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2018-05-14刘思函王立东
刘思函 王立东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的思想,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等角度,阐释了城市和乡村关系的发展演变,指出城乡关系的对立并非是其终极形态,最终城乡关系走向融合才是历史的必然,这为城镇化战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城乡二元结构,既是物质“二元”也是精神“二元”,城乡基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物质基础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状态,城鎮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城镇化,亦是精神文明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于城乡文明的客观差异性,通过提高“三德”水平、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增强法治意识等路径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是城镇化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二元;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8.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是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的产物,是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但在不同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允许,可以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主动促进文明跨越发展,加快社会现代化进程。
通常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提法,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主要描述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生产方式由农业生产转变为工业生产,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换的过程。我国提出城镇化的概念,本质与城市化相同,形式上又赋予新内涵,既要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城市,也要坚定不移地建设一批中心城市和特色小镇,形成具有良性结构的城市群,最终达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不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它们本质统一且意义相同,即让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城乡发展结构。
二、城镇化战略的内在合理性
当前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在强调以人为本,是由物质城镇化向更注重“人”的城镇化的重要转变。城镇化战略重在改善城乡关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使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消灭一部分乡村,完善一部分乡村,促进城乡关系、城乡文明协调发展。推行城镇化战略的前提是存在城乡分离甚至对立,存在需要城镇化的乡村,且乡村有城镇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理论深刻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他们认为城市和乡村的产生是历史的过程,终会经历统一到对立到融合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农业和手工业日益相互独立,促进了城市兴起,也使城乡差距逐渐扩大,这一过程既是乡村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而发展为城市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城镇化的过程,只是这是一个相对被动、相对顺其自然的城镇化过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聚集效应使得生产要素进一步从乡村流出,城市挤压着乡村的生存空间,使城乡关系进一步对立,而城乡对立的下一阶段即是城乡融合,但如何实现城乡融合是关键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城乡对立后,城市成为社会的绝对中心,生产要素在乡村的配置十分贫乏,城乡二元的鸿沟很难通过乡村的自主发展来跨越,此时如果任由城乡关系自由发展,只能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城乡二元的僵局和壁垒,需要一个外力去打破,帮助其加快城镇化的转变,这即是当前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三、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及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地域上的城乡分离,也不仅是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等物质文明层面的城乡分化,还包含有精神文明层面的城乡分化。城市和乡村在精神文明层面的“二元”,无疑是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文明不仅在各个时代有差别,在不同的地域也有差别,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就是两种不同的文明。整体来看,我们社会经历了从农业化、工业化到信息化的演变,但从局部区域来看,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面临要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通过城镇化帮助乡村人口进入城镇,进入一个新的文明体系之中,进而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和有机统一。这些乡村转移人口要现实地融入城市文明环境,就要注重实现“人”的城镇化,就要大力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在城镇化背景下讨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着眼于农到非农的转变过程,在此前提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对象主要是乡村转移人口这一群体。乡村人口整体来说具有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的良好品德,但由于相对封闭传统的乡村生活,使其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与城市文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然而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进入城市之后为了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主动进行一些常识学习和改掉一些不符合城市精神文明要求的习惯,但为使城镇化建设水平有效提高,须从根本上予以改变,有序引导乡村转移人口提高自身精神文明水平,首先要明确存在哪些基本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第一,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受困于乡村基础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乡村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文盲的人员比例相对较高,这样的文化水平进入城市后,与城市的劳动力需求水平难以达成一致,很难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易沦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使幼有所学、成有所教十分必要。首先,针对乡村转移人口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技能。我国城镇化潜力巨大,潜在乡村转移人口数量庞大,进入城市后主要劳动力面临就业,以化零为整的方式通过各个就业单位和区域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教育;同时鼓励年轻劳动力接受成人教育,提高学历和文化水平,更好地适应城市就业环境。其次,保障乡村转移人口中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为学生入学、转学提供政策保障,合理规划学区分布,保障其受教育权利,使每个家庭的未来更加稳固,从根本上保障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三德”意识相对薄弱。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既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乡村与城市的经济基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同,因此,乡村范围所具有的道德规范与城市要求的道德规范也有客观差别。乡村的小农经济使乡村人口具有勤劳质朴、战天斗地的良好品格,同时乡村道德风俗也比较传统,旧有封建观念仍然很多,它与现代的、开放的城市精神文明要求具有一定差距。同时,乡村农业生产多以家庭或者个人为单位自给自足,较少与其他人长期结为合作群体,且乡村社会结构较单一,乡村公共环境多是自然环境,因此“公”的意识相对较弱,以至职业道德和公德意识相对较弱。人际交往中,道德往往是第一约束规范,乡村转移人口如不能尽快具有城市精神文明要求下的“三德”水平,一方面易使城市文明秩序受到挑战,另一方面易为市民所排斥,陷入边缘化。因此,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三德”问题,是乡村人口城镇化后需直面的矛盾之一。首先,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突出“三德”培育,推出道德建设常态主题活动,从社会宏观层面发挥引导作用。其次,鼓励社区和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与乡村转移人口有第一手接触的特点,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精准培育,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协同作用。第三,建设美丽城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的美育作用不可忽视,发挥环境美育价值,通过美化环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同时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物质载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群众文化权利,形成道德培育和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
第三,法治意识相对薄弱。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大多并非靠法治维持,而是靠“礼治”,是一种约定成俗的乡规民约,大家根据当地的传统风俗共同遵守一套秩序规范,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小农经济下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分工相对简单,人们对现代社会法治认识不足,相关法律也用不到,法治意识甚至处于杀人放火是违法,家庭暴力、遗产天然由男性继承等不是违法的水平上。这样的法治意识水平,一方面对于乡村转移人口本身,缺乏知法用法的能力,不能很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法治意识水平较差,使乡村转移人口在城市的生产生活中,易实施违法行为而不自知,影响社会秩序。
四、结语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要环节,不仅要通过城镇化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实现社会意识的转变,更要通过主动干预引导,促使其尽快接受城市精神文明的丰富内容,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综合作用,培育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以德促法,以法养德,帮助其早日融入城市社会,实现自我发展,形成城镇化-市民化-建设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中国政府网中央有关文件,2014-03-16.
[2]李邦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大学,2012.
[3]王立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4(8):20.
作者简介:刘思函(1990-),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研究;王立东(1961-),男,河北省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专委会副主任,研究方向:社会文明发展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