿》的十个分曲是以男女爱情的发展过程连接构成《爱的宫殿》(Courd DAmours)(15-23)和《勃兰齐弗洛尔与海伦》(Blanziflor Et Helena)(24)是它的两个主要场景。

(一)《爱的宫殿》(Courd DAmours)(15-23)

这里的九个分曲,讲述了这么一个爱情故事:无论何时何地,爱神都会随时降临,爱无时不在涌动;失恋让小伙子承受沉重的打击与痛苦,但只要另一位少女出现并燃起小伙子爱的火苗,他便会再堕爱河。青年男女只要在一起,爱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来吧,亲爱的!小伙子向少女求爱,少女的心在爱情与童贞之间犹豫。小伙子以更加炽热的感情吸引、打动少女,终于,少女的心被征服了,选择了爱情。

第十五曲:女高音独唱与童声合唱《爱情在到处飞扬》(Amor volat undique)

引子断续而安静。转入十分抒情的主部时,长笛悠扬而缥缈,单簧管在四个半音间回荡,弦乐与低音木管奏出长长的和弦(3/4),一切都是那么的纯净恬静;童声合唱甜蜜地叙述着(4/4):“小爱神满天飞翔/带来了满怀热望:/小伙子少女相遇/一见钟情理应当”由于乐队此时是三拍子,童声合唱是四拍子,使人仿佛感到小爱神正在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随后是女高音的独唱,那甜美的声乐旋律接连地出现着附点节奏,在乐队长笛摇摆的旋律短句的衬托下,柔情似水的她展开着爱情的畅想:“谁若没有人热爱/他将难以笑颜开/沉沉黑夜没安排/黑夜降临/笼罩到他的心里来”女高音的尾句长达12小节,女高音运用轻柔的声音把它一气呵成地唱出。之后,悠扬的小爱神的旋律再起。

第十六曲:男中音独唱《白天、黑夜和一切》(Dies, nox et omnia)

这是一支即兴风格的歌曲,乐队用连续切分延续着一个大二度音程,为主人公不平静的心境作了铺垫。声乐旋律中不少富于华彩的装饰,音域较高,但唱得很轻柔。因此,男中音运用了真假声交替的方法温柔地唱出:“你的脸比月亮明/它常使我泪淋淋/你的心却冷似冰/望你怜悯!/愿使我起死回生/只消一吻”,将这种失恋的苦闷和无可奈何表达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

第十七曲:女高音独唱《那有一位姑娘》(Stetit puella)

与前曲相比,乐队节奏型稍有变化(小切分 & 二连音)。三层叠置的五度和弦(A-E-B-#F),除引子外仅在独唱者的长音处轻轻奏响,象是少女含情脉脉的回眸一笑;女高音娓娓地抒唱着:“有位好姑娘/比玫瑰更漂亮/她容光焕发/小嘴像花开放/哎呀/哎/哎呀”间奏中的短笛长音,描绘出小伙子被姑娘深深吸引的情态。全曲从头反复了一遍。

第十八曲:男中音独唱及混声合唱《在我的心中》(Circa mea pectora)

这一分曲依循诗词结构,歌唱旋律共反复了三次。每一次都从小伙子(男中音歌唱家)热情地用拉丁语表白爱情开始:“我的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叹息和烦恼/为的是你长得太美/你使我无限伤悲/呀!”他的哥儿们(男声合唱)则随声附和着、起着哄。少女的女伴们(女声合唱)则用德语帮着、托着:“漫打咧漫打咧/你不来为我排解……你不来为我排解。”虽然双方都没有急于表态,都在观察、揣摩对方的心思,但男女心中都十分喜悦,这一点在合唱欢快的节奏中表露无遗。

第十九曲:无伴奏的男声五人小组唱和男中音独唱《当少年和姑娘》(Si puer cum puellula)

一曲带有宣叙风格的快速的、谐谑的无伴奏小组唱,和声只是原位三和弦的连续进行。这段小组唱由三位男高音、两位男低音和一位男中音独唱来共同完成演唱任务。他们以三、二、一的人数竞相叙述:“当姑娘和那小伙子/有朝呀一日在一起……幸福呀长相聚……说不尽甜言蜜语……(独)唱不完的相思曲……多少年烦恼一扫空……(独)恩爱的话说一千句”,表现出男人们对拥有爱情后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全曲生动有趣,令人捧腹。

第二十曲:双重混声合唱《来.来.来!》(Veni, veni, venias)

这是一首由两个合唱团竞唱的、由双钢琴和八件打击乐器(木琴、钟琴、三角铁、钹、定音鼓等)作为主要伴奏的欢快的合唱曲。

合唱开头部分是在第二钢琴伴奏下,由第二合唱团的男女声部轮唱着:“来吧/快些来/让我们来/尽情相爱”的词句,生动地表现了一群狂欢中的男女青年正在向自己的情人求爱;这时另外的一群男女青年闯了进来,高声赞美着自己的心上人:“你的容貌真可爱/你的眼睛放光彩/你的身体多美妙/你的发卷迎风摆/比那玫瑰更加红/比那百合更加白/赛过明星胜天仙/光彩千倍!”两个合唱团如同竞赛一般,情绪越来越热烈,直到把狂欢的气氛推到沸点。

第二十一曲:女高音独唱《我心中犹疑不绝》(In truitina)

乐曲十分安静,这是少女内心的独白,在四拍子、三拍子和两拍子的不停变化中,再加上许多连续切分音的烘染,将少女彷徨不定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我怀着一颗矛盾的心/掌握不好天平称/一头是爱情/另一头保名声”,她犹豫不决,是要放手去爱还是洁身自好地守住自己?长笛满怀深情地奏出由少女心声发展而来的旋律,乐队其他部分则柔情而绵延地奏响柱式的和弦,于婉约中略带一丝伤感。旋律已然动人不已,女高音纯净柔美、略带顫抖的声音更增添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力量。

仅这一句旋律,就足以让《卡尔米纳·布拉纳》成为经典名作之一了!

第二十二曲:女高音独唱、男中音独唱、混声大合唱、儿童合唱《这时辰多可爱》(Tempus est iocundum)

乐队配制与第二十曲相似(双钢琴加上八件打击乐器)。由于要唱的歌词有五段,乐曲就以相同的旋律反复五次。每一段都以“合唱——独唱/童声合唱--在乐段最后两小节外加入合唱”的模式顺序反复。

A八个声部的混声大合唱——男中音独唱——八个声部的混声大合唱

A1女声合唱——女高音独唱、童声合唱——女声合唱

A2男声合唱——男中音独唱——男声合唱

A3女声合唱——女高音独唱、童声合唱——女声合唱

A4八个声部的混声大合唱——男中音独唱、童声合唱——八个声部的混声大合唱

歌声里充斥着炽热的爱:“春霄一刻千金……心上人啊……我们一起……欢度青春”;“来吧我的情郎……给我希望……我们为了爱情……敢做敢当”;“要我遵守诺言……意志更坚……要我加以拒绝……无比心酸”;“爱情将我吸引……一片至诚……我们心在跳荡……怕难为情”;尤其是独唱:“啊/青春似火焰/迎接新春/迎接爱情/鲜花正开遍/为了爱情不怕牺牲呦”,更让恋爱中男女的热情完全爆发出来。每一段的结尾都是满怀深情的山盟海誓,并紧接着进入下一段。

整个乐曲激情四射,呈现出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动人场面!

第二十三曲:女高音独唱《最甜蜜的人》(Dulcissime)

这支分曲非常之短,是长度仅为四个小节的一句优美而被装饰得十分俏丽的旋律。由于它只有三个气口,而音域则非常之宽(从a1至d3),从头到尾的力度均为“弱”,因此演唱难度相当高,女高音在高音区娴熟地运用了弱音的演唱技巧,将曲中甜蜜幸福而又柔情似水的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并刻画出姑娘在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情后,所作出的真诚的表白:“甜蜜的爱/啊!/我愿为之献身!”。

(二)《勃兰齐弗洛尔与海伦》(Blanziflor Et Helena)(24)

第二十四曲:混声合唱《祝福你,最美好的人》(Ave formosissima)

这是《爱的宫殿》的最后一首分曲,也是整部作品中唯一一首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乐队从庄重的齐奏开始,弦乐器用相隔三度奏出的乐句烘托新人的入场,宏大的混声六部合唱则齐声赞颂着伟大的爱情和美丽的新娘:“祝福真誠的热恋者/爱比一切宝贵/祝福你们颜如玉/我们齐声赞美,/祝福人生放光辉/祝福人间的玫瑰/勃兰齐弗洛尔和海伦娜……无比高贵!”结尾处由宏伟的合唱会同饱满的管弦乐将全曲推向高潮……

三、《命运,世界的女王》Fortuna Imperatrix Mundi(Fortune, Empress of the World)(25)

第二十五曲:混声合唱《啊,命运》(O Fortuna)

第二十四曲结束后,没有半刻的停留,命运的主题再次响起,与开头的第一曲完全相同的音乐再次从头到尾地震荡在人们的耳边!这是结束吗?还是宣示着人们与命运斗争的又一次开始?奥尔夫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暗示着命运之轮仍在转动不息,一切都操在世界之王——命运女神的手中!

至此,《卡尔米纳·布拉纳》全剧落幕。过去的将来是“现在”,将来的过去亦是“现在”,一切皆基于“现在”,一切自然永恒。人必须面对“现在”的一切,而“现在”也总是服从和顺应永恒的法则向前发展。它,就像是一场《卡尔米纳·布拉纳》刚演过,而另一场《卡尔米纳·布拉纳》即将登场,它发人深思、令人震撼!

卡尔·奥尔夫曾这样表述《卡尔米纳·布拉纳》的音乐结构:“《卡尔米纳·布拉纳》音乐的一个丰碑是它静止的结构设计,在它的分段结构中看不出发展部。一种一气呵成的音乐表达方式——自始至终都有乐器的参与——在所有重复中都一样,其可重复性和效果建立在思想主题的简洁之上④”。奥尔夫正是通过这种朴实、精练的方法,大大深化了他作品的音乐内涵拓展了他作品的艺术张力。同时,这些特点也鲜明地构成了他与众不同的在20世纪西方乐坛上独树一帜的“奥尔夫风格”,彰显了他“去繁就简”“返璞归真”的更高层面的艺术追求。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用的中文分曲标题、歌词翻译等,(以楷体标注的)均采用廖乃雄先生于1985年8月为上海乐团上演《卡尔米娜?布拉纳》中文译词。后不再赘引。——笔者

②廖乃雄先生原译为《我曾在海上四处漫游》,或许是抄整时的笔误。由此,在此章节中将其更正,但在“附录一”中则以原稿原文的方式收录。

③Countertenor[英] 高男高音。中世纪至巴赫、亨德尔时期曾盛行过的一种男声,演唱者为成年男子,在自然声的基础上,依靠可自由移动至高处的喉头位置和充分发挥头腔共鸣而唱到女声的高度。音质则始终保持男声的特点、高音区清澈、透亮。音域很宽,约为(g--c3)。——参见《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2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3):66。

④莉洛·格丝朵芙:《奥尔夫》,P.98。

参考文献:

[1]莉洛·格丝朵芙,王天若译.奥尔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6).

[3]保罗·亨利·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Herausgegeben von Franz Willnauer,“Carmina burana von Carl Orff——Entstehung Wirkung Text”,SCHOTT,2007.

[6]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of Music and Musicians No.3 1980 Carmina Burana P.799 of Opera Volume 1 1992 Carmina Burana P.739.

[7] Carmina Burana-‘Carl Orff-Cantiones profanae(Studien-Partitur,Edition 4425),SCHOTT,1965.

[8] Carmina Burana-‘Carl Orff-Completo mejor(Vocal Scores,Edition 9837).

[9]廖乃雄.奥尔夫其人其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1(2):83-88.

[10]Л·恩特里斯.德国作曲家、音乐家卡尔·奥尔夫[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1(6):39-42.

作者简介:高川(1982-),男,汉族,山东牟平人,文学硕士,讲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奥尔夫卡尔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卡尔几岁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一场争夺卡尔的战争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